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歷史暢談:大唐爲何會失去對江淮地區的控制?

歷史暢談:大唐爲何會失去對江淮地區的控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黃巢殺向江南時,大唐帝國派高駢擔任鎮海節度使,全力平定這股底層叛亂勢力。

之所以會讓高駢去執行這項任務,只因爲高駢是大唐帝國極具傳奇色彩的軍政長官。

高駢出身將門,起家於中央禁軍,隨後在西北與吐蕃、党項打過仗,再後來率軍到東南,大敗過二十萬交趾軍隊,再後來在西南,高駢平定過南詔之亂。

駢,家世仕禁軍,幼而朗拔,好爲文,多與儒者遊;喜言理道。兩軍中貴,翕然稱重,乃縻之勇爵,累歷神策都虞候。

會黨項羌叛,令率禁兵萬人戍長武城。時諸將御羌無功,唯駢伺隙用兵,出無不捷。懿宗深嘉之。西蕃寇邊,移鎮秦州,尋授秦州刺史、本州經略使。

五年,移駢爲安南都護。至則匡合五管之兵,期年之內,招懷溪洞,誅其首惡,一戰而蠻卒遁去,收復交州郡邑。又以廣州饋運艱澀,駢視其水路,自交至廣,多有巨石梗途,乃購募工徒,作法去之。由是舟楫無滯,安南儲備不乏,至今賴之。

南詔蠻寇巂州,渡滬肆掠,乃以駢爲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觀察等使。蜀土散惡,成都比無垣墉,駢乃計每歲完葺之費,甃之以磚甓。雉堞由是完堅。傳檄雲南,以兵壓境,講信修好,不敢入寇。

大唐帝國讓高駢圍剿黃巢叛亂,並不只是因爲高駢與四方蠻夷作戰時表現優異,而是因爲高駢在山東當軍政長官時,受到山東人的愛戴,現在黃巢一夥起于山東,大唐帝國認爲讓高駢出場,會比較容易通過政治攻勢瓦解黃巢的力量

天子嘉其才,遷檢校工部尚書、鄆州刺史、天平軍節度觀察等使。治鄆之政,民吏歌之。

天子以駢前鎮鄆,軍民畏服,仙芝徒黨,鄆人也,故授駢京口節鉞,以招懷之。

如果單看這一面,高駢絕對是殘唐時代最牛、也最富傳奇色彩的軍事統帥。

高駢進入江南後,也把剿匪的工作幹得非常成功,因爲他很快把黃巢打得一敗再敗,黃巢手下有幾十個將領,先後投降了高駢。

投降高駢的黃巢叛將大多數在短時間內被淘汰出局,或是沒能成爲重要的配角,所以史書上留下名字的只有李罕之、畢師鐸和秦彥三個人。

鎮海節度使高駢遣其將張、樑纘分道擊黃巢,屢破之,降其將秦彥、畢師鐸、李罕之、許等數十人,巢遂趣廣南。

李罕之、畢師鐸、秦彥都可以稱得上牛人。因爲高駢後來就是被秦彥、畢師鐸淘汰出局的;而李克用後來說李罕之時,那是以呂布來類比的。

如果單說黃巢叛亂期間的成就,這三個人絕不比朱溫遜色多少。

當然了,高駢的這種勝利,對於圍剿黃巢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爲這只是把黃巢打得一路向南逃竄罷了。

我們前面也說了,黃巢的旗號本身就帶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因爲黃巢的旗號會讓無數草根前仆後繼地追隨,無論他受了多大的傷都會很快修復,而且變得越來越強大。

後來,黃巢喪失了這種功能,那是因爲大唐國有資產都被瓜分完畢了。

在此前,大唐帝國腹地就沒有多少地方有駐軍,只要黃巢一路避實擊虛,利用殺貪官污吏、打土豪分田地的旗號吸引人,就會讓自己不斷擴張。

但是後來,大唐帝國已成了軍閥的天下,不要說某個州了,就是隨便拉出一個縣,也會有民團,隨便拉出一個村肯定也有民兵組織。

更主要的是,在此前,各地的軍政長官都心懷鬼胎,都想趁亂瓜分大唐的國有資產,所以誰也不會真正賣力圍剿黃巢。

可是當相關地區成了他們的私有財產之後,如果黃巢再敢過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樣一來,黃巢終於越玩越沒力氣了,因爲黃巢自我修復的能力漸漸變得越來越弱。所以,面對各地軍閥的前追後堵,終於讓打得傷痕累累,最後因爲失血過多而死。

歷史暢談:大唐爲何會失去對江淮地區的控制?

言歸正傳,不管怎麼說,黃巢並沒有被大唐帝國扼殺在南方,反而很快又殺回了北方。

在黃巢大軍殺回江淮一線時,高駢繼續圍剿黃巢。

當時的高駢表現非常不俗,一通砍殺就把黃巢打得大敗。在此期間,黃巢手下大將安重霸,常宏投降了高駢,常宏投降時,就帶過了幾萬人。

淮南節度使高駢派遣其部將張等人討擊黃巢軍,屢次獲得勝利……張渡江擊賊帥王重霸,降之;屢破黃巢軍,巢退保饒州,別將常宏以其衆數萬降。攻饒州,克之,巢走。

更主要的是,在此過程中,附近各大軍區的政府軍也大舉殺過來,把黃巢團團圍住,在這種背景下,黃巢決定投降高駢。

黃巢屯信州,遇疾疫,卒徒多死。張急擊之,巢以金,且致書請降於高駢,求保奏;駢欲誘致之,許爲之求節。

黃巢投降時,有一個條件就是,大唐必須得把四面雲集過來的部隊先退回去。

黃巢的這個條件過分嗎?似乎不過分。因爲在官兵四面圍捕的背景下,黃巢接受了招安,政府突然翻臉秋後算賬,黃巢怎麼辦?

要知道,此前尚君長投降大唐帝國,就是被大唐帝國翻臉屠殺的。

招討副使、都監楊復光遣人說諭王仙芝,仙芝遣尚君長等請降於復光……招待御歸仁紹等鞫之,意不能明,斬君長等於狗脊嶺。

問題是,有沒有這種可能,這就是黃巢的緩兵之計呢?詐降可是流寇的慣用伎倆啊。

這樣大的一口鍋,高駢自然不敢隨便去背,於是就請示大唐中央政府。

歷史暢談:大唐爲何會失去對江淮地區的控制? 第2張

大唐中央政府對此也感覺挺矛盾的,問題是矛盾歸矛盾,大唐中央還是決定接受黃巢的投降。

因爲高駢成了反面角色,所以人們在說這檔事時,就說這是高駢想獨吞剿滅黃巢的功勞,所以纔會讓四方援軍退回去,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於是錯過了剿滅黃巢之亂的機會

時昭義、感化、義武等軍皆至淮南,駢恐分其功,乃奏賊不日當平,不煩諸道兵,請悉遣歸,朝廷許之。賊知諸道兵已北渡淮,乃告絕於駢,且請戰。駢怒,令擊之,兵敗,死,巢勢復振。

後來,大唐政府在聲討高駢時,也是這樣說的。高駢對此反駁說,我當時請示中央政府時,你們怎麼不這樣說呢?現在有事了,就把責任全推給我?

詔書責駢散遣諸道兵,致賊乘無備渡江。駢上表言:“臣奏聞遣歸,亦非自專。今臣竭力保衛一方,必能濟辦,但恐賊迤邐過準,宜急敕東道將士善爲御備。”

中央政府當時接受高駢的建議,顯然是因爲各地的軍方大佬,表面是率軍圍剿黃巢,但是內心打着什麼樣的算盤,誰知道呢?

總的來說,剿匪就有流血犧牲,這些心懷鬼胎的軍方大佬們,是不是願意做出這種犧牲,誰也不知道。但是他們肯定會藉機擴張自己的勢力。

不管怎麼說,當四面的援軍退走後,黃巢馬上又開始叛亂了。當然了,黃巢再度叛亂的結果,就是很快殺回北方,然後便以燎原之勢,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高駢此時死了,蓋棺定論應該不會太差,雖然他犯了這樣那樣的錯誤,問題是,只要是人,就會犯錯誤的。

問題是高駢沒有死,而且看着大唐帝國呈現出磚崩瓦解之勢,一時難免會想入非非,於是高駢就開始想着割據淮南了。

駢大閱軍師,欲兼併兩浙,爲孫策三分之計。

既然高駢有了想割據稱雄的念頭,肯定不會賣力剿匪了,因爲他的全部精力,都用於如何割據淮南了。

在這種背景下,大唐帝國讓高駢率軍北上圍剿黃巢時,高駢就用各種理由推脫了。更危險的還在於,高駢這樣一玩,周邊的大佬,也都逮着理由不用北上了。

開始,高駢讓鎮海節度使周寶北上(此時高淮成了淮南節度使),周寶就說了,你讓我北上,你怎麼不北上?你不會是想趁亂搶我的地盤吧?

駢檄寶入援京師,寶治舟師以俟之,怪其久不行;諸幕客,或曰:“高公幸朝廷多故,有併吞江東之志,聲雲入援,其實未必非圖我也!宜爲備。”寶未之信,使人覘駢,殊無北上意。會駢使人約寶面會瓜洲議軍事,寶遂以言者爲然,辭疾不往。

高駢一看周寶敢拒絕自己的調動,就派人訓斥周寶。總而言之,我是當地剿總司令,你敢不聽我的命令?

周寶告訴高駢,你是節度使,我也不是看門的老大爺!你如果現在忠於大唐帝國,我自然會聽你的命令,問題是,你現在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駢怒,復遣使責寶,“何敢輕侮大臣?”寶詬之曰:“彼此夾江爲節度使,汝爲大臣,我豈坊門卒邪!”由是遂爲深仇。

這樣一來,高駢和周寶就可以扯皮了。

高駢說,我本來想率軍北上圍剿黃巢的,但是周寶等人現在心懷叵測,如果我北上了,江淮肯定就不歸國家所有了,所以我必須得在當地看住他們。

駢留東塘百餘日,詔屢趣之,駢上表,託以寶及浙東觀察使劉漢宏將爲後患。辛亥,復罷兵還府,其實無赴難心,但欲禳雉集之異耳。

周寶一聽高駢這樣說,自然也可以照葫蘆畫瓢地說:總而言之,我本來是想率軍北上圍剿黃巢的,但是高駢現在居心叵測,如果我北上,這裏就危險了,所以我們必須留在這裏看住高駢。

這樣一整,江淮地區顯然脫離了大唐帝國的控制。

至少在黃巢威脅帝國中央政府時,皇帝無法從淮南調動軍事力量了,折騰到了後來,連這裏的物資也無法調動了。因爲高駢認爲左右是個左右,所以和皇帝一點也不客氣了。

駢臣節既,自是貢賦遂絕。

本來在此之前,大唐帝國對江淮的控制,可以說是非常強大的。因爲高駢也好、周寶也好,都是中央禁軍出身。

初,高駢與鎮海節度使周寶俱出神策軍,駢以兄事寶。

按理說,中央政府對他們的控制應該是比較強的,問題是,在關鍵時候,這兩個人顯然都失控了。

更可怕還在於,在此過程中,南方漸漸失控的大佬,並不是只有高駢、周寶。當然了,在此前後,北方的軍政長官,也都漸漸失控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