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歷史上的血戰怛羅斯,唐朝真的有10萬大軍參戰嗎?

歷史上的血戰怛羅斯,唐朝真的有10萬大軍參戰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成立後不久即開始經略西域,於640年設立了安西都護府,自此開始推進西向戰略。

經過了幾十年的經營,唐朝在西域站穩了腳跟,後來又設置了北庭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

當時唐軍在蔥嶺以東有常駐軍隊,如著名的安西四鎮便是唐軍軍城,精銳的安西軍活動範圍在蔥嶺之外,具備遠征中亞地區的能力。

圖源:地球知識局

蔥嶺之外有唐朝設置的都督府,如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河中地區)分佈的昭武九姓國家便是如此。

阿拉伯帝國興起後,其呼羅珊軍團也不斷向河中地區滲透,唐朝扶持的突騎施部隊與呼羅珊軍團多有交戰。

後來阿拔斯王朝建立,其精銳主力就是以呼羅珊軍團爲核心的;而突騎施因爲騷掠安西的原因,被唐軍出兵打殘;河中地區的交鋒轉爲阿拉伯和唐軍之間的直接對抗。

750年,高仙芝遠征河中地區的朅師國和石國,戰後石國一位王子向阿拉伯帝國求援,將其引入河中地區,計劃“共攻安西”。

安西都護府得到河中地區拔汗那國發出的情報後決定先發制人,主動進攻。

一:兵力對比

751年,高仙芝統率安西軍出發了,關於其率領部隊的人數,中外史書有不同的記載,現分列其下。

歷史上的血戰怛羅斯,唐朝真的有10萬大軍參戰嗎?

阿拉伯人伊本·艾西爾所著的《歷史大全》是這麼記載的:

本年,費爾干納的伊赫西德與赭石國王反目,伊赫西德遂向中國求援,中國國王派遣十萬大軍支援。

穆塔海爾·麥格迪西的《肇始與歷史》一書中的記載是:

阿布·穆斯林派齊亞德鎮壓了布哈拉起義之後,繼續挺進,征服了河外地區的城鎮和鄉村,一直打到怛羅斯和伊特萊赫。於是中國人出動了,發兵十萬餘人。

可見阿拉伯史書的記載很一致:唐朝出動了約十萬大軍。

我國史書中的記載有:

《舊唐書》:領兵二萬深入胡地與大食戰;《新唐書》:仙芝率兵二萬深入;《資治通鑑》:將蕃漢三萬衆擊大食;《通鑑考異》引[唐]《段秀實別傳》:蕃漢六萬衆;《通典》:於怛邏斯川七萬衆盡沒。

以上說法兵力數字相差極大,我們一一分析。

首先,唐朝採用的是募兵制度,各節度使兵額都是固定的,安西等地遠離唐朝核心區,軍人及軍資都需要內地供養,因此養兵代價極大,故而兵額只有兩萬四千人。

這是正規唐軍的數量,此外唐朝在當地征戰還可徵發部落軍參戰。

因此《新舊唐書》所載的二萬人應當指的是高仙芝所統領的正規唐軍的數量,而《資治通鑑》所載的蕃漢三萬衆指的是此次出征唐軍及僕從軍的總數。

至於六萬衆可能是號稱的數量,而《通典》所載的於怛邏斯川七萬衆盡沒則爲誇張,因爲當時該書並列記敘的幾次唐軍敗仗同樣也是嚴重誇大唐軍損失的。

而阿拉伯人所稱的十萬大軍就過於玄幻了,唐軍加上僕從軍真有這麼多人的話,後勤就先吃不消了。

爲什麼說二萬唐軍是比較符合事實的呢?

首先,唐朝在西域正規軍一共四萬四千人,但高仙芝不是北庭節度使,無法徵調北庭軍;安西軍兵額兩萬四千人,徵發兩萬人作戰已經是能夠出動的最大兵力了。

這一點從安西曆次出兵記錄上也可證實,如張孝嵩時期出兵幫助蔥嶺以西的拔汗那平叛,兵力是萬餘人;幫助蔥嶺以南小勃律抵禦吐蕃兵力爲四千人;高仙芝先前出兵小勃律,兵力爲步騎一萬人。

而帶兩萬名唐軍出戰,實際上已經是有記載的安西軍出兵的最大記錄了。

而且,大家也要明白,唐軍出征昭武九姓地區是遠征作戰,直線距離就達1000公里左右,途中還要翻越蔥嶺地區,兵力過多的話,當時的後勤也無法保證。

其實別說唐朝時期自龜茲遠征中亞了,就是清晚期左宗棠自內地收復新疆,其實真正進入新疆作戰的也只有兩萬名精銳而已。

而以唐高宗時代蘇定方遠征西突厥爲例,從內地帶來的大軍,總兵力自然比高仙芝統率的要多,但在蔥嶺以西作戰,他也只不過選精卒萬、騎三千襲之而已,而且還是突襲作戰,因爲那裏無支撐大軍長期作戰的條件。

因此,高仙芝所帶唐軍兩萬問題不大,加上僕從軍爲三萬之數。

那麼齊亞德所率的阿拉伯呼羅珊軍團有多少人呢?

現在網上最普遍的一種說法是二十萬人,實際上無論我國史籍還是阿拉伯史籍都沒有記載參戰的阿拉伯軍隊有多少人。

這個二十萬的出處爲柏楊的《中國人史綱》,其被外網引用後又被“出口轉內銷”,認爲是有外網文獻支撐的。

其實我們現在無法判斷阿拉伯軍團到底出動了多少人,只能進行最大程度的猜測。

前文講述,呼羅珊軍團爲阿拔斯王朝的立國之軍,打下了帝國大部分版圖後,其軍隊主力一部在敘利亞;另一部則在呼羅珊大本營。

歷史上的血戰怛羅斯,唐朝真的有10萬大軍參戰嗎? 第2張

當時阿拉伯人的勢力已經延伸到了昭武九姓地區,751年布哈拉(安國範圍內)爆發了三萬人蔘加的起義,呼羅珊軍團派齊亞德爲先鋒前往鎮壓,但是戰事並不順利,此後阿拉伯從安國借調了萬人之兵纔將起義鎮壓下去。

由於齊亞德率領的是先鋒軍,而且戰事一度不利,後來呼羅珊肯定有所增兵;而從其能從安國調兵來鎮壓當地民衆叛亂來看,當地民衆對阿拉伯統治多有不滿,但王族則是被其控制的,而且也能調兵。

之後石國向其請援,既然拔汗那所報曾有“共攻安西四鎮”的情報,那麼其兵力應當不再少數,起碼阿拉伯軍隊至少有數萬人之衆,在加上能徵調的數萬人當地兵力,其總兵力應有十萬人以上。

也正因爲敵情比較嚴重,高仙芝才親率安西唐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額兵參戰。

據穆塔海爾·麥格迪西的《肇始與歷史》記載:

賽義德·本·侯梅德在怛羅斯城固守,阿布·穆斯林坐鎮撒馬爾罕,而大批將領和招募來的兵士聚集在賽義德那裏。

也就是說,當時的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已經得知了情況,並非常重視,自己坐鎮撒馬爾罕,而該地便是昭武九姓的核心地區。

因此阿拉伯軍隊的部署是以賽義德在怛羅斯城固守,這裏聚集了大批將領和招募來的兵士;另一部阿拉伯軍隊是齊亞德率領的部隊,他將和唐軍進行野戰。

而阿布·穆斯林則坐鎮撒馬爾罕,這裏距離怛羅斯的直線距離有400多公里,乍看上去不近,但是請注意,這裏是平原地區,而且盛產良馬,騎兵幾天內就可抵達。

二:血戰怛羅斯

高仙芝部隊的部署是圍攻怛羅斯城,前面提到該城聚集了大批將領和招募來的兵士,而且還是唐軍從未大規模接觸過的阿拉伯軍隊,因此短時間內無法攻下。

而齊亞德率領的援軍抵達後,高仙芝又分出一部兵力應對。具體的戰役過程,記載很少,我們只能根據有限記載進行推測。

首先,能確認的是兩軍相持五日。這五天之內,唐軍一方面攻城,另一方面野戰,但是沒有被擊敗;同時,唐軍也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

這說明,阿拉伯軍隊儘管以逸待勞,具備兵力優勢,而且還是國內最精銳的呼羅珊軍團,但是也只能打個平手。

前線作戰不能速決,坐鎮撒馬爾罕的阿布·穆斯林必然要做出反應,其除了繼續調集兵力前往怛羅斯外,必然也展示了自己籠絡策反的老技能,針對唐軍中的葛羅祿部做了工作。

葛羅祿部皆爲騎兵,肯定不可能參與攻城任務,而是與唐軍一部在城外與阿拉伯軍隊野戰。

阿拉伯軍隊的數量高於唐軍肯定是沒問題的,而葛羅祿部絕對是跟阿拉伯軍隊做了聯繫的,因爲史書明確記載了葛羅祿部是跟阿拉伯軍隊夾攻唐軍。

唐軍本來處於兵力劣勢,而且還要分一部圍城,葛羅祿部叛亂後,唐軍陣型將出現非常大的缺口,而這個缺口是根本沒有預備隊填充的,葛羅祿部叛變後,還加入到了圍攻唐軍的陣列中,更加劇了唐軍的兵力劣勢。

很明顯,唐軍支持不住,終於被打敗。

新舊唐書、資治通鑑等明確記載,高仙芝軍最後所剩數千人。

安西軍編制總兵力兩萬四千人,戰馬爲兩千七百匹,由於其步兵皆有馬,因此機動能力較強。

但是要知道步兵有馬,作戰時卻要下馬作戰,與真正全套裝備的騎兵是完全不同的。安西軍此次出戰絕大多數騎兵應該相隨。

而最後安西軍突出來數千人,其主要應當是騎兵及少數騎術好的步兵,而損失的大部分爲攻城步兵和列陣步兵。

因此判斷葛羅祿部叛變後,與阿拉伯軍隊夾攻的可能是唐軍的步兵陣列,唐軍真正的騎兵數量並不多,此時無法徹底扭轉戰場形勢,將領們只能先率精銳騎兵突圍,唐軍野戰部隊潰敗後,攻城步兵遭到城內城外阿拉伯軍隊及葛羅祿部的夾擊,必然也無法支撐。

唐將多爲騎兵出身,因此高仙芝、李嗣業、段秀實等將領基本都突了出來,高仙芝稱: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

這說明高仙芝認爲這場仗本不應該敗,心裏不服氣;而收合餘盡,說明唐軍精銳騎兵大部應該是出來了,這是他想要明日復戰的本錢。

但冷靜來看,唐軍步兵大部已經損失,葛羅祿叛變後阿拉伯人必然已知唐軍虛實,以幾千名突圍騎兵再進行大戰,勝利的希望確實不大。

因此李嗣業說:將軍深履賊境,後援既絕,而大食乘勝,諸胡銳於鬥,我與將軍俱前死,尚誰報朝廷者?不如守白石嶺以爲後計。

到達白石嶺後,地勢比較險要,唐朝盟軍拔汗那的輜重部隊堵塞了山谷,李嗣業大怒之下:

手梃鏖擊,人馬斃僕者數十百,虜駭走,唐軍這才順利通過。

歷史上的血戰怛羅斯,唐朝真的有10萬大軍參戰嗎? 第3張

怛羅斯之戰,唐軍本部人馬一共兩萬人,最終突圍數千人,而且主要將領全都安然無事。

而阿拉伯軍隊佔據了地利優勢、後勤優勢、兵力優勢,甚至還有策反成功葛羅祿部使得其夾攻唐軍的優勢。但這種情況下,依然未能全殲兩萬名唐軍。

從這些條件來看,阿拉伯軍隊這仗打得並不算漂亮的,有些像二戰時期的阿拉曼戰役。英軍本就具備了極大優勢,德軍中還有不靠譜的意大利盟軍,但實際上英軍並未殲滅德軍主力,獲得的戰果跟已有的實力是不相配的。

就怛羅斯戰役來說,阿拉伯軍隊未能全殲唐軍,至少說明其戰力及指揮是有問題的;而唐軍在怛羅斯戰敗後,數千人在蔥嶺以西,距離安西龜茲鎮直線距離就有上千公里,阿拉伯軍隊爲什麼未能成功追殲殘敵呢?

原因或許有兩個,第一:阿拉伯軍隊的指揮官實在太愚蠢;第二:阿拉伯軍隊及當地僕從軍儘管戰勝,但卻也損失慘重,無力追擊。

呼羅珊軍團爲阿拔斯朝的立國之軍,將領們應該不至於水平太低,更可能的是第二種原因。

也就是說唐軍此戰雖然損失了一萬餘人,但也重創了阿拉伯軍隊及諸胡勢力,雖敗,但是也讓敵人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這從戰後唐朝對高仙芝、李嗣業等人的處理也能看出來。

高仙芝調離了安西崗位,但卻被授予更爲重要的河西節度使之位,只是由於河西軍希望留安思順爲節度使,於是朝廷才改封高仙芝爲右羽林大將軍,這可是北衙禁軍的高級統帥。

而李嗣業因高仙芝“表嗣業功,進右金吾大將軍,留爲疏勒鎮使”,也升官了。

可見,至少在唐玄宗看來怛羅斯戰役並非毫無價值,因此對參戰將領們不進行處罰,反而加官進爵。

三:戰後餘波

怛羅斯戰役是唐朝正規軍和阿拉伯正規軍之間的一次大規模碰撞,很多人認爲此戰唐軍的戰敗使得其徹底退出了中亞的角逐,並無限拔高了怛羅斯戰役的影響。

實際上,此戰無論對於唐朝來說還是對阿拉伯帝國來說,都談不上十分重要。

無論是阿拔斯朝的哈里發還是玄宗皇帝,都沒有對此戰有什麼特別表示;伊本·艾西爾所著的《歷史大全》記載了此次戰役,但需要說明的是《歷史大全》這本書通常將某一年度重要的事件單獨記敘,而其他的事件則並列一起講述。

對於阿拉伯帝國東北方向的這一場戰事並沒有被認爲是特別重要的事件,本年度其自認的較爲重要的事件是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五世率軍進攻小亞細亞,並威脅到了上美索不達米亞。

而新舊唐書對於此戰的記載也侷限在幾名相關人員的傳裏面,甚至《新唐書》高仙芝傳隻字未提,其影響也不是很大。

至於一戰損失一萬多唐軍,實際上在唐朝對外征戰歷史上算不得什麼,比這個損失更大的敗仗還有很多。

而且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安西四鎮很快便恢復了元氣,短短兩三年後,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便率領安西軍征討大勃律和播仙,並取得了勝利。

那麼重新補充的安西軍戰力還有之前那麼強悍嗎?答案是肯定的。

安史之亂爆發後,李嗣業率五千名安西軍回師平叛,唐肅宗見到他後高興地說:

今日卿至,賢於數萬衆。事之濟否,固在卿輩。在收復長安一戰中,李嗣業袒持長刀,大呼出陣前,殺數十人,陣復整。步卒二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嗣業出賊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斬首六萬級,填澗壑死幾半,賊東走,遂平長安。

要知道,李嗣業他們打得是安史強軍,這等戰績令杜甫也極爲欽佩,稱爲:

奇兵不在衆,萬馬救中原;四鎮富精銳,摧鋒皆絕倫。

此時距離怛羅斯戰役不過短短六七年時間,可見在戰後安西軍的實力確實是很快恢復了的。

而唐朝勢力真正退出昭武九姓地區便是在安史之亂後,因爲李嗣業等率安西精銳回師,留守唐軍只能自保,而無法對外輻射影響力了。

爲什麼昭武九姓在怛羅斯之戰後依然對唐臣服,而在怛羅斯之戰時卻倒向阿拉伯帝國呢?

我們前面提到,阿拉伯對於昭武九姓地區的滲透早就在進行了,甚至高仙芝出兵的時候其地很多國家已經被阿拉伯攻滅。

但是高仙芝出兵石國,隨後又鎮壓當地民衆的行爲使得其反而倒向了阿拉伯一方。

前面分析,阿拉伯呼羅珊軍團在怛羅斯之戰中遭到了重創,同時昭武九姓當地僕從軍也損傷不小。

由於當地較爲富裕,阿拉伯軍隊開始以戰養戰,大肆劫掠昭武九姓地區。

穆塔海爾·麥格迪西的《肇始與歷史》一書中的記載是:

阿拉伯軍隊佔領了他們的主要軍事基地,進軍布哈拉,降服了河外地區的國王和首領們,將他們斬首,並擄走他們的子孫,搶去他們的全部財產,他們不止一次地將俘虜五萬人、五萬人地渡過河去(擄走)。

阿拉伯人殘酷的掠奪使得昭武九姓苦不堪言,其中一些國家再度向唐朝派出使者,表示效忠,唐朝在中亞的影響力依然很強。

如天寶十載(751年),(火尋國)君稍施芬遣使者朝,獻黑鹽;寶應(唐肅宗)時復入朝;天寶十一載(752年),東曹王設阿忽與安(國)王請擊黑衣大食,玄宗尉之,不聽;寶應(唐肅宗)時,石國遣使朝貢;天寶十三載(754年),拔汗那王忠節遣子薛裕朝,請留宿衛,習華禮,聽之,授左武衛將軍;

非常有意思的是,唐朝沒有應準昭武九姓要求出兵攻擊阿拉伯帝國的請求,後者卻也遣使來長安交好。

天寶十四年(755年),黑衣大食遣使蘇黎滿獻方物,拜果毅,賜緋袍、帶。

安史之亂爆發後,無論中亞地區國家響應唐朝號召,派兵平叛,唐肅宗時,吐火羅與西域九國發兵爲天子討賊,肅宗詔隸朔方行營。而阿拉伯帝國也派兵助剿,史載“代宗取其兵平兩京”,後來還“遣使者含嵯、烏雞、沙北三人朝,皆拜中郎將,賚遣之”。

因此怛羅斯之戰後阿拉伯帝國和唐的關係並未惡化,反而比戰前的交流更爲密切;而昭武九姓也沒有在戰後徹底倒向了阿拉伯,而是依然迴歸了向唐朝交好的路線。

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後,阿拉伯和昭武九姓不僅沒有落井下石,反而還派兵萬里助剿,可見其當時的關係。

只不過無論唐朝自己還是阿拉伯帝國都沒想到的是,安史之亂的規模和破壞力是非常巨大的,這場叛亂並未徹底平定,反倒是埋下了唐朝內地藩鎮割據的種子。

自此唐朝不僅無法整合內地的全部力量,而且還要消耗相當大經歷去對付地方勢力。

邊境軍隊的全面收縮使得吐蕃再度崛起,斷絕了唐朝內地和西域的聯繫,西域唐軍僅能自保,而無力再在蔥嶺之外施展影響力了。

最後我們也交代一下怛羅斯之戰作戰雙方將軍們的結局。

唐朝這邊,高仙芝和封常清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不久就被唐玄宗自己斬殺了;而李嗣業率安西精兵回師後,在作戰中負傷,但仍堅持作戰,結果傷口崩裂而死;

阿拉伯這邊,怛羅斯前線直接指揮作戰的齊亞德在戰後不久便跟阿布·穆斯林發生了矛盾,結果人頭被砍下來送到了哈里發那裏。

而阿布·穆斯林本身功高震主,而且掌握了帝國最精銳的軍團。這讓阿拔斯朝的第二任哈里發非常不放心。

754年,阿拉伯發生了阿卜杜拉·阿里叛亂,阿布·穆斯林率軍討平;之後,哈里發曼蘇爾試圖通過調阿布·穆斯林任埃及總督,來達到削藩的目的,但其不從;755年,藉着阿布·穆斯林到都城的機會,哈里發以謀反之名將其斬殺。

多說一句,高仙芝被自己的皇帝斬殺的時間是756年的1月24日,兩位名將的死可謂是前腳跟着後腳,而且都是死於本國皇帝之手。

不得不說,歷史有時候真的是極其相似。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