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安祿山被殺的背後有什麼隱情?

揭祕:安祿山被殺的背後有什麼隱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建國登基,國號大燕,改元聖武元年,自稱雄武皇帝。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由於大燕成立的時間較短,所以並沒有對中央集權進行鞏固,所以安祿山稱帝后,始終面對一個難以走出的困境。

安祿山的困境就在於:如果他不積極培養自己兒子,等他死後,估計就是全家人上刑場的節奏;可如果他積極培養兒子,兒子會不會準備搶班奪權呢?

揭祕:安祿山被殺的背後有什麼隱情?

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這是一種最普遍存在的困境。只要皇帝不能改變大佬林立的權力格局,就無法走出這種困境。

在當時歷史背景下,一個人爬上皇位,通常結果都是父子猜忌、手足相殘。

如果你是軍政長官,父子之間容易保持親密,兄弟也容易保持和睦。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你是軍政長官,你不用擔心兒子搶你的位置。因爲兒子敢搶你位置,就算你無力阻止,皇帝也會替你出頭的。

當然了,你老爸是軍政長官,你卻敢殺你的兄弟搶奪繼承權,就算你老爸管不了你,皇帝也會管你啊。

但如果你是皇帝,那麼問題馬上來了。太子敢搶你的位置,只要你無力阻止,它就合法了。

當然了,親王只要有能力火併太子、並且逼你退位,誰敢說它不合法呢?李世民不就是明證嗎?

如果安祿山只是大唐帝國的軍政長官,他不存在這種困境。

如果安祿山只是大唐帝國的軍政長官,安慶緒從法理上就不是當地二號人物,而實際上,安慶緒也不可能成爲當地二號人物。

如果安祿山沒有造反,就敢把自己兒子培養成當二號人物,大唐皇帝怎麼可能繼續信任他呢?

大唐皇帝讓安祿山坐鎮一方,擁有巨大的權力,可安祿山卻把兒子培養成了當地二號人物,他這是想幹什麼呢?

在這種背景下,安慶緒與安祿山就不存在任何競爭的關係。

但是安祿山成了大燕皇帝,一切就不同了。

揭祕:安祿山被殺的背後有什麼隱情? 第2張

安慶緒是大燕太子,從法理上,安慶緒就是帝國二號人物,而安祿山爲了二世三世的傳下去,在實際操作時,肯定也會把安慶緒培養成帝國二號人物。

否則,安祿山一閉眼,安慶緒混好了,恐怕也就是一個傀儡的命運,混不好了,就是領着全家上刑場的節奏。

在這種背景下,安慶緒與安祿山就會成競爭對手。

在寫兩晉南北朝時,我就曾說,爬上皇位的過程,常常是與魔鬼做交易。

因爲在當時的背景下,你爬上皇位,父子猜忌和手足相殘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從某種意義上,這是一個人爬上皇位的重要代價之一。

在那種時代,皇帝在培養兒子的時候,內心通常是矛盾極了。

在這種背景下,太子、親王相互牽制的格局,是一種最經典的權力格局。

這種權力格局的弊端顯而易見,因爲隨便放一個人也會發現,在這種政治格局下,手足相殘,幾乎是難以避免的事。

但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的皇帝,大多前仆後繼的這樣玩;當然了,不用問,手足相殘、父子火併就是最普遍流行的劇目。

前面的歷史,我們不說了,就看看安史之亂前後的相關歷史好了。

大燕皇帝安祿山,讓太子火併了;兒子上位後,把與他競爭繼承權的弟弟滅了。

大燕皇帝史思明,也讓兒子火併了;當然了,兒子上位後,也把與他競爭繼承權的弟弟滅了。

面對這種事實,我們可以說安祿山、史思明都是禽獸級的人物,所以他們家發生什麼滅絕人倫的事也不新鮮。問題是,我們看看唐玄宗、唐肅宗吧。

唐玄宗讓兒子搶班奪權了,而且這也是因爲唐玄宗知進知退,否則在馬嵬兵變那種環境下,唐玄宗一心要保護心愛的女人,突然被失控的軍人火併了,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唐肅宗呢?因爲唐肅宗信任皇后、大太監,所以太子一直活得很憋屈,於是太子一度要火併皇后、大太監,只是被李泌勸止了。

我們必須得知道,皇后、大太監之所以可以一直欺負太子,就是因爲有唐肅宗給撐腰,如果太子火併了皇后、大太監,接下來的事呢?自然就是搶班奪權了!

如果唐肅宗識時務,自然啥也好說,如果說唐肅宗不服氣,估計也是死路一條。

當然了,即使如此,唐肅宗的太子上位後,馬上把與他競爭繼承權的越王滅掉了。

大燕皇帝安祿山、史思明之所以會被皇位繼承人火併,就是因爲皇位繼承人實在太沒有安全感可言,所以急着搶班奪權。唐玄宗、唐肅宗與繼承人的關係,其實也是如此的。

在皇權政治下,爲了突出皇權的神聖與神祕,很少會詳細分析皇帝構建權力格局的種種現實盤算。

在這種背景下,皇帝縱容宦官、女人干政;分封諸王;有意無意地想廢長立幼、或是讓太子毫無安全感,自然是愚蠢的行爲,因爲按大道理說,這就是爲政者的大忌啊。

問題是,在特定的時代環境下,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卻都是這樣玩。

從這層意義,皇帝許多看似愚蠢的行爲,其實都是端不上臺面的政治權術。

關鍵是,圍繞皇權的佈局,不論怎麼做,好像也沒有萬全之策。因爲圍繞皇權博弈的利益太大、牽涉的人太多,尤其是在豪門貴族、軍閥集團、官僚集團勢力巨大的背景下,不論皇帝怎麼佈局,也很難避免帝國出現各種危機。

安祿山、史思明折騰了半天,不要說堵住來自其他地方的漏洞了,就是連來自親兒子的漏洞都無法堵住。

史思明的兒子不想擔負殺父弒君的罪名,所以希望手下在控制史思明時,留史思明一命。

問題是,他的手下感覺斬草不鋤根,那會春風吹又生的。萬一史思明覆闢,他們肯定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於是他們選擇殺掉史思明。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安祿山不被兒子火併,歷史會有什麼了不起的改變嗎?估計是不會的。

第一、安祿山當時病的快死了。安慶緒不火併他,他也活不了幾天了。

第二、安祿山到底是怎麼死的,這個其實是雲遮霧罩的。因爲讓安慶緒一夥去說,安祿山肯定是正常死亡的,安慶緒也是正常上位的。

事實上,按安慶緒一夥的說法,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安祿山病情加重,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就傳位於安慶緒;不久安祿山就死了。

這是不是事情的真相,我們很難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安慶緒成了大燕太宗文皇帝,誰也不能言辭鑿鑿地說,安祿山是被安慶緒謀殺的。

就如大宋太祖皇帝是如何死的?史書只能說,有一種傳聞,是被太宗皇帝用斧子砍死的。但是,這隻能當成一種傳聞。

這就好像,康熙是怎麼死的?史書只能說,有一種傳聞,那就是雍正火併的。

雍正活着的時候,就有這種傳聞,雍正聽到這種傳聞時,那是差點發狂了,因爲天地良心啊,怎麼有人會給我編排這種聳人聽聞的罪行呢?

但是很不幸,安慶緒失敗了,所以寫在史書上,安祿山自然是被安慶緒火併的。

史思明篡位時,給大燕皇帝安慶緒定的主要罪名就是弒父上位。而大唐帝國說到安祿山之死時,自然也會採用這種說法,總而言之,蒼天有眼啊!禽獸的父親,就會生出禽獸的兒子。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安祿山不死,歷史會有了不起的變化嗎?估計也不會。

安祿山不死,面對大唐帝國的打擊,估計也會發生分裂,畢竟主戰主降之爭無法避免。

安慶緒作爲弱勢皇帝,自然難以控制史思明,安祿山活着,是不是一定能控制史思明呢?實在難說的很,畢竟史思明與安祿山從前就是戰友,而且叛亂開始後,史思明又一直獨當一面的存在,安祿山顯然缺乏牢牢控制史思明的能力。

後來在大唐政府的強有力打擊下,史思明作爲投降派的領銜人物,會讓他的獨立性進一步加強。

從這層意義上,就算安祿山活着,只要他被大唐帝國打得退守鄴城,恐怕也難以控制坐鎮范陽的史思明。

關鍵是,在當時大家都想跳下賊船的背景下,史思明領銜投降,自然會形成強大的力量,安祿山也很難控制他的。

在這種背景下,就算安祿山、史思明後來聯手(就如安慶緒後來和史思明聯手),也無非是三種結果。

第一種結果,安祿山被史思明兼併。

第二種結果,史思明的力量被安祿山兼併。

第三種結果,安祿山、史思明聯手控制河北。

無論出現哪一種結果,無非還是他們以河北爲基地,繼續與大唐帝國對抗。

與大唐帝國對抗的結果,估計也是折騰幾年,然後被大唐帝國滅掉。

畢竟所謂的大燕帝國,與大唐帝國的實力相去太遠;而且戰爭進行到此時,叛軍佔據先手的機會完全喪失了。

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無非是安祿山不死,而且能控制史思明。到那個時候,人們談及這段歷史時,肯定不叫它安史之亂,而叫它安祿山之亂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