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一場大雪造就了大唐的衰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場大雪造就了大唐的衰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年項羽的一句“天之亡我,我何渡爲”,引起了持續兩千多年的大爭論。而一千多年前的災害天氣,被和唐代的興亡聯繫在一起,亦獲得了持續千年的關注。但李唐這樣一個舉世聞名的帝國,真的如此受制於“天”?

公元741年的那場大雪,真的拉開了大唐王朝衰敗的序幕了嗎?

一、開元二十九年(741)的“甚寒”

數年來,主流觀點一直認爲唐代時我國正處於一個氣候溫暖期。雖也有學者覺得李唐氣候在中後期已轉入寒冷期,也有人認爲唐代處於一個冷暖交替的時代。但在唐代由建立到繁盛的階段,其氣候都是無可爭議地處於溫暖期。

溫暖的氣候使得唐人有了適應溫暖氣候的生產、生活方式。於是開元二十九年(741)的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就給了他們“當頭一棒”。《新唐書·志·卷二十四》載:“十一月己巳,寒甚,雨木冰,數日不解”。雖說北方在冬天氣候寒冷是常態,但開元二十九年(741)是《新唐書》裏唯一一次記載的“寒甚”。大雪不僅讓人們意識到異常氣象的威力,更把李唐的氣候分割爲前後兩段,標誌着李唐氣候進入不利的後半段。

一場大雪造就了大唐的衰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二、李唐異常氣象及其直接造成的災難

據《新唐書》記載,在經歷了開元末期的大寒之後,李唐又接連迎來九次雨水一落在樹木上就凝結成冰的酷寒,以及超過三十次的持續數日乃至數月的大雨。

嚴寒或者大雨,直接影響到了唐代的農業生產。《新唐書》數次用“害稼”來總結這些災禍造成的影響。而除了直接影響農作物,以導致饑荒加劇,漫漫無邊的大雪和暴雨還會直接摧毀房屋和一些基礎建設。大雨造成的洪水還易誘發瘟疫和鼠患,影響百姓的健康。

此外,貞元十四年(798)和元和九年(814)夏,李唐還意外地出現了兩次高溫天氣。雖說李唐總體是處於溫暖時期,但其發生旱災的概率卻是歷代最低。可亦是因爲高溫大旱不常見,李唐應對此異常天氣的能力也較弱。兩次“大燠”因而給人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三、自然災害與李唐的衰亡

人們直接受到異常天氣的影響,直觀地感受到了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滋味。而整個唐王朝,在每一個“螺絲釘”都受到氣候的不利影響下,其處境也日益艱難。

一場大雪造就了大唐的衰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第2張

面對異常氣候,中央首先要進行一大筆額外的賑災支出。災年國家財政收入本就會減少。再支出一大筆,捉襟見肘便是必然。而今年的國庫告急,勢必會換來往後的加收稅款。那麼民衆的賦稅負擔便會加重,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也就隨之增加。

再者,異常的氣候往往成爲起義或暴亂的“號角”。自漢武帝時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說之後,異常氣候往往就被視作是上天對君主不當行爲的警示。可君主隨後頒佈的罪己詔並不總是有用的。有心謀逆者,依舊會打着異常氣候的旗號揭竿而起。

且最根本的是極端天氣使得農業減產,瘟疫橫行。中原大量民衆成爲災年流民,社會矛盾迅速激化;北方遊牧民族畜牧業崩潰,掠奪物資的需求加劇;南方少數民族的疫病增多,奪城奪人之戰一觸即發……在災年,戰場在這些走投無路的人眼中反倒更像是求生之所。

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本是該逐漸收穫糧食的七八月,北方卻連降大雨,長安的米價都上漲到每鬥一千文。而在這樣的處境下,朝廷還決意出兵吐蕃。於是憤怒的兵將最終走上了兵變之路,即河中兵士之亂。

唐德宗建中初年,暴雨和地震輪番出馬。中央在賑災而國庫空虛之後,又使用了強硬手段搜刮民脂民膏。因而建中四年(783)爆發的“涇原之變”,其實是權謀、民間恐慌和受壓迫而反抗的交織,是天災與藩鎮內亂的綜合產物。

唐宣宗大中四年(850)至唐昭宗龍紀元年(889),異常氣候發生頻率陡增。而這一時期的大小兵變,多達26次。從浙東到鳳翔(今陝西省寶雞市一帶),從節度使到糧料判官,李唐王朝無人能逃異常氣候,也幾乎人人都有不再愛這個王朝的理由。

其實除了李唐,大約同一時期的東突厥、回鶻,以及因與李唐交流而被我們熟知的吐蕃,在其衰落過程中都得到了異常氣候的“助力”。我們熟知李唐亡於藩鎮之亂。而若是要更準確地表述,那李唐其實是亡於天災與藩鎮之亂。

如此說來,盛唐不盛的轉折點,除了安史之亂,就還有開元二十九年(741)的“甚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