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朱元璋爲何登基後對功臣趕盡殺絕?

揭祕:朱元璋爲何登基後對功臣趕盡殺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草原上的獵豹時而會將自己捕獲的獵物搬到樹上,因爲那裏是鬣狗到不了的地方。只有將獵物徹底地放置在潛在威脅到不了的屬於自己的地方,獵豹才能安心。

朱元璋大殺功臣的舉措,本質上也體現着這種生物的本能。

中國政壇有句老話,叫做"臥榻之側,豈容它人酣睡"。歷代多位開國君主,都曾不念舊情殘忍剷除往昔功臣。他麼爲的便也是穩固其天下之主的位置,守護好其好不容易得來的戰利品。而這樣的事發生在朱元璋身上,背後就不僅有政治因素,還有其個人因素。

揭祕:朱元璋爲何登基後對功臣趕盡殺絕?

從政治角度來說,一個國家的最高掌權者、實際掌權者,可以不是同一個人,但至少得是一個位置上只有一個人。那種一國兩帝的局面,帶來的便是諸如北魏的分裂,隋末的割據。因而對於一個新生的政權而言,要使得自身快速走上正軌,那麼其內部的各種職權就得確立並鞏固。

然而這樣的目標,在新生政權中其實又是極難迅速而合理的實現的。政權之中,有多少人是無功之人呢?上至將帥謀臣,下至步卒伙伕,那一個人不是在政權建立期間爲政權效力的呢?下層還好,遍賞便能解決大部分問題。然而越往上,越靠近政權中央,權力的分配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上層人士多是有大功的人,然而誰能排出一份衆人心服口服的功勞表?文、武官,參與不同戰役的將帥,其種種功勞都是難以量化的。謀臣運籌帷幄,可武將才是作戰策略的實施者,甚至論軍功,許多將帥斬殺的人頭遠多於皇帝本人。因而在這種情況下,新王朝雖然建立,封賞雖然已經成爲白紙黑字的詔令,可是人心還有不服。

揭祕:朱元璋爲何登基後對功臣趕盡殺絕? 第2張

這種不滿情緒,小的,還是臣子針對臣子,可往大了去,就是臣子針對帝王。當初劉邦初稱帝,他手下不也因爲封賞問題聚集起來準備再次謀反嗎?因而對於朱元璋而言,他爲了確保皇權不受威脅,統治階級上層不發生大規模內鬥,便只有徹底地除去某有他覺得"心懷不軌"的舊功臣。如從,大明初便又有了一場腥風血雨。

而從朱元璋個人角度來看,他本人的性格在極大程度上促使這次大清洗變得極其血腥,波及範圍極廣。中國歷史上的"草根帝王",至少有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和明太祖朱元璋這三位。前兩位,劉邦爲人處事極其圓滑,能屈能伸,很擅長動小心思去緩和,處理人際關係裏的矛盾。而劉秀,三觀正,也經歷過普通人家的生活,重感情,且很能體諒人。然而朱元璋卻與他們都不相同。

朱元璋在幼年痛失雙親之後,由於天災人禍,家中無法謀生,便連繼續和親戚一起生活的機會都沒有。走投無路的他只能去到寺廟做一個終日受人役使的負責灑掃打雜的小行童。如此不幸的幼年遭遇,讓他即使在後來坐擁天下以後依舊缺乏安全感。

後來寺院瀕臨關門,朱元璋更是隻得獨自流浪。然而一個流民能受到怎樣的待遇?他只能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在灰暗和泥沼之中摸爬滾打,謀求一處容身之地。而這樣的生活,朱元璋一過就是三年。社會教會這個少年何爲殘忍,何爲爲了生存不擇手段。而這些記憶,一直被朱元璋保留到了他登基爲帝。

懷着不安全感,回憶着過去自己親身感受過的人性的陰暗面,朱元璋如何能和藹地對待一衆"功高震主",爲大明立下汗馬功勞的臣子呢?況且他的功臣們,有很多也是和他一樣從民間一步步爬上去的,誰又能保證這些人能夠安安分分的,不對其他東西有不該有的渴求呢?朱元璋不能保證,所以他必須做點什麼,以絕後患。而在他眼中,最徹底的解決方式,便是把人都殺"乾淨"了。

此後發生的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更是讓朱元璋有了大規模清洗的藉口。於是我們便看到,三十來位當初獲封官爵的功臣,相繼被斬。還有少數幾人,因爲一些其他的過錯也被朱元璋一殺了之。

得到大好江山以後便斬殺舊臣,這看起來過河拆橋的舉措,其實也算是帝王的一大悲哀。

漫漫人生路,本就是在別人的支持和幫助之下走完的。可某一天得爲了再往前一點便毀掉過去的朋友,這樣的苦楚,即使是朱元璋這樣殘忍多疑之人,怕也難以忽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