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中國歷史上,所謂盛世其實是個小透明。雖然不時有諸如文景之治、貞觀開元盛世、永樂盛世、康雍乾盛世等大規模的盛世出現,但是每一次盛世都如曇花一現——綻放的時間極短,持續時間最長的康雍乾盛世也不過130年。有學者做過統計,如果把中國大大小小的盛世和治世時間全部累積起來也不過400年左右。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和普遍存在的平世和衰世相比,盛世真的很沒有存在感。如果仔細的觀察每一次盛世,我們會發現:中國的盛世特別符合“拋物線規則”,即每個盛世都要以大規模的禍亂作爲前奏和結局。

一、盛世宛若煙花,綻放時美的驚心動魄,卻落下滿地淒涼

以歷時近四十年的文景之治爲例,在文景之治出現以前,中國剛經歷了十餘年的秦末戰亂,這場戰亂慘到什麼程度?根據《漢書》中的記載:

“天下既定,民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

皇帝雖貴爲天子,但是出行的馬匹連統一的毛色都配不齊,王侯將相出門只能坐牛車。達官顯貴尚且如此,百姓更是餓到人吃人的地步:

“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2張

文景之治後,漢武帝朝使漢代的統治達到最高峯。然而,武帝晚年天下大亂,起義之火燃遍關東地區。多虧武帝晚年開始悔過,下詔罪己:“朕即位以來,所爲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及時對錯誤撥亂反正,纔沒有重蹈亡秦的覆轍。但是,漢代卻再未出現過如文景之治時的繁榮景象。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3張

文景之治“衰極而盛,盛極而衰”的發展規律並不是特例,貞觀之治、永樂盛世、康乾盛世均是如此。爲何中國歷史上的每個盛世都要以大規模的禍亂作爲前奏和結局呢?撥開歷史的重重迷霧你會發現:這些如煙花般短暫綻放的盛世,其衰落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自然災害,而是由腐敗集團化導致的人禍!

二、久入鮑肆而不聞其臭,腐敗因何會集團化?

2.1 在中國古代社會,腐敗爲什麼會發生?小說《洛麗塔》中有一句話被廣爲傳頌:“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窮困和愛;你越想隱瞞越欲蓋彌彰。”中國古代傳統政治中也有一件事是無法隱瞞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下是被統治者默許的,這就是貪污。

(1) “低薪制”誘使官員大搞“灰色收入”

中國古代社會是以農耕爲基礎的社會,人們依附於土地,通過手工勞動的方式創造一切物資。在沒有化肥農藥的古代,農耕社會的直接反應是國家的整體生產力水平非常低。國家財政收入有限,所以統治者只好給官員們發“低薪”。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4張

官員俸祿低,但是爲官卻處處要花錢。僅以官員出行爲例,古代文武官員出行需用儀仗,儀仗是古代帝王、官員外出是護衛所持的旗幟、傘、扇、武器、圖案牌、頭銜牌等。除此之外,國家對官員的出行工具也有明文規定,比如唐朝時期便規定官員上朝需乘馬。而這些看似威風凜凜的儀衛,可不是每個官員都能享有的“公費標配”,除了少數高級官員能夠享受“報銷”外,低級官員只能自己想辦法。

有人可能會奇怪:儀衛如此“費錢”,不用總成了吧。這就涉及到另一個知識點:儀衛作爲一項國家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廣告功能。根據《明史》記載:

“歷代制度雖有沿革異同,總以謹出入之防,嚴尊卑之分。慎重則尊嚴,尊嚴則整肅,是故文謂之儀,武謂之衛。”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5張

也就是說,儀衛的主要功能是維護封建等級制度下的尊卑有序,而對於封建等級社會來說,明確社會等級秩序,確立禮儀規範,才能使社會安定有序,封建等級統治秩序才能夠得以維護。所以,就算官員想低調,也要至少做到制度規定的下限,所以官員們不可能不搞點灰色收入。

(2) 缺乏對腐敗的有效約束

如果說低薪制是官員貪污的誘因,那麼缺乏約束腐敗的有效手段則是官員貪污的動力。根據《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一書中的觀點:

“在大部分時候,貪污之所以能被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儒學價值觀有效運轉下人格操守的約束;再一個是從上而下的政治高壓,也就是說,最高統治者的反腐決心和虎視眈眈的監視。”

說白了就是:一靠官員自覺,二靠政府監督。

靠官員自覺的約束手段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前提是官員自身的人格操守要達到儒家價值觀中聖人的程度。放眼中古古代社會,又有幾個如海瑞、楊漣一般能做到兩袖清風的純臣?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名利場裏浸淫久了,又有幾人能甘於清貧,室如懸磬?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6張

靠政府的高壓監督有效嗎?對於這一點我不置可否。

清朝康熙雍正時期,康雍爺兒倆對反腐問題抓得特別到位,政治清明促使大清的經濟飛速發展,到乾隆即位初時,清朝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第一位!如果康雍時期貪腐問題嚴峻的話,是不可能有乾隆掌政時萬國來朝的盛世的,所以政府的監督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同樣是政府高壓監督,明朝的情況則急轉直下。明太祖朱元璋生平最恨貪腐,他主張“重繩貪吏,皿之嚴典”,明《刑律》中規定受賄“八十貫,絞”,反腐的力度不可謂不嚴。但是有效嗎?以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來說,朱元璋打着反腐的旗幟,將胡惟庸九族斬盡殺絕,涉及人數之衆逾3萬人,但是明朝仍然是中國曆朝歷代中腐敗最嚴重的朝代之一。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7張

所以,中國古代的貪腐問題就好像現今社會的醫患矛盾,正是由於制度中有太多的漏洞可鑽,所以纔會導致貪腐問題屢禁不止。

2.2 辦一案,牽一串;查一個,帶一窩。腐敗爲何會集團化?個體的貪污腐敗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可能是蚍蜉撼樹。然而,當腐敗集團化之後,螻蟻入侵,日削月割,千里之堤終將潰敗。不幸的是,中國古代的貪腐往往是“辦一案,牽一串;查一個,帶一窩。”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8張

《孔子家語·六本》有言:“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問其臭,亦與之化已。”

缺德的人聚在一起,臭味相投,即便是君子如果長久地和小人在一起,行爲舉止也會北汽同化。正所謂久入鮑肆而不聞其臭,這句話從人性的角度精準地解讀了爲何貪腐總是集團化。

自古以來,中國人便奉行“中庸之道”。何爲中庸?北宋理學家程頤先生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言行保持中正,不偏向任何極端,追求對立兩端的統一和中和。然而,在貪官污吏這裏,中庸卻被解讀成了難得糊塗、打太極、和稀泥。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9張

腐敗的官員們,都是因爲堅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害怕得罪人,所以對於同儕的貪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所謂“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時間久了,“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看着看着自己便也眼紅了,於是也撈黑錢、起朱樓、宴賓客。

黑錢拿多了難免忐忑,於是把同儕上級、狐朋狗友都拉下水,拉幫結派,以爲法不責衆。所以,古代的貪腐總是開始時只是三五人,貪着貪着便成了“窩案”、“串案”。翻遍中國古代史書,你會發現,因一人犯案導致一個行政單位體系癱瘓的案例層出不窮。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10張

但是,這些官員們可能不知道孔尚任的《桃花扇》中還有這一句:“眼看他樓塌了。”不知那些鋃鐺入獄的污吏們在牢中是否會憶起孔夫子還曾說過:“入芷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善人居,如入芷蘭之室。”

三、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作爲公民不僅要有當下,更要有責任與遠方!

地震、水災、旱災、瘟疫等一切災難帶給百姓們的創傷都是可以被時間治癒的,因爲這些災難造成的損失是顯性的。然而,腐敗給百姓乃至國家造成的損失則不僅僅是財政上的鉅額數字,它對國家公信力的創傷是致命的。當百姓們不再信任政府,國家也就名存實亡。如果古代中國能一直做到吏治清明,那麼自然不會有這麼多次的朝代更迭,腐敗帶來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嗎?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11張

有人可能會說:反腐是政府該操心的事情,和我們普通百姓有什麼關係。

對這種聲音我要說:大錯特錯!反腐敗並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每個人的責任。

反腐不僅是作爲一個公民該有的責任與遠方,也是國家賦予每一位人民羣衆的權力。如果關注近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你會發現:政府正在通過公開黨務政務來積極拓展羣衆參與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度和廣度,讓每一個人對於家國大事都有足夠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評判權,所以我們纔會有市長熱線、廉政之窗等渠道反饋問題。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12張

這些權益在古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連即興作首詩都要避開皇帝名諱的封建社會又怎麼會允許一個市井小民指點江山呢?然而,古代仍不乏有不畏強權的正義之士:柳宗元、關漢卿、譚嗣同、梁啓超…他們敢於揭露和批判統治集團的黑暗和腐敗,對廣大勞動人民寄以深切的同情和關懷,他們纔是將“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說踐行的最爲徹底的知識分子。

在說錯一句話,寫錯一個字都可能有性命之憂的古代,知識分子們都敢於揭發罪惡。爲何在更加文明的現代社會,不僅普通百姓甘願做埋沙的鴕鳥,就連知識分子們都大多不想說,不敢說了呢? 因爲知識分子在目前的中國,大多隻是“公知”,很公共,卻常常不夠真正的“知識分子”。

一句話讓多少自詡爲“知識分子”的人汗顏?有多少知識分子都把眼光侷限於個人利益,而少有人言責任與遠方?一個國家的進步,不僅要依賴政黨的高效運轉,人民的素質也是重中之重。當你的國家復興了,崛起了,站在世界之巔了,那時你的德行配得上國家嗎?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13張

那麼,作爲一個普通的公民我們該怎樣做呢?白巖鬆在《白說》中已經給出了答案

:“在這個開放的時代,誰的話也不能一言興邦或一言喪邦,自己的聲音不過是萬千聲音中的一種,希望能匯入推動與建設的力量中,爲別的人生和我們的社會,起一點哪怕小小的作用。”

中國想要圓盛世夢,就斷不能重蹈古時吏治腐敗的覆轍。從人性的角度看,腐敗問題或許會屢禁不止,但是我相信,當國家高度發達,人民素質整體得到提高時,萌芽的腐敗會被自身的道德感扼殺,滋生的腐敗會被制度斬草除根,僥倖逃脫的腐敗則會被羣衆們的監督得到處理——這纔是我心中一個盛世該有的樣子

結語

災難總有偃旗息鼓的一天,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災難如果不吸取教訓,災難仍會重新上演。持續擴散的肺炎疫情給2020年的開端染上了灰色,但是從這次災難中我收穫了很多感動:

白衣戰士們勇敢地奔赴疫區;

從全國各地送往武漢的救援物資和捐款;

平時最重視宗族親情的父輩們主動撤銷家族聚餐;

……

這種全國人民萬衆一心的感覺讓我熱淚盈眶——當2019年祖國70週年閱兵時,我曾爲我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因爲我的國家如此強盛!而現在我仍爲我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因爲我們的人民在災難面前爆發出了空前的凝聚力!

爲何盛世的頭和尾必有大戰?中國古代的盛世是如何出現又如何隕落的? 第14張

盛世的出現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我相信這次災難過後,我們的國家將更加強大,因爲她有如此可愛可敬的人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