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官員退休爲何一定要回老家?原因是什麼?

古代官員退休爲何一定要回老家?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告老還鄉”在歷史劇中是經常出現的詞彙,也進一步折射出古代官員離開大位後的最終歸宿。其實值得一說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官員在退休後都會選擇迴歸家鄉,但“告老還鄉”的致仕卻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習慣,它貫穿數千年的華夏曆史,很多官員在退休後都會有所選擇,有的會選擇回到老家,有的也會選擇留在京城,爲兒孫仕途的發展助力推進,更有甚者會在挑選一兩塊寶地,例如備受文人騷客流連忘返的“江南魚米之地”,以供安度晚年、閒心養老之用。

可道一千說一萬,回家養老的官員還是佔比較大,對於這樣一種現象,我會列以多點逐條分析。

伴君如伴虎、官場似深海

常言道“官場如戰場”,每一位能夠身居高位的官員都明白一個道理,與君主說話要“想着說”、“撿着說”,畢竟帝王對於一個官員的升遷、前途以及性命,有這決定性的權力。如若稍有不慎,很難保證自己的官位會受到影響、很難保證自己的後代、家眷不收影響、也很難保證自己的身後名會時怎樣。正因如此,故而在官場也有“急流勇退”之說,爲的就是能夠功成身退、名利雙收。可遺憾的是,很多官員都沒能走到這一步,他大都是通曉歷史的墨客大儒,也明白霍光之禍的真正起源,可耐不住的是,正當自己權欲已盡、慾望已無,就等着回家賦閒養老之時,卻突然被帝王“照顧”到,不僅多年“道行”被廢盡,就連自己多年想要保住的“名節”也隨之煙消雲散了。

除此之外,即使是已經致仕的官員也會因爲他在朝時的派系、觀點以及靠山,從而受到不同規格、程度的中傷。政治暗流就是如此涌動,在位者爲圖達到登上極巔,往往會不擇手段,他們除了會在“朝中”尋找政敵的弱點,也會在“朝外”尋找政敵的軟肋。例如一名在朝的官員本身無懈可擊,可他的政敵爲了達到削弱、誹謗他的地步,便會將思路選擇性的跳躍出來,在他已經致仕了的靠山、黨羽中尋找破綻,如若未果,甚至還會極端到深挖政敵已致仕了的同僚親朋,從而“隔山打牛”,給予真正目標緻命一擊。

故此,爲了遠離這些紛爭,爲了能夠在後半生謀得清閒,很多在朝官員都會在致仕後,選擇告老還鄉,以求遠離這片是非之地,安度自己的後半生。所以“天高皇帝遠”的話不僅適用於不法之徒,也適用於想要遠離博弈的古代官員。

古代官員退休爲何一定要回老家?原因是什麼?

衣錦還鄉,證明自己

不得不說的是,華夏數千年的深度文化,除了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積極心理、或是仁義禮智的大儒觀念,還有一種較爲特殊的東西被保留了下來,這便是“虛榮心”。

按道理和功利性來說,虛榮心並不是一種褒義,而是一種具有雙面性的東西。有的虛榮心會讓人跌入泥潭不能自拔,但有的虛榮心卻能夠讓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顯然,後者的虛榮心能夠讓人奮發圖強,從而達到一種成就自我的大局面、大修爲。很多古代的官員便是這樣,他們從最初的考取功名、到後來的激流勇進,最爲原始的動力便是虛榮心。在古代,想要出人頭地,必須要參加科考、入朝爲官,如此這般,家裏的人們纔會認爲這樣的人是上進的、是家族小輩、後代中的楷模。故而,爲了能夠在家族中佔據優勢地位,爲了能夠讓自己名垂千古,古代官員們會不惜一切的往上爬。當遲暮之後,他們便會帶着這些年的積累、帶着君王給予其的榮譽職稱,回到家鄉,受當地人敬仰,尊爲當地人的時代楷模,甚至還會被當地人搭建廟宇,以此享用萬世香火。所以,古代官員在到達了退休的年限後,大都會選擇回到家鄉,當中所圖的便是希望成爲鄉中之驕傲,成爲出生地萬人敬仰的對象。這是一種古代沉澱而來的榮譽,也是每個人所有的奮鬥“原動力”。

故而,古代官員在致仕後選擇回到家鄉,就是爲了能夠在家鄉證明自己。

古代官員退休爲何一定要回老家?原因是什麼? 第2張

葉落歸根的思想

該思想不僅影響了古代很多仁人志士,也一直在現代根深蒂固,該思想便是葉落歸根。作爲中國人,在老年時,都期望回到自己最初開始的地方,因爲這裏有着他從童年到青年的回憶 ,這裏有他所愛的人,以及熟悉的風味小吃、民風、民情。每個人都會有鄉愁,它似小小的郵票,它似衣服上精緻的補丁,也似父母的叮囑。,而且古代的交通並不是很便捷,如果到了遲暮之年再想回去,便就是一番折騰了。因此,這些達官顯貴、這些一人之下,這些翻雲覆雨之輩,都會選擇在致仕後回到家鄉,安生的度過餘生。這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傳承。

除了以上“意識形態中”的原因,我們從實際情況中也能找到原因。這些京官在爲官時,爲了能夠讓子孫富足,爲了能夠惠及千秋萬代,便會在家鄉購置土地。要知道,在古代那個經濟不發達的時代,土地可是硬通貨,故而在當時看一個家族的窮富,都會以其家族名下的土地予以丈量。所以,置辦了這麼多的土地,在摘掉烏紗後第一所想的,便是回到家鄉去享用這些資源,去幫助後代開拓財富。

我們可以看到,京官致仕後返鄉,是受到多種情況影響和制約的,這裏不僅因爲有官場上的明爭暗鬥,也有文化上的根深蒂固,更有實際利益所掣肘。可說一千道一萬,我認爲真正讓京官返回家鄉,起到絕對性作用的,還是那種對於家鄉濃濃的思念,濃濃的情誼。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