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僞楚是如何建國的:金軍俘虜二帝扶持僞政權?

僞楚是如何建國的:金軍俘虜二帝扶持僞政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金兵扣留了宋徽、欽二帝及諸皇室宗親之後,授意宋在汴京的其餘官僚議立僞政權。

汴京的一些官吏、人民等向金軍請求復立趙氏,被金軍拒絕。經過反覆商議,金軍絕不允立趙氏,所以二月十一日,宋百官議立張邦昌。在金兵的壓力下,十三日,留守司、開封府召集文武官員、僧道、軍民併到宣德門集議擁戴張邦昌事。議立張邦昌的過程見於《三朝北盟會編》卷八十引《遺史》:“金意欲立張邦昌,令吳開、莫儔齎文字入城,中令百官、僧道、耆老等共議‘別立異姓,以治國事,並不得引惹趙氏’。開封府、御史臺集百官於祕書省聚議。文臣承務郎、武臣承信郎以上,悉赴議。

乃集議於皇城司,王時雍等以下皆在,已寫推舉狀草,但空姓名未填;衆皆議未敢發。左司員外郎宋齊愈自外至,問時雍舉誰?時雍曰:金人令吳開密諭,意舉張邦昌。今已寫下文字,未填姓名。齊愈因記金人先已有文字書雲‘請舉軍前南官’,謂是邦昌無疑,乃取筆書張邦昌三字將示,時雍曰:是。又示衆議官,皆無語。乃於寫下文字填張邦昌姓名、狀申,分付與開、儔齎文字出城去。”

在金軍的授意下,百官等擁立張邦昌組織傀儡政權時,又有秦檜出來反對。秦檜時爲宋政權的御史中丞,他上書給宗翰、宗望等,反對擁立張邦昌,請求復立趙氏主政。他指出:“爲計議者必欲滅宋之策,在絕兩河懷舊之思,除鄰國復仇患而已……若邦昌者在上皇朝,專事燕遊,不務規諫,附會權幸之臣,共爲蠹國之政,今日社稷傾危,生民塗炭,雖非一人所致,亦邦昌爲之力也。天下之人方疾之若仇,若付以土地,使主人民,英雄必盡起而誅之,非特不足以代宋,亦不足爲大金屏翰矣。”金軍認爲他在擁立張邦昌問題上持有異議,因掠其北去。除此之外,還有宋吏部侍郎李若水、相州觀察使王履時出使金軍中,堅決反對擁立張邦昌,面折金兵而死難。

僞楚是如何建國的:金軍俘虜二帝扶持僞政權?

在確定張邦昌組織傀儡政權之後,金兵又大肆搜刮劫奪金銀財物,並且取太學生中之能文者三十人,準備北歸。宋將吳革準備組織人衆劫奪宋徽宗、宋欽宗等。他以賑濟爲名,召募死士,又與康王趙構軍聯繫,擬採取內外夾攻金兵的行動,救援宋統治者。三月六日,吳革等發難,但爲宋將範瓊等所誘,父子死難,同死者百有餘人。三月七日,張邦昌傀儡政權在金兵的維護和金政權的冊封下宣告成立。據《大金國志》卷三十二《立楚國張邦昌冊文》得知,冊文先宣佈廢除宋趙氏政權,然後宣立張邦昌,其立張邦昌文中說:“今者國既乏主,民宜混同,然念厥初,誠非貪土,遂命帥府,與衆推賢。

僉曰:太宰張邦昌,天毓疏通,神資睿哲,處位著忠良之譽,居家聞孝友之名;實天命之有歸,乃人情之所徯。擇其賢者,非之而誰?是用遣使諸官都部署、尚書左僕射、權籤樞密院事韓某等持節備禮,以璽紱冊命爾爲皇帝,以授斯民,國號大楚,都於金陵。自黃河以外,除西夏新界,疆場仍舊。世輔王室,永作藩臣。貢禮時修,爾勿疲於述職;問音歲丞,我無緩於忱誠……”

這裏充分地表明瞭金立傀儡政權的理由。第一,金政權滅亡遼政權之後,認爲北宋政權擁地廣大,財物衆多,而不藩服,又與金爭燕雲十六州之地,這是和它的“中外一統”、“民宜混同”的政策相沖突的。爲了佔有河北、河東的土地,掠奪宋的寶物財富,使宋政權臣服,因此,發動了攻宋的戰爭。但是,遇到了宋政權和軍隊、人民的抵抗,這使他們改變了原有的打算,所以,在攻下宋都汴京之後,除滿足了他們佔有河北河東兩路土地要求之外,則堅決滅掉北宋政權,對黃河以南地區代之以傀儡政權,作爲“世輔王室,永作藩臣”的藩屬。第二,金兵在兩次大規模攻宋戰爭中深知,憑金政權當時的力量和宋統治下人民抗金的情緒,尚不能一舉而代宋,做到“中外一統”、“人民混同”的程度。從金兵攻宋的開始,金政權只是打算佔有宋河北河東地區一定的土地,使宋政權臣服,這樣,在金統治者看來也就是“中外一統”了。這個觀點是遼統治北方時期就形成了的,金繼承了這種作法。因此在摧毀北宋政權後,他們炮製了張邦昌政權,使之都於金陵(今南京)。利用張邦昌政權來統治廣大的原宋政權的土地、人民。

張邦昌字時彥(又作子彥)大名東光縣人,宋進士,累官至中書侍郎、少宰。在金兵第一次大規模攻宋時,他先與康王至金軍中爲質,後又與肅王同爲質。金軍選中了他組織僞政權。他在金軍限三日立邦昌,不立,城中盡行殺戮的威脅下,三月七日正式就任僞大楚政權皇帝。他以吏部尚書王時雍權領尚書門下省事、開封尹徐秉哲權領中書省樞密院事、翰林承旨吳開權尚書左丞相、翰林學士莫儔權尚書右丞相、前籤書樞密院李回權樞密院、觀察使左言權殿前司公事、範瓊權四廂指揮使、大理卿周懿文權開封府。張邦昌政權暫時維持了宋都開封城內的秩序。他向金軍求許數事,金兵爲支持他的政權均作了許諾。《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記載說:三月“乙已,邦昌詣青城謝二帥。既至,迎接殿下,揖而升,致賓主之禮。酒三行,邦昌請不毀趙氏陵廟、罷括金銀、存留樓櫓、借東都(汴京)三年、乞班師、降號稱帝、借金銀犒賞,凡七事,敵皆許之”。當時,汴京中許多宋政權官員對張邦昌的統治持反對態度,張邦昌的統治並不穩固,不敢逕稱皇帝旨意。三月二十九日,金兵北歸,宋大臣何慄、孫傅、張叔夜等舉家隨同北遷。他們先後皆死於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