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歷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23年7月16日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在90年前的今天,1923年7月16日(農曆六月初三),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1923年7月16日中午,溥儀下一道“將宮內太監全部裁撤,立即出宮”的諭旨,命紹英、耆令調集全部護軍,把太監強送出宮。太妃們開始曾力爭不可,後知道溥儀已經降旨,也就無可奈何了,只是要求留下若干名太監,以供驅使。最後決定除3位太妃、溥儀、淑妃這5個宮各留20名太監外,其餘全部裁撤。由於絕大部分太監在北京沒有家,若讓數百名太監流落街頭,未免有礙北京的治安,於是又把王懷慶、薛之珩找來,商量處置的辦法。議定由內務府籌措一筆遣散費,北京有家或有親朋投宿的,即刻攜帶行李出宮;實在無處投奔的,暫時住在地安門內大街雁翅樓內,待領到遣散費後,再各自回鄉。

傍晚,當紹英把全體太監召集在乾清門內,宣讀了溥儀的諭旨時,太監們都非常恐慌和憤慨。他們絕大部分都是河北滄縣、河間一帶的人,在宮中當了幾十年的差,宮中就和他們的家差不多,也積攢了一些東西;如今限令在幾小時內出去,他們將投奔何處?以後怎麼生活?有的慘號大哭,有的高聲咒罵。晚9時許,太監們除留下的以外,已全部出宮。

歷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紫禁城內的太監們

7月下旬,內務府籌妥了遣散費,在雁翅樓裏會同軍警人員開始發放。綜計這次裁撤的太監,共有700多人,首領每人發200元,一般太監發20元。太監除北京有家的外,其餘有的搬到了廟裏,有的回到原籍,還有300餘人仍舊住在雁翅樓內,靠乞討爲生。不少衣衫襤樓的太監在廊下升火做飯,極像逃荒的難民,其狀頗爲悽慘。

  1940年7月16日日軍在福建永寧製造慘案

在73年前的今天,1940年7月16日(農曆六月十二),日軍在福建永寧製造慘案。

1940年7月16日拂曉4時許,日軍兩艘航空母艦從外海直逼深滬灣。隨後,又有6艘軍艦、4艘登陸快艇、數十隻橡皮小艇,魚貫地從深滬灣入口處疾駛而來,同時,7架敵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在永寧地區各村落轟炸掃射;軍艦上的大炮也向周圍村莊進行猛烈轟擊。登陸的日軍一路燒殺淫掠。

有十幾個日兵竄入南門一林姓家中,將一位少女輪姦,少女受刺激而發瘋,三天後慘死。有一位姓李的媳婦受辱後,憤而以口痛咬獸兵,竟被當場刺死。還有一羣獸兵砸門衝進了一位20多歲的僑婦家中施暴,該僑婦雖然跪下求饒,仍免不了被輪姦。日軍在梅林村,凡發現剃光頭的青年,即以刀槍斃殺,連一個名叫蔡鍬的瘋子也不能倖免。在港邊村,日軍逢人便殺,協美號商行老闆李本、李沐兄弟及其他7個村民,均被殘酷殺害;浯沙村民陳佩和陳竈,金埭村民黃昭協,雖然外逃隱蔽在樹叢中,也免不了被殺害。永寧街頭,有位姓蔡的木工屍首掛在隘門上,脖子刈得快斷了,滿面被用刀亂戳,不能分清鼻、嘴、眼睛。永寧西門外林烏番被日軍抓去剖腹,他倒在血泊之中。五臟流出,手裏還抓着兩把腸子。60多歲的洪阿情老大娘,以爲年邁不必藏匿,被日軍槍殺。80多歲、雙目失明的李阿年,在家中被活活燒死。有的被捕殺後,還被扔進火中焚屍。

歷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第2張

日軍將濫捕的我國人民強加罪名肆意屠殺

下午4時,日軍搬運搶劫來的大批物資,撤回軍艦上,退出深滬灣。此次日軍洗劫的村莊達13個,燒燬各種船隻300多艘,校舍3所,樓房、商店、倉庫近百座,殺害80餘人。

  1683年7月16日清朝水軍和臺灣鄭氏水軍在彭湖海面爆發激烈決戰

在330年前的今天,1683年7月16日(農曆六月廿二),清朝水軍和臺灣鄭氏水軍在彭湖海面爆發激烈決戰。

1683年7月16日,清朝水軍和臺灣鄭氏水軍在彭湖海面爆發激烈決戰。

1683年7月16日,清朝水軍和臺灣鄭氏水軍在彭湖海面爆發激烈決戰。戰鬥打響後,施琅率領的清水軍迅速利用有利的西南風向條件,以“五點梅花陣”戰術,即多艘戰船圍攻鄭軍一艘,集中兵力作戰。當天清軍擊毀鄭軍大小戰船近200艘,殲滅其主力1.2萬餘人,收降近5000人,繳獲許多船隻和武器裝備,很快攻克澎湖列島。劉國軒只率領少數戰船突出重圍,逃回臺灣。此戰役一舉殲滅了鄭軍精銳部隊,並打開了臺灣島的門戶,臺灣全島人心震動,從而使臺灣鄭氏集團被迫接受招撫。

歷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第3張

澎湖海戰

  1900年7月16日海蘭泡慘案

在113年前的今天,1900年7月16日(農曆六月二十),海蘭泡慘案。

1900年7月,沙俄悍然出動10多萬侵略軍以“護路”爲名。從五路大舉侵入我國東北地區,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海蘭泡慘案”。

海蘭泡是黑龍江畔的一個村莊,原名孟家屯,後改稱海蘭泡。1858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後,將這裏改名爲布拉戈維申斯克(意爲“報喜城”)。1900年,這裏大約有3.8萬人,半數以上是中國人,他們長期以來就在這裏耕種、作工、經商。當時大小商號有500家。1900年7月上旬,沙俄當局下令通知海蘭泡的中國居民,中俄兩國要打仗,要把他們送過江去,各家不許閉門上鎖,7月15日下午,俄軍突然封鎖黑龍江,扣留全部船隻,不準中國居民過江。

7月16日,沙俄軍隊不問男女老幼強行將數千名中國居民,像關進獸欄子一樣趕到了警察署。中國居民的住宅和商店隨即被洗劫一空。附近的中國村民也橫遭搜捕,凡進行抵抗的都被刺殺,由於被關押的人越來越多,警察署容納不下,晚上居民們又被帶到精奇哩江畔一個木材廠的院子裏。第二天,第一批中國居民大約有3000多人,被沙俄哥薩克兵押往海蘭泡北六英里的黑龍江邊,途中掉隊的都被俄兵活活砍死。當時江面最窄的地方仍有700英尺寬,水流湍急。連一隻船也沒有。哥薩克兵強迫中國人泅渡,先下水的立即沉溺,不敢下水的遭到俄軍的射擊和砍殺,半小時後岸上中國人的屍體堆積如山。當時對岸中國人中的目擊者說:俄兵“各執刀斧,東砍西劈,斷屍粉骨,音震鼻酸,重傷者斃岸,輕傷者死江,未受傷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滿江岸,有隨波力擁者過者80餘名,赤身露體,昏迷不能作語。……詢知慘殺溺斃華僑有5000餘名。”從7月16日至21日,俄軍在海蘭泡共進行了4次大屠殺,奪去六、七千中國人的生命。一份俄國的官方筆錄說:“目擊者的全部證詞令人相信,這實際上不是渡江,而是把中國人斬盡殺絕和淹死。”

歷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第4張

俄軍在海蘭泡屠殺無辜百姓

  1918年7月16日末代沙皇“血腥的尼古拉”被處決

在95年前的今天,1918年7月16日(農曆六月初九),末代沙皇“血腥的尼古拉”被處決。

“血腥的尼古拉”是俄國最後一個沙皇(執政期從1894—1917年)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的綽號,這個綽號是與他的雙手沾滿了國內外人民的鮮血相聯繫的。他胸襟狹窄,頑固不化,又極端殘忍。他在1905年1月9日以“工人想摧毀冬宮、殺害沙皇”爲藉口,下令向彼得堡請願的工人羣衆開槍,當場被子彈打死、馬刀砍死和軍馬踩死的有1000多人,受傷者在2000人以上,其中包括許多婦女和兒童。彼得堡街頭灑滿了工人們的鮮血。這就是世界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這一血腥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極大憤慨,導致俄國1905年革命爆發。而這次革命像晴天霹靂打破了資本主義世界紳士們的酣夢,宣告了帝國主義時期革命風暴的來臨。

1907年6月3日,尼古拉二世又下令解散國家杜馬,逮捕社會民主工黨的杜馬集團,使全國陷於反動分子恐怖之中。他對外推行擴張政策,1896年攫取了中東鐵路建築權,1898年強佔旅順、大連,1900年參加八國聯軍對中國的侵略,並乘機侵佔中國東北。1904—1905年進行日俄戰爭。在1918年7月16日終於被人民處決。

歷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第5張

(被布爾什維克黨滿門抄斬了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歷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第6張

在皋南戰鬥中,中共部隊機槍射手在房頂上阻擊增援之旅

  1945年7月16日蔣軍大舉進攻蘇皖解放區

在68年前的今天,1945年7月16日(農曆六月初八),蔣軍大舉進攻蘇皖解放區。

1945年7月16日,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蘇皖解放區。本日起,國民黨徐州綏署主任薛嶽指揮的第七軍、整編第四十八、第二十八、第六十九、第五十七師等部12個旅約9萬人,自津浦路徐州、蚌埠段東進,主要攻勢指向淮陰,一部沿隴侮路東進;第一綏靖區司令李默庵指揮第二十五、第八十三、第四十九、第六十五、第二十一師及第九十九旅共5個整編師、15個旅,約12萬人,由南通、泰興、揚州北進,主力直指鹽城,一部沿運河進逼淮陰;第五軍主力及整編七十四師之第五十八旅共3個旅約3萬人,由六合、來安向淮南的津浦路東解放區進攻,由南面威脅淮陰。至此,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的進攻全面展開。這時國民黨軍總數達430萬人,而中共軍隊總數僅120餘萬人。國民黨用於全面內戰的正規軍有193個旅(師),約160萬人,佔其全部正規軍的80%。

  1946年7月16日美國無償轉讓給蔣二百七十一艘軍艦

在67年前的今天,1946年7月16日(農曆六月十八),美國無償轉讓給蔣二百七十一艘軍艦。

1946年7月16日,美國第79屆國會通過了第512號法案,授權總統“將溢出美國政府海軍需要的若干海軍艦艇及浮塢,無償轉讓於中華民國政府”。其目的“乃爲協助中國政府警衛其沿海及內地領水,保障並改善其領水的船運安全”。

根據這個法案的原提案人美國前海軍部長福萊斯特建議,美國得將護航驅逐艦級的剩餘船艦271艘撥讓中國。並派遣海軍顧問團協助中國訓練海軍。此項經過參、衆兩院通過的法案授權總統,最多以美艦271艘供給中國,另加水上船塢及其他必要器材。

這批艦船包括流動船塢2艘、修理船2艘、驅逐巡邏艦2艘、掃雷艦24艘、驅潛艦28艘、登陸艇193艘、油船3艘、調查艇3艘、摩托炮艇6艘、輕型渡船6艘。

  1997年7月16日朝韓雙方發生武裝衝突

1997年7月16日(農曆六月十二),朝韓雙方發生武裝衝突。

朝、韓雙方在軍事分界線附近發生軍事衝突,交戰20分鐘。

1997年7月16日,朝鮮人民軍與韓國軍隊在朝鮮停戰軍事分界線附近發生武裝衝突。

據朝中社報道:“今天上午10時50分左右,朝鮮人民軍巡邏部隊在軍事分界線北方所屬地區執行正常巡邏任務時,韓國軍隊武裝人員突然用無後坐力炮和12.7毫米大口徑機關槍發射了3060多發槍炮彈,致使人民軍士兵嚴重負傷,哨所建築物也遭到破壞。”報道說:“朝鮮人民軍被迫採取自衛措施,雙方在軍事分界線上發生了激烈武裝衝突。”

韓國國防部發言人說,“今天上午10時57分,7名朝鮮人民軍軍人越過非軍事區內的軍事分界線進入韓國江原道鐵原郡金化邑約70米,韓方在用廣播警告無效後,發射200發子彈以示警告,朝鮮人民軍哨所隨即用機關槍等重武器向韓方射擊80餘發子彈,併發射炮彈十幾枚。韓國方面沒有任何傷亡。”

歷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溥儀裁撤宮內太監 第7張

朝韓雙方發生武裝衝突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