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逝世

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逝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99年2月25日,美國著名化學家、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格倫·西奧多·西博格逝世,享年86歲。

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逝世

人物簡介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美國著名化學家、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著名高等學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1958-1961年)。西博格1912年出生於密歇根州的伊斯佩明(Ishpeming),1922年隨家遷往加利福尼亞州,1934年本科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1937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化學博士學位。

1940年他與麥克米倫等人共同發現了94號元素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領導的芝加哥大學冶金實驗室,創立了生產原子彈材料鈈的化學流程,這是核武器研製成功的一個關鍵步驟。1944年,他提出了錒系元素概念與它們的電子結構,這不僅使近代元素週期表趨於完整,而且爲後來逐一合成人工超鈾元素指明瞭方向。戰後,他長期從事合成超鈾元素的研究工作,與其同事一起發現了9個超鈾元素。他還參與了許多有重要實際應用價值的放射性核素的發現工作,如鈈239、鈾233、鐵59、碘131、鈷57和鈷60等。20世紀90年代,他致力於超重核的探索和錒系元素的重離子核反應的研究。

鑑於西博格在超鈾元素方面的傑出貢獻,他與麥克米倫(鎿的主要發現者)共同榮獲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之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1997年8月舉行的國際會議上,決定用西博格的名字命名由阿伯特·吉奧索(A.Ghiorso)和他發現的106號元素釒喜(Sg),打破了不能以健在人姓名爲化學元素命名的慣例。

主要經歷

1912年出生於密執安州的伊斯佩明。

1922年隨家遷往加利福尼亞。

1934年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1937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博士學位。

畢業後留校任教,成爲歐內斯特·勞倫斯的助手,1941年任副教授,1945年任教授。

1942-1946年在芝加哥大學冶金實驗室主持曼哈頓計劃鈈化學研究工作。對原子彈的發展發揮了作用。二戰期間美國投向日本的兩個原子彈一個是鈾彈,一個是鈈彈,而西博格是主要參與制造者之一。

戰後重返柏克萊,1946-1958年任核化學研究室主任,1958-1961年任伯克利校長。同時1954-1961年兼任輻射實驗室副主任。

1946-1950年兼任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總顧問,1961年美國總統羅伯特·肯尼迪任命他爲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他是擔任這種職位的第一個科學家。還擔任過美國航空與航天委員會、聯邦科學技術委員會、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70年任美國科學促進會會長。

1971年他離開委員會重返伯克利任大學教授,並在1972一1975年問兼任核化學研究實驗室主任。還是美國物理學會、美國哲學會、倫敦化學會及愛丁堡皇家學會會員。曾代表美國參加第4屆和平利用原子能國際會議、國際原子能機構大會等。

1973年和1978年兩次率美國科學代表團到中國訪問,20世紀90年代,他致力於超重核的探索和錒系元素的重離子核反應的研究。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1997年8月舉行的國際會議上,決定用西博格的名字命名由吉奧索(A.Ghiorso)和他發現的106號元素,打破了不能以健在人姓名爲化學元素命名的慣例。

西博格於1999年2月2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住所逝世,享年86歲。

主要成就

1940年,西博格同麥克米倫等人開始製備超鈾元素,用迴旋加速器轟擊鈾靶,分離得到鎿(Np);從1940年到1958年,他們一共發現9個新元素,包括原子序數94到102。其中最著名的元素是鈈(94號元素),它被用於核爆炸和核反應堆的燃料,後由費米指導的芝加哥大學實驗室首次工業化生產,這是核武器研製成功的一個關鍵步驟。後來他還發現了其餘的超鈾元素。1951年鑑於西博格在超鈾元素方面的傑出貢獻,他與麥克米倫(鎿的主要發現者)共同榮獲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IUPAC在1997年的國際會議上,決定用西博格的名字命名由阿伯特·吉奧索(A.Ghiorso)和他發現的106號元素釒喜(Sg),打破了不能以健在人姓名爲化學元素命名的慣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