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交子的出現有着什麼樣的歷史意義 興衰過程的是什麼樣的

交子的出現有着什麼樣的歷史意義 興衰過程的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交子是中國最早的紙幣。宋、金紙幣名稱之一。

興衰過程

流通

最初交子由蜀地民間富商主持發行。《宋史·食貨志》記載:“富民十六戶主之。”在交子使用越來越廣泛的情況下,交子具有了統一的面額和格式,慢慢爲大家所接受並作爲支付工具使用,從而具有了信用貨幣的特徵,演變爲鑄幣的符號,成爲了真正的紙幣。作爲紙幣的交子跟金銀銅鐵等鑄幣比,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如果沒有鑄幣作支撐,其本身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因此,其流通功能的實現在於人們信任這一紙幣能夠代表實際的鑄幣,只要信用有保證,這一紙幣就能夠發揮其流通的功能而合理地存在下去。

交子的出現有着什麼樣的歷史意義 興衰過程的是什麼樣的

然而信用的維持並不容易,一般人沒有能力長期保證這一信用的存在。富商主持下的交子因爲富商道德的喪失或者經濟條件的變化,不久就出現了“富民貲稍衰,不能償所負”的局面,從而導致紙幣不能得到兌現,信用危機的出現,也就使交子無法由私人繼續主持發行下去。於是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在轉運使薛田和張若谷的建議下,設立益州交子務,自二年二月發行“官交子”,交子的發行權從此轉移到朝廷的手中。

北宋朝廷爲了保證交子發行的成功,出臺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法規和政策來,其大致內容爲:第一,交子的流通期限一般以二年到三年爲一界,稱爲“兌界”,期滿後必須兌換爲下一界交子,方可使用。創立“兌界”的原因可能因爲當時交子是楮紙所制,容易出現破損和僞造品;第二,每界的發行總量限定在一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緡,其面額通常爲一貫、五貫、十貫等;第三,每印發一界交子,必須備有一定的準備金,以保證紙幣能得到自由兌換;第四,禁止私人印刷交子,不僅私自印製交子的人要獲刑罰,甚至連知情而使用者以及知情不告者都要牽連入獄;第五,限定流通區域,開始時,“交子”主要限定在四川地區,後來擴大到陝西和京西等地。

在早期封建政府對於紙幣的發行是比較謹慎的,紙幣監管法律政策的出臺也說明政府對紙幣依賴信用的特性和易於仿造和濫發的弱點是有充分認識的,這套金融監管體系和措施應當說在一定時期內保證了“交子”的順利流通。

發行氾濫

然而封建政府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紙幣的發行量,當出現政府鉅額財政開支需要時,政府往往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爲,利用手中的權力,濫用公信力,無限制地發行紙幣,最終造成通貨膨脹,從而使紙幣喪失了信用,也就變成了廢紙,北宋交子的命運也證明了這一點。

官府發行紙幣,有時竟沒有準備金,比如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年)益州交子務在陝西發行交子六十萬貫,以支付糧草費,無鈔本。官府也不再遵守每界固定的發行數額,而大量超額發行。《宋史·食貨志》載,哲宗紹聖年間(1094~1097年)“界率贈造,以給陝西沿邊糴買及募兵之用,少者數十萬緡,多者或至數百萬緡,而成都乏用,用請印造,故每歲書放亦無定數。”可見,爲了滿足陝西軍情之需,多發的一次交子量竟會超過一界總量的數倍,甚至導致成都地區交子的缺乏,又要增造。其結果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和紙幣信用的喪失。

紙幣的分界發行慢慢成爲了“通貨膨脹”的障眼法,因爲每界發行新紙幣,往往規定新幣值舊鈔一比幾,比如元符年間(1098~1100年)換髮時,新交子一緡要換回舊交子五緡,即新舊比價1∶5。

政府濫用信用,從而導致了交子成爲其斂財的工具,交子沒有了信用,也就喪失了流通的功能,從而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價值。封建政府於是用更改紙幣名稱的辦法來掠奪民間財富。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令諸路更用錢引”,把紙幣定名爲“錢引”,名稱雖變,但其實質爲斂財工具沒變,甚至變本加厲了。大觀元年(1107年)把交子務改爲錢引務,這年的發行數“較天聖一界逾二十倍,而價愈損。”也就是說發行量由一百二十萬緡增加到二千多萬緡。而且沒有準備金,“不蓄本錢而增造無藝,至引一緡當錢十數。”可見,價值一千錢的緡只能當錢十多個錢,紙幣貶值是多麼嚴重。

交子的出現有着什麼樣的歷史意義 興衰過程的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北宋交子的興衰歷程,對今天也是有借鑑的,政府的監管法制對於金融幣制的穩定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紙幣的發行和穩定,能夠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爲國家創造了財富,對解決國家的一時之需有重大作用。政府毀壞了原有的金融法制,濫用了信用,其結局必然導致通貨膨脹,貨幣體系的崩潰。

歷史意義

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錢幣界有人認爲中國紙幣的起源要追溯到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代憲宗時的“飛錢”。漢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爲解決財政困難,在鑄行“三銖錢”和“白金幣”(用銀和錫鑄成的合金幣)的同時,又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爲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的自身價值,因此“白鹿皮幣”只是作爲王侯之間貢贈之用,並沒有用於流通領域,因此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只能說是紙幣的先驅。“飛錢”出現於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着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飛錢”實質上只是一種匯兌業務,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貨幣的職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則是真正紙幣的開始。

交子的出現有着什麼樣的歷史意義 興衰過程的是什麼樣的 第3張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爲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要用車載。因此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雖然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存在着幾個貨幣區,各自爲政,互不通用。當時有13路(宋代的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陝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交子”作爲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印刷技術有着重要意義。

意義及作用簡述:紙幣比金屬貨幣容易攜帶,可以在較大範圍內使用,有利於商品的流通,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