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宜陽之戰的歷史意義:秦國的統一過程有何意義?

宜陽之戰的歷史意義:秦國的統一過程有何意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拔宜陽之戰,在秦的統一過程中有重大意義。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秦國大治。周顯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孝公死,子駟立。商鞅被誅,但秦法未敗。駟即位的第十三年,秦繼齊、魏之後,始稱王,是爲秦惠王。《史記》說:“其後諸侯皆爲王。”秦惠王雄才大略,廣攬各國賢才爲己用,張儀入秦爲相。張儀向秦惠王獻計,力主伐韓。“下兵三川(黃河、洛水、伊水一帶),以臨二週之郊,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建王業。大臣司馬錯力主伐蜀,惠王從之。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國益富強。然後,秦大舉攻趙,取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南)、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攻楚,取漢中。至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死時,秦已東擴至今宜陽、澠池西部。

秦惠王之子蕩即位,是爲秦武王。秦武王不悅張儀,張儀離秦去魏,相魏一年而卒。秦以樗裏疾爲右丞相,甘茂爲左丞相。秦武王思張儀之言,謂樗裏疾道:“寡人生於西戎,未睹中原之盛。若得通三川,一遊鞏、洛之間,雖死無恨。”樗裏疾道:“王之伐韓,欲取宜陽以通三川之道。然而宜陽路遠而險,勞師費財,魏趙必出兵助韓,因此,此事斷然不可。”秦武王復問於甘茂,甘茂道:“請讓我出使大梁,約魏相助。”武王大悅,使甘茂出使魏國,魏王許諾助秦。

宜陽之戰的歷史意義:秦國的統一過程有何意義?

甘茂與樗裏疾素來不和,恐樗裏疾從中阻撓,先遣副使向壽回奏秦王,而甘茂自己滯留於息壤。秦武王至息壤,甘茂道:“宜陽爲縣名,其實是個郡。攻伐宜陽,山高路遠,必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過去有個與曾參同名同姓的人,他殺了人,先後有三個人告訴曾參之母其子殺人,最後曾母不得不信,逾牆走匿。我沒有曾參之賢,大王對我的信任沒有曾母對曾參的信任度高。如果我率軍攻宜陽,久攻不克,而朝中大臣詆譭我,大王也必然對我生疑。”武王道:“寡人不聽人言,請與你結盟。”於是,君臣歃血爲盟,藏誓書於息壤,遂發兵五萬,使甘茂爲大將,向壽副之。宜陽是韓國西部屏障。韓國中後期領土由三部分組成,即上黨(今山西南部)、南陽(今濟源、焦作)、新鄭,宜陽是聯結三地的樞紐。宜陽也是二週的門戶,宜陽與東、西周一起成爲秦東進的障礙,時人蘇秦曾說過:“韓東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長阪之塞。”故韓國在宜陽佈下了重兵,周王室也暗中相助。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即秦武王三年冬,甘茂兵臨宜陽城下,宜陽守軍頑強抵抗,秦兵圍城五個月,無法攻下該城。右丞相樗裏疾進言於秦武王道:“秦師老矣,不撤回,恐有變。”武王召甘茂班師。甘茂乃作書一封,使人送達武王,武王啓函視之,書中惟有“息壤”二字。武王大悟,命令大將烏獲率兵五萬,以助甘茂。韓王亦使大將公叔嬰率軍救宜陽。甘茂、烏獲兩軍會合,大破公叔嬰於宜陽城下,然後,乘勝攻佔宜陽,斬殺韓兵六萬,降者無數。韓王恐懼,使相國公仲侈持寶器入秦乞和。秦武王大喜,許之。詔甘茂班師,留向壽安撫宜陽地方。

秦取宜陽,韓國斷爲三,國力大衰。對山東各國而言,宜陽其實也是門戶。秦得此城,可以挾二週北攻燕趙,東伐魏齊,南伐宛楚,實施大規模兼併戰爭。秦對宜陽城進行加固,成爲東擴的橋頭堡。從此以後,山東六國轉入戰略防守階段,直至滅亡。從這個意義上說,秦拔宜陽之戰是秦統一六國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