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爲何鮑超不前往左宗棠麾下效力 主要原因是什麼導致的

爲何鮑超不前往左宗棠麾下效力 主要原因是什麼導致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62年6月,英王陳玉成因中叛徒苗沛霖之計而被逮捕,並被送往勝保軍營。臨刑前,陳玉成說:"官軍名將堪爲對手者,一鮑二李而已",其中“鮑”指的是湘軍名將鮑超,“二李”即是李續賓和李孟羣。從這句話中,鮑超毫無疑問是太平軍的勁敵,湘軍猛將中的一哥。據史書記載,鮑超總共歷經500餘次戰陣,身受108處傷,這在晚清史上都是很少見到。

1866—1881年,左宗棠揮師西征,先是平定甘陝地區的叛亂,後則進入新疆迎擊有英俄支持的阿古柏,收復失地。不過,曾經與左宗棠並肩作戰,一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鮑超卻沒有隨軍出征,而是僅僅招募兵勇在河北一帶設防。要知道,當時的西征軍可是異常缺乏猛將,尤其是在劉松山陣亡於金雞堡後更是如此。那麼,爲何鮑超不前往左宗棠麾下效力呢?這很有意思。

爲何鮑超不前往左宗棠麾下效力 主要原因是什麼導致的

其一、鮑超不受左宗棠待見,兩位合不來。在晚清四大中興名臣裏,才華最出衆、能力最強,也最心高氣傲者當屬左文襄公,左宗棠了!稍微瞭解點晚清史的朋友都知道,左宗棠既看不起曾國藩也瞧不起李鴻章,他纔是真正的王者。那麼,左宗棠與鮑超關係如何?兩者能展開合作嗎?很簡單,他們合不來,不好共事。鮑超曾經在左宗棠麾下效力,共同前往福建和廣東剿滅太平軍汪海洋部,但因軍紀與糧餉問題,兩者鬧得很不愉快。在鎮壓東捻軍時,劉銘傳因貪功冒進而中埋伏,若不是鮑超率“霆軍”前來增援,奮力殺敵,估計劉銘傳早就命喪戰場了!不過,李鴻章因偏袒淮軍將領,反而說鮑超貽誤戰機;左宗棠也說他“居功自傲”,越來越不服從管教。既然關係不和,若是一起共事豈不是很尷尬,弄不好會影響西征大局。

爲何鮑超不前往左宗棠麾下效力 主要原因是什麼導致的 第2張

其二、鮑超非兩湖人士,不好融入西征軍。自從曾國藩組建湘軍以來,國家的武裝力量便掌握在地方實力派手中,軍隊的來源也主要是由將領在自己的家鄉招募,部隊番號也都是以直屬將帥之名或字命名居多。左宗棠爲收復新疆,調動湘軍六七萬,其主要來源地是湖南、湖北,前鋒主將劉長佑、劉錦棠既是湖南人,又是叔侄關係,與左宗棠可謂是老鄉。鮑超呢?何許人也,四川奉節人。鮑超非兩湖人士,對西征軍肯定是指揮不靈,這對戰局影響極大,左宗棠不會冒此風險。要知道,鮑超可以指揮得動的“霆軍”在剿滅捻軍之後不久就解散了,他已無直屬部隊可調用。如果是臨時招募兵勇,組建新“霆軍”,其戰鬥力也難以保證,而且還會增加軍費開支。

爲何鮑超不前往左宗棠麾下效力 主要原因是什麼導致的 第3張

其三、左宗棠不想激化與李鴻章之間的矛盾。左宗棠和李鴻章兩位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在曾國藩幕府共事期間也沒多少往來,可謂是相安無事。1864年初,李鴻章已經基本上平定了江蘇地區的太平軍。此時,他擁兵六七萬,洋槍三萬杆,開花大炮上百尊,實力僅次於曾國藩湘軍。不過,李鴻章爲了討好曾國藩,拒絕出兵圍攻金陵,以免搶奪曾氏兄弟的勝利果實。有意思的是,李鴻章卻進軍浙江,與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搶功勞,兩者矛盾尖銳化。1874年,因“海防”與“塞防”之爭,左宗棠與李鴻章再次鬧得不愉快。鮑超與李鴻章之間的關係則更不用說,簡直就是死敵和仇人。李鴻章先是爲袒護部將劉銘傳而栽贓陷害鮑超,後則以“糜餉”與“不聽調動”爲由,下令解散“霆軍”。所以,左宗棠不湊請朝廷使用鮑超爲前鋒主將,很有可能是不想激化與李鴻章之間的矛盾。

爲何鮑超不前往左宗棠麾下效力 主要原因是什麼導致的 第4張

其四、鮑超重病纏身,難以勝任繁忙軍務。作爲晚清第一猛將,鮑超雖然只是中等個子,但卻常常衝鋒在前,悍不畏死。1852年初,鮑超追隨向榮追擊太平軍,在桂林城下大戰蕭朝貴,不幸被槍彈擊中,回長沙休養幾個月方纔有所好轉。後來在與陳玉成作戰時,右臂被滾木砸成重傷,前額也被打得流血,但依然不脫離戰場,繼續奮勇殺敵。終其一生,身受大小傷總計108處,可謂是遍體鱗傷。正因爲如此,晚年的鮑超時常因舊傷復發而痛不欲生,如同風蝕殘年。大西北的條件異常艱苦,常年征戰於此的將士若非體格強健者,恐難以勝任。要知道,左宗棠爲了收復新疆,可是擡着棺材去的,因爲他身體也不好。不過,左宗棠是主帥,統籌全局,不用上陣殺敵;鮑超是猛將,作爲前鋒就得拿着彎刀往前衝,怎能吃得消。此外,軍中事務繁多,鮑超身體又每況愈下,如何處置得過來呢!

爲何鮑超不前往左宗棠麾下效力 主要原因是什麼導致的 第5張

綜上所述,號稱湘軍第一猛將的鮑超,在左宗棠率領湘軍精銳西征時卻並未隨軍,而是駐防河北,作爲二線部隊。其中之原因,既有身體之不適,也有與同僚之不和,但更關鍵的是他不是兩湖人士,無形之中受排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