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夷陵之戰,蜀軍大敗,爲什麼吳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

夷陵之戰,蜀軍大敗,爲什麼吳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夷陵之戰,蜀軍大敗,爲什麼吳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民間傳說,三國時吳蜀夷陵之戰,劉備被陸遜打得大敗虧輸。後衛將軍傅彤陣亡、鎮北將軍黃權率衆向曹魏投降、白眉馬良撤退時被步騭截擊而死......軍師孔明事先就料定劉備必敗,所以預先在(一說在四川夔州(今奉節縣),一說在四川新都縣北)設下九宮八卦陣。號稱十萬伏兵。陸遜率兵趁勝追趕到魚腹浦(在夔門之西奉節城南附近)時,誤進九宮八卦陣中,差點被困死陣中。多虧了諸葛亮的老丈人黃承延帶路,才勉強逃出。遂帶兵返吳,不再提攻蜀一事。

夷陵之戰,蜀軍大敗,爲什麼吳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

這只是民間流傳的一個傳說而已。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子嗎?吳兵被一座九宮八卦陣阻擋,而無法趁勝攻蜀了嗎?這件事咱們需要慢慢分析:

一、時政。蜀吳雖說在赤壁聯合打敗了曹魏大軍。但是荊州這個梗,讓蜀、吳始終無法釋懷。孫權一直在防備曹魏、提防蜀漢。而蜀漢雖說孔明的戰略構圖是聯吳抗魏。但是上至劉備、下至關羽,對此戰略並沒有嚴格執行。終於在219年孫吳取荊州、誅關羽時,事情達到了蜀吳兩國衝突的頂峯。劉備率軍攻吳報殺弟之仇。孫吳求和,劉備不許。大有滅吳方纔解恨之意。而曹魏此時採取坐岸觀虎鬥,混水摸魚的方針。孫吳見此形態,無奈向曹魏稱臣,以求從曹魏這裏拖延一些時間,好騰出手來對付蜀漢。

夷陵之戰,蜀軍大敗,爲什麼吳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 第2張

二、國力。雖然此時是三國鼎立此時天下爲魏、蜀、吳三足鼎立之態。但是曹魏國力最強、蜀漢國力次之、最弱當屬孫吳。雖說打敗了劉備,但是要趁此吞併蜀漢。也屬癡人做夢一說。國力弱,還要提防曹魏。相當於兩面作戰。國力不允許、還得防着蜀漢在最後拼死一博的能力。搞不好,蜀漢沒有吞併掉,自己卻可能被曹魏兼併了。

夷陵之戰,蜀軍大敗,爲什麼吳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 第3張

三、角度。從孫吳的角度來看: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備來箋說:“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其實拋卻關羽、荊州之事,兩國確實、必須、一定要聯合抗曹,方是正事大事。可惜劉備因二弟關羽之死急怒攻心、亂了心智。大局察視不清。

夷陵之戰,蜀軍大敗,爲什麼吳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 第4張

四、軍事。孫吳要進攻蜀漢的話,也只能走長江三峽通道,相對來說,從荊州進攻巴蜀比從蜀進攻荊州更加困難一些。尤其在古時攻城掠寨,防禦方的優勢要比攻擊方大。最好的例證就是:蜀漢滅國時,孫吳想趁亂佔些地盤。東吳方面陸遜的兒子陸抗率精銳三萬攻白帝城。而蜀將羅憲率領2000人在白帝城擋住吳軍近兩年之久。可見當時攻城確實不易。而孫吳蜀漢最缺的就是時間!

夷陵之戰,蜀軍大敗,爲什麼吳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 第5張

五、條件。當劉備大敗,逃到白帝城(也就是如今四川奉節東)。收攏潰兵,而此時趙雲也前來增援。再加上蜀漢內仍由諸葛孔明主持大局。攻城意味着時間、有被趙雲夾攻的風險、即使攻下了白帝城、擊敗了趙雲。仍有諸葛這座高山在後頭。衡量再三,孫吳覺得吞併蜀漢未到條件成熟階段。

夷陵之戰,蜀軍大敗,爲什麼吳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 第6張

而最後夷陵之戰告終。蜀漢受到重創,國力削弱,興復漢室的希望更爲渺茫、孫吳雖說取了荊州,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本來就弱的國力更加不負重擔了。鑑於此種情況。諸葛在劉備白帝託孤後,立即與孫吳修好,雙方恢復同盟關係,共同對抗曹魏。諸葛孔明悲壯的命運也到了高潮: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夷陵之戰,蜀軍大敗,爲什麼吳軍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 第7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