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戰史祕聞 > 吳蜀夷陵之戰結果: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是?

吳蜀夷陵之戰結果: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夷陵之戰結果:夷陵之戰,是三國曆史上東吳(孫權)和蜀漢(劉備)爲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南部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曆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那麼這場戰爭的經過是如何的呢?

夷陵之戰,可以說是蜀漢由盛轉向衰弱的轉折點。首先,夷陵之戰不是蜀漢該不該打的問題,而是對於整個蜀漢戰略計劃來講,這場戰爭是一定要打,荊州一定要拿回來。至於普遍說這場戰爭是劉備爲了報關羽之仇而發動的一場意氣戰爭,這恐怕是小說家言,非一個政治家的想法。

荊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戰略要地,諸葛亮在隆中爲劉備作戰略規劃時也已經說得很清楚:“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很明顯說明了,蜀漢今後是要保有荊州和益州兩州之地,等北方的曹魏政權出現什麼大亂,就兵分兩路,一路由漢中出兵,越過秦嶺,奪取長安。一路由荊州北上,兵鋒直指京都洛陽等重地。這樣就能使曹魏首尾不能相顧。而由於關羽的驕傲自負,至使荊州被東吳偷襲,落入他人之手。蜀漢就僅剩益州一州之地,更顯得國疲民弱了,隨時都有可能被消滅的危險。而且劉備也明白,單靠一路兵馬出秦川,是不可能消滅曹魏的,益州本來就是一個進去容易出來難的地方,它打防禦戰容易,要想出兵攻擊人家,那是很困難的,這點從後來的諸葛亮六出祈山而不得寸土就可以看出來了。終於在公元221年7月對東吳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戰爭。也就是史稱的夷陵之站或者是猇亭之戰。

夷陵之戰的結果是以劉備大敗而告終。首先,劉備是如何指揮這場戰爭的呢?公元219年關羽敗走麥城,荊州陷落,關羽被俘斬首,這對劉備來說是重大的損失。按理來說,劉備這時應該要沉下心來,痛定思痛、吸取教訓、厲兵秣馬,以圖進行反擊纔是。他不,公元221年4月劉備匆忙稱帝。6月開始調兵遣將,7月御駕親征東吳。出征前夕,劉備命駐守閬中的張飛趕去江州(現重慶市)與他會合,可張飛還沒來得及出發,自己本人就被部下殺了,並將其首級送往東吳。張飛的死對劉備軍來說又是一個重大的損失。現在劉備這邊的戰將是什麼情況呢,所謂的五虎將,關羽、張飛、黃忠都已經不在了。(注:黃忠是病死的)趙雲不受信任,因爲趙雲是反對劉備發動這場戰爭的,被安排在後方押運糧草。魏延、馬超要駐守北邊,以防曹魏和西羌一族。謀臣方面,龐統早就不在了,法正也病死,就剩諸葛亮,但諸葛亮要鎮守成都,走不開。所以這場戰爭劉備軍隊方面文武兩邊都沒有什麼像樣的人物,這場戰爭劉備首先就是出師不利,將帥乏人。蜀漢大軍一路東征,軍隊水陸並進,一路過關斬將,連勝東吳大小戰役數十場,連東吳猛將甘寧也死在戰鬥中。可軍隊來到夷陵這地方就被東吳大將陸遜給堵住了。

吳蜀夷陵之戰結果: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是?

陸遜通過對雙方兵力、士氣以及地形諸條件的仔細分析,指出劉備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吳軍應暫時避開蜀軍的鋒芒,再伺機破敵,耐心說服了吳軍諸將放棄立即決戰的要求。果斷地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線。然後在那裏停止退卻,轉入防禦,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並集中兵力,準備相機決戰。這樣,吳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因爲陸遜深知,夷陵,乃國之咽喉,若失去夷陵,不單是失去一個地方,還會使整個荊州戰線進入危機。此時,蜀漢軍隊從章武元年秋出征到此,已經有差不多快一年的時間了,戰線長以及補給不便。

陸遜就依險而守,在各處隘口嚴密佈防。使得蜀漢大軍裹足不前。由一開始的盛兵,成了現在的疲兵。而此時的陸遜仍然不主動出擊,也不應戰,說明了陸遜要的不是小勝,他要的是大獲全勝。從正月到六月,兩軍仍然相持不決。劉備爲了迅速同吳軍進行決戰,曾頻繁派人到陣前辱罵挑戰,但是陸遜均沉住氣不予理睬。蜀軍將士逐漸鬥志渙散鬆懈,失去了主動優勢地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裏,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由於蜀軍是處於吳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遠離後方,故後勤保障多有困難,且加上劉備百里連營,兵力分散,從而爲陸遜實施戰略反擊提供了可乘之機。

當時消息傳都魏國,魏國君主曹丕笑劉備不會帶兵打仗,哪有結營七百里而據敵的?而且是依山傍林,倘若火攻,怎麼解救?的確,陸遜也看準了劉備所犯的錯誤,認爲終於時機到了,章武二年6月夏,陸遜下令東吳軍隊齊集夷道猇亭這地方,開始對蜀漢進行全線反擊。當時陸遜下令軍士每人手拿火把,殺進蜀營就放火。當時蜀軍大亂,劉備被這突如其來的反攻更是手足無猝,吳軍順風放火,蜀營頓時燒成火海一片,吳軍個個放火,人人殺敵,一口氣連拔蜀漢40座軍營。蜀漢軍隊全線崩潰。根本無力還攻,劉備也只得在衆將的死保下倉皇逃竄,吳軍各路兵馬一路追殺蜀漢敗軍,迫使其西撤。劉備見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四面圍攻,又殲滅蜀軍數萬之衆。至此,蜀軍潰不成軍,大部死傷和逃散,車、船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劉備乘夜突圍逃遁,行至石門山(今湖北巴東東北),被吳將孫桓部追逼,幾乎被擒,後衛將軍傅彤等被殺。後依賴驛站人員焚燒潰兵所棄的裝備堵塞山道,才得以擺脫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

夷陵一戰,劉備敗在自己的大意輕敵,不察地利,舍船就步。把軍隊帶入難以展開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之中;同時在吳軍的頑強抵禦面前,又不知道及時改變作戰部署,而採取了錯誤的無重點處處結營的辦法,終於陷入被動,導致悲慘的失敗,自食“覆軍殺將”的惡果。陸遜勝在了沉着冷靜,指揮若定,忍辱負重。善於正確分析敵情,大膽後退誘敵,集中兵力,後發制人。成功創造了由防禦轉入反攻的成功戰例。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