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四面佛的原型是誰?是闍耶跋摩七世嗎

四面佛的原型是誰?是闍耶跋摩七世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巴戎寺,是令吳哥窟蜚聲世界的“高棉的微笑”所在地,也是吳哥窟最具代表性的精華景點之一。古樸幽靜的巴戎寺共有54座寶塔,由中心的49座四面佛塔和5座四面佛塔式的城門組成,象徵着當時鼎盛吳哥王朝統轄54個省份。陳舊而略顯破敗的佛塔與吳哥窟的其他寺廟大同小異,而其中的最大看點是佛塔上的四面佛像,佛像是典型高棉人面容,且個個都流露着安詳的微笑,據說這些面容原型爲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闍耶跋摩七世。

行走在巴戎寺,無論在哪個角度都能看到一個個“會心善意”的微笑,那是一種歷經千年繁盛與興衰後,至今依舊寧靜與希望的恆遠表情,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那是一種穿越時空、穿越萬物的神祕之力,令人震懾,令人感動。

四面佛的原型是誰?是闍耶跋摩七世嗎

巴戎寺位於吳哥通王城的中心點,其東西走向長約160公尺、南北走向長約140公尺,共分三層,底下兩層爲正方形,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頂層爲圓形,樹立佛塔。寺廟原本皆有原木築造的屋頂,但歷經千年風雨摧殘和年久失修,而今只剩下這方斷垣殘壁的石柱與佛塔,歷史帶走的和留下的,都沒有改變巴戎寺在當地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如今依舊是暹粒民衆祭祀憑弔的重要之所。漫步寺廟之中,除了安詳的“高棉微笑”令人驚歎之外,寺廟廊壁上留下的那些生動細緻的雕刻一樣令人震撼,底層浮雕從東門開始順時針行進,看到的分別是:出征佔婆-林迦崇拜-水戰--水上生活-贏得勝利-鬥雞和下棋-軍隊-內戰-大魚吞羊-勝利遊行-馬戲團-佔婆人洗劫吳哥等等,雕刻詳細記錄了古代戰爭場面、百姓生活百態、洞裏薩湖風光等情景,是一幅幅名副其實的珍貴史蹟,爲後人活靈活現地訴說了那些遙遠的信仰故事。

追溯巴戎寺歷史,在公元12世紀,由闍耶跋摩七世建造這座佛教石廟,它沒有狹窄高聳的天梯臺階,在婆羅門教的佛塔上全部刻有四面佛,與吳哥窟其他的婆羅門教神廟有着明顯的不同。四面佛是婆羅門教的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巴戎寺的不同也許是因爲國王晚期由婆羅門教改信佛教所造成的變化吧。

四面佛的原型是誰?是闍耶跋摩七世嗎 第2張

從寺廟外觀看,巴戎寺像一座金字塔,最高處是一座圓形寶塔,它建在兩層空心的臺基之上。在宗教中,這表示天上的佛與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圍建有48座大小各異的寶塔,如衆星捧月一般,簇擁着中心寶塔。每座寶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闍耶跋摩七世本人,所有來此朝拜的臣民都會驚奇地發現,原來菩薩就是自己的國王,當然也更效忠和敬仰闍耶跋摩七世。當然,這些巨大的四面佛像,即強調了統治者的威嚴和地位,也見證了當時高棉王國的強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