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社會主義國家是怎麼產生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哪個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是怎麼產生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哪個國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1915年 9月齊美爾瓦爾德和1916年4月昆塔爾兩次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會議(見齊美爾瓦爾德會議和昆塔爾會議)所形成的短暫的、過渡性的國際聯合,被稱作齊美爾瓦爾德國際(齊美爾瓦爾德聯盟)。由這次會議開始的活動,被稱作齊美爾瓦爾德運動。1915年12月,歐洲和美國28個社會民主黨中有13個黨和兩個黨內的8個反對派聲明加入這個國際,其後還有一批社會主義政黨和團體參加。考茨基中派在這個組織中居主導地位。由於以列寧爲首的革命左派堅持鬥爭,該國際宣言指出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譴責社會沙文主義,批評社會和平主義。齊美爾瓦爾德運動最重要的成果是鍛鍊和加強了馬克思主義者的隊伍,組成齊美爾瓦爾德左派集團,爲創立新的國際組織第三國際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列寧在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和孟什維克的鬥爭中,在指導俄國革命實踐和進行理論總結的過程中,全面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帝國主義論、社會主義將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勝利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民族解放運動、戰略和策略、黨的建設以及在小農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途徑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都作出了光輝的理論貢獻。

十月革命的勝利和歐亞革命浪潮 沙皇俄國是帝國主義各種矛盾的集合點。它參加帝國主義世界大戰導致矛盾的激化和人民羣衆革命情緒的高漲。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大規模罷工鬥爭,很快發展爲武裝起義,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的專制統治。俄國二月革命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列寧及時提出由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血腥鎮壓示威羣衆的七月事變之後,革命和平發展的可能性業已消失。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彼得格勒工人和革命士兵舉行武裝起義,在1917年11月 7日(俄歷10月25日)勝利地奪取政權。革命從首都向外地、從城市向農村擴展,到1918年 3月,全俄廣大城鄉基本上建立蘇維埃政權。十月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宣告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開始了人類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進程。

社會主義國家是怎麼產生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哪個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和十月革命的勝利加深了帝國主義國家全面的經濟政治危機,激起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歐洲和亞洲出現國際性的革命浪潮。在歐洲,主要有芬蘭1918年人民起義,1918~1919年德國革命,1919年 3月匈牙利革命,先後建立爲時短暫的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斯洛伐克蘇維埃共和國以及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

在其他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展開了聲勢浩大的革命羣衆鬥爭,1919~1920年意大利爆發工人佔領工廠、農民奪取土地的運動,1918年8月日本掀起“米騷動”,直到1923年還發生保加利亞反對贊可夫政權起義,德國薩克森、圖林根工人政府建立和漢堡工人起義以及波蘭克拉科夫工人起義等。所有這些革命鬥爭都衝擊了資本主義制度,但在國內外反動勢力的武裝干涉和血腥鎮壓之下先後遭到失敗在亞洲,許多國家興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中國1919年“五四”運動把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階段推進到了新民主主義階段,即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1927年展開轟轟烈烈的反對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革命運動。朝鮮在1919年爆發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三一運動”在土耳其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相繼以不同的規模和方式掀起以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爲主要內容的革命運動。

聯共(布)關於建設社會主義的爭論 蘇維埃國家在列寧領導下取得1918~1920年國內戰爭和反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的勝利以後,從1921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是放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以糧食稅代替餘糧徵集制,在一定程度內允許私有經濟存在,利用商品貨幣關係溝通城鄉和工農之間的聯繫,鞏固工農聯盟,發展國家資本主義,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這是一條在俄國這樣一個小農經濟佔很大比重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社會主義國家是怎麼產生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哪個國家 第2張

1924年列寧逝世後,圍繞一國能否建成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路線,蘇聯共產黨內多次發生重大爭論。以..斯大林爲首的聯共(布)中央多數成員1924年批判了托洛茨基反對派,1925年批判了所謂..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新反對派,1927年批判了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聯盟。這幾次爭論對持有不同意見的人施加政治壓力,以至採取極端的組織措施,在黨內鬥爭中開創了不好的先例。1928~1929年,從如何看待和解決糧食收購危機開始,斯大林與..布哈林之間發生嚴重分歧聯共(布)開展了批判所謂“布哈林集團” 右傾錯誤的鬥爭。其結果過早結束新經濟政策,強制推行農業全盤集體化,並在階級鬥爭越來越尖銳的錯誤觀點指導下於30年代進行了大規模鎮壓運動,殺害和囚禁了大量無辜的領導人、幹部和人民羣衆。

這一時期,蘇聯實行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爲中心的高速度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儘管存在不少問題,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蘇聯人民還是以極大的革命熱情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的成就。蘇聯的強大及其影響,不僅保證了它在以後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中的勝利,而且極大地鼓勵和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在十月革命勝利和歐亞革命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國際共產主義隊伍在世界範圍迅速發展經過多年努力,在新的基礎上實現新的國際聯合。191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改名俄國共產黨(布),7個歐美國家成立共產黨,另外一些國家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1919年3月,共產國際第1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有歐洲、亞洲、美洲21個國家35個政黨和左派組織的52名代表參加。中國、朝鮮和其他東方國家的代表作爲觀察員列席。這次大會正式成立各國共產黨的聯合組織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共產國際是統一的世界性的共產黨,總部設在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的各國共產黨是它的支部。它強調集中的領導和嚴格的紀律,共產國際有權決定各國支部的綱領、策略和組織問題。各支部要定期向共產國際報告工作,執行它的決議。

社會主義國家是怎麼產生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哪個國家 第3張

共產國際前期,列寧在世期間,舉行過 4次代表大會。共產國際團結和鞏固了各國革命左派的力量,在它的幫助和指導下,到1922年已有40多個國家建立共產黨。它在繼續批判第二國際機會主義的同時,開展了反對左傾機會主義和宗派主義的鬥爭。它提出建立工人階級統一戰線以及“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號召,有力地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1924年以後,共產國際在斯大林的實際指導下進行活動,共舉行過 3次代表大會。爲適應資本主義進入暫時相對穩定的形勢,共產國際總結各國革命運動的經驗教訓,加強各國共產黨的建設。同時滋長了“左”的傾向,把一國黨的經驗絕對化,提出各國共產黨實現布爾什維克化的方針,並在一段時間內把社會民主黨作爲主要打擊目標。1935年7、8月間,共產國際第 7次代表大會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強調在共產黨同社會民主黨合作的基礎上建立有農民和其他民主派別參加的人民陣線,批判關門主義傾向,等等,對糾正某些“左”的錯誤起了積極的作用。共產國際中後期活動的主要偏向表現爲片面強調高度集中的統一領導,不顧各國的具體情況,任意干涉各國黨的事務,在各國黨內進行過火的鬥爭,動輒採取極端措施,以及要求各黨在自己的行動中服從蘇聯外交政策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以後,世界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集中統一的國際組織形式,不適合各國革命事業發展的需要,不利於廣泛的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43年 6月,共產國際正式解散。歷史證明,這一決定有利於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創造性地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本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解決所面臨的任務。

社會主義國家是怎麼產生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哪個國家 第4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初期的勝利 各國共產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譜寫了光輝篇章。在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蘇聯人民發揮了反法西斯戰爭主力軍的作用,爲戰勝德意日法西斯作出偉大貢獻。中國和南斯拉夫等國的共產黨獨立自主地領導本國人民抗擊侵略者,勝利地進行了民族革命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 法國、意大利等國的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推動本國反法西斯力量建立統一戰線,組織大規模的抵抗運動和武裝鬥爭 東歐和其他各國的共產黨人分別進行了建立人民軍隊、開展游擊戰爭、組織抵抗運動、發動武裝起義以及各種形式的反法西斯鬥爭。在世界範圍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歷史條件下,原美國共產黨總書記E.R.白勞德在1943年1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之後,宣揚德黑蘭協議爲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長期的信任和合作提供了保證,主張美國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長期實行階級合作,放棄社會主義目標,並在1944年 5月解散美國共產黨,另組共產主義政治協會。白勞德修正主義給拉丁美洲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共產黨也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1945年,美國、法國等國家的共產黨人批判了白勞德主義。在此基礎上,W.Z.福斯特於同年7月重建美國共產黨。

經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的奮鬥和戰後初期的較量,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東歐的南斯拉夫、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德國東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亞洲的朝鮮北半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北半部(越南民主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國取得政權,建立了人民民主國家。連同蘇聯、蒙古在內,約佔世界人口1/4的近8億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49年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繼十月革命之後又一個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是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20、30年代克服黨內“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開創了堅持革命武裝鬥爭、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的結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