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揭祕: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發展

揭祕: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發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龍山文化的製陶術有兩大進步。一是窯的結構和封窯技術,前一階段的窯膛小,封閉不嚴,窯溫低,燒出的陶器含有大量氧化鐵,是紅色,所以叫彩陶。

揭祕: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發展

這時火膛加深,增加了支火道和窯算的孔,使陶胚受熱均勻。火口比以前縮小,提高了窯溫,又掌握了嚴密封窯的技術,使陶胚裏的鐵元素能充分還原,燒出的陶器變成灰色或黑色,質地堅硬細密,稱爲黑陶。二是製作陶胚使用了快輪。用快輪修整陶胚,使器形更周正,厚薄均勻,器壁變薄,有的精製品其薄如蛋殼,製陶工業的量和質都提高了,男子也成了製陶業的主力。

陶器的形制也有了大的發展,不僅原先的器形有了變化,而且出現了許多新形制,如駅(音演)、、盉(音不)、簋(音軌)形器,高腳杯等。考古工作者還發現過一支白色陶,用高領土燒成,是陶瓷的前驅。窯溫提高爲銅業的出現創造了條件。河北唐山大城的遺址和甘肅武成皇娘娘臺、臨夏大何莊等遺址,都發現了用紅銅製作的小刀、錐、鑿等工具和銅製裝飾品。但紅銅質地軟,用途有限,不能排斥石器。不過,發明更高級的金屬治煉技術,不會很久了。

在仰韶文化時代,人們已經會捻制麻紗,用簡單的織機織成粗麻布。這種麻布的經緯密度只有每平方公分十根。龍山文化時代,在浙江吳興錢山發現細麻布和絲織物,絲織物有絹片和絲帶。還有絲線,經鑑定是用家蠶絲製成的。在江蘇吳江梅堰出土的黑上有猴紋。這樣,我國江南的養蠶綠絲業就可以上潮到5000年前。在仰韶文化裏,出土過少量的玉器,如玦、璜、管、珠等。河姆渡還出土過象牙雕刻。

揭祕: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發展 第2張

龍山文化時代,玉器已相當普遍。南京北陰陽營的基葬羣出土了精美的玉石瑪瑙製品邊300件,有壁、璜、環、鏟、管、珠等,邳縣大墩子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有孔玉斧。山東日照兩城鎮遺址發現了大量半成品玉材。有的玉器很,刻有紋飾,非常精美。泰安大汶口進址則出土了雕刻精製的象牙製品,有的還鑲嵌着綠松石。在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發現了六個文字和占卜筆劃整齊規則的圖形刻劃。

已故文學家唐蘭先生認爲這是六個文字,並且確定了它們的意義,很可能是我國古代文字形成的開始階段,可情發現的數量太少了。在仰韶文化晚期遺址裏,已經發現過ト骨。龍山文化中,ト骨的發現就比較普追了。ト骨是用來佔ト而使用過的魯骨。把魯骨整制以後放在火上烤灼,骨上就會出現爲裂的紋,根據這紋來判斷吉凶。這些ト骨大都是豬牛羊的肩胛骨。ト骨說明巫師之類的人物已經出現。

龍山文化的房屋建築和仰部文化的相居室和葛比,有很大改進和變化。氏族村落的佈局同過去基本一樣,住房和窯穴交錯地分佈在一起,公共基地設在居住區附近。但是過去居住區中心那種大型房屋沒有了。這時多數房屋的面積有所縮小,大約是同父系氏族公社出現一夫一妻制有關。有的遺址出現雙室相連的房屋。有一個雙室房屋,內室的中部有橢圓形凹入地下的小竈,外室北牆有一個較大的壁爐,壁爐附近還有幾個小姓和窯穴。兩室之間的通道很窄,只能容一人通過。

揭祕: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發展 第3張

門開在外室的南邊。專家認爲,這很可能是一種沒有分居的父系大家族住宅。這一時期的落葬也充分顯示了父系氏族公社制下的各種社會關係。成年男女合葬墓已相當普遍。如甘肅臨夏秦魏家一處墓地,有合葬基24座,其中成人合葬墓16座,都是男在右方仰身直肢,女在左方側身屈肢。婦女的社會地位下降,男尊女卑的觀念已經形成。在大汶口墓葬中貧富分化現象已十分突出。

揭祕: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發展 第4張

有一個墓中有180多件隨葬品,其中有很貴重的器物,如玉器、象牙器;而另一些墓葬則一無所有。南京北陰陽營一座墓葬的玉璜、玉玦、玉管、玉墜等多達32件。在大汶口發現少數大型墓,墓坑很大,有木。可見主都是有特殊地位的貴族領抽人物。在許多墓葬裏,以豬頭隨葬。多數只有一個豬頭,最多的一個墓有14個豬頭排成行,這說明家帝已成爲財富的象徵。在邯鄲澗溝發現用廢坑或廢井埋人。一個直徑約1.5米的圓坑埋有10具骨骸,男女老少都有,排列無序。

揭祕: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發展 第5張

另一個廢井發現有5層骸骨,也是男女老少都有,有的身首異處,陝西長安客省莊也有用廢窯埋人的現象。這些人被排斥於公共墓地之外,可能是奴隸或戰爭俘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