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隋煬帝陵爲什麼會引發爭議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隋煬帝陵爲什麼會引發爭議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爭議

近期,備受關注的江蘇揚州曹莊隋煬帝墓在獲得社科系統評選的“六大考古新發現”之後,又入選“全國考古十大發現”。隨着隋煬帝墓出土文物在揚州博物館亮相,隋煬帝墓再次引起公衆的關注。隋煬帝墓到底遷葬過幾次?隋煬帝真如傳說中那樣荒淫無道?隋煬帝亡國源於“政績工程”?隋煬帝墓的發現對當代有什麼啓示?日前,“流星王朝的遺輝——隋煬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江蘇揚州博物館開展,記者參觀了該特展並採訪了揚州博物館名譽館長顧風研究員。

隋煬帝陵爲什麼會引發爭議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顧風告訴記者,就目前出土的文物來說,可以判定這兩座墓的主人就是隋煬帝和蕭皇后。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一號墓內出土的墓誌,墓誌明確記載墓主爲隋煬帝,開頭即寫道“隋故煬帝墓誌。惟隋大業十四年太歲……帝崩於揚州江都縣”,這與史書中記載的江都宮政變隋煬帝被弒於揚州的時間、地點相吻合。同時,墓內出土了兩顆牙齒,經體質人類學專家鑑定屬於50歲左右的男性,這也與隋煬帝遇害時的年紀一致。墓中出土的十三環蹀躞金玉帶、鎏金銅鋪首等高規格的隨葬品都與隋煬帝的身份相匹配。

尚存的幾點爭議

雖然墓主人身份已經確定爲婦孺皆知的隋煬帝,但關於墓葬本身還存在不少爭議:隋煬帝墓是否被盜?隋煬帝墓到底遷過幾次?發現的墓誌是在什麼時候由什麼人放進去的?此次展出的隋煬帝兩顆牙齒引來了很多關注。有人質疑,爲何只剩兩顆牙齒,隋煬帝屍骨去哪了?如果是盜墓者所爲,他們又怎麼可能盜取屍骨?

顧風認爲,二號蕭後墓已發現明顯的盜洞,但一號隋煬帝墓被盜的可能性不大。隋煬帝墓由於當時倉促修建,加之建築材料粗劣,可能早期就發生塌頂。不僅墓主人身份不易判斷,也給盜墓造成了困難。另外,隋煬帝墓沒有被盜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十三環蹀躞金玉帶的發現,這是目前國內出土的等級最高、最完整的十三環蹀躞金玉帶,堪稱稀世珍寶,盜墓者不可能在盜墓過程中遺漏如此珍貴的文物。

史書記載隋煬帝墓一共遷了四次,曹莊墓算哪處呢?

據《隋書》《舊唐書》《新唐書》等史籍記載,隋煬帝墓有過多次改葬的記錄:大業十四年(618年),煬帝初殯於江都宮流珠堂,後江都太守陳棱將煬帝改葬於吳公臺下。武德三年(620年)、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李淵兩次下詔改葬隋煬帝。因此,有專家認爲,此次發現的曹莊是第五次遷葬地。但顧風認爲,隋煬帝墓真正的遷葬可能只有一次,即陳棱把隋煬帝的棺柩從江都宮流珠堂遷葬於吳公臺,而曹莊墓很可能就是位於吳公臺附近的墓。

“改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遷葬,將墳墓從一個地方遷往另一個地方,另一種是墓址不變,只是在墓中又放入隨葬品。”顧風說,“從江都宮遷至吳公臺,這是隋煬帝墓的第一次遷葬,也可能是最後一次遷葬。根據史籍記載和對地理位置的考察研究,雷塘和吳公臺應是同一個地域的兩個地標建築,唐代的改葬不是將陵墓從吳公臺遷到雷塘,很可能只是將這座榛莽叢中已經塌頂的殘墓重新整修,並放入了一些隨葬品。”

推斷曹莊隋煬帝墓爲陳棱將軍所造,顧風認爲有兩個原因:一是陳棱將隋煬帝棺柩從流珠堂重新挖出來,曾停放在江都宮內,時間長達幾個月,這段時間應該是陳棱在爲隋煬帝造墓。另外,曹莊隋煬帝墓使用的材料都是江都宮城牆用磚,且爲江都宮工程淘汰的帶有明顯燒造缺陷的殘次品磚,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造墓的倉促和草率。如果唐代按帝王規制實施遷葬的話,墓葬的形制、質量就不可能是這樣的了。

至於隋煬帝墓誌是什麼時候由什麼人放入墓中的,各方意見不一。根據墓誌上出現的“貞觀元年”四字,可以肯定,該墓誌不是在隋煬帝初葬時放入的。肯定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後放入的,也有學者認爲是在蕭後與隋煬帝合葬時放入的。

 功過世人說

君王忍把平陳業,只換雷塘半畝田。

歷史上,隋煬帝一直以荒淫無道、兇殘暴虐的形象出現。千百年來,他已經成爲人們心目中昏君與暴君的典型。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隋煬帝認爲光靠武力征服南方是不夠的,他即位前在江都(今揚州)做揚州總管期間,就廣納江南賢才,對宗教領袖禮遇有加,還效法東晉著名宰相王導,學習南方語言,從而緩和了南方人的敵對情緒。此外,隋煬帝還從鞏固政權長治久安的大局出發,規劃開鑿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使北方政治中心和南方經濟中心得以聯繫在一起。運河的開通,更直接促進了揚州的繁榮昌盛。

隋煬帝陵爲什麼會引發爭議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2張

隋煬帝一直爲世人詬病的一點就是荒淫無道,民間至今還流傳着他三下揚州看瓊花的傳說。“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是宋代以來傳奇、小說、演義等民間文學作品的編排、虛構和歪曲。隋煬帝在位13年,的確馬不停蹄地到處巡遊,但巡遊並不是爲了遊玩,而是爲了鞏固新生政權,實現有效統治。”顧風說,“隋煬帝的兩個兒子都是和蕭皇后生的,如果隋煬帝真像傳說中那樣荒淫無道,那他肯定會有很多兒女。而且正史記載,隋煬帝和蕭皇后關係非常融洽,直到隋煬帝被殺,蕭皇后一直陪着他。”

隋煬帝以極大的魄力進行變革。然而他急功近利,最終走向了滅亡。顧風說,隋煬帝是一個有着雄心壯志的帝王,從他“大業”的年號就不難看出。他是以堯舜爲榜樣,企圖建立前無古人的功業。據唐史學者胡如雷估算:在隋煬帝即位後的八年內,他一共興修了22項大的公共工程,平均每年徵用400萬人次的勞動力,將近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隋煬帝急功近利,大興土木,濫用民力,最終導致百姓起義,天下大亂。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縊殺,一代帝王就此隕落。

隋煬帝陵爲什麼會引發爭議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3張

在展廳的最後位置,立着一個墓碑形狀的留言牌,上面已寫滿了參觀者對於隋煬帝的評價。“沒有秦隋,何來漢唐”“功大於過,一代英帝”……這是觀衆的觀後感,是當代人對這一位飽受爭議的歷史人物發自內心的評價。

在揚州隋煬帝陵內設有隋煬帝的紀念館,客觀、公正的評價了這位千古一帝,充分的講述和讚揚了隋煬帝的大量偉大豐功偉績。

以史爲鑑則明

從隋煬帝墓被發現到如今墓中文物展出,隋煬帝墓一直飽受爭議,但面對質疑,考古隊並沒有一味爭辯,而是繼續專注考古,用考古證據說話;同時,又兼顧公衆的期待,及時與媒體和公衆對話,合法、及時、科學地公佈成果。

2014年4月隋煬帝墓出土文物在揚州博物館與公衆見面。“從去年3月發現隋煬帝墓,到展出文物,僅歷時1年零1個月,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顧風說,以前,如此重大的考古發現必須經過專家研究後才能給老百姓看,研究過程至少需要幾年時間,想做相關研究的專家由於接觸不到考古資料只能耐心等待。而時間一長,老百姓的熱情也下去了。此次出土文物很快展出,既能滿足公衆的期待,提高公衆對文物保護的意識,又能促進考古界與社會各界人士的交流,推動對隋代歷史的研究。

隋煬帝陵爲什麼會引發爭議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4張

“一個短的秦後面接着一個長的漢,前面一個短的隋,後面連着一個長的唐,這個現象非常值得研究。”顧風認爲,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和隋煬帝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大刀闊斧搞改革、大興土木搞建設,這些都爲封建王朝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爲封建帝王,秦始皇和隋煬帝都有着雄才大略,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太急功近利,不顧百姓死活,濫用民力,把本來造福於民的偉大工程,幹成了天怒人怨的“政績工程”,“政績工程”和百姓幸福安康形成了對立面。如何處理好民生需求和“政績工程”,對於當代經濟和社會發展也有着重要的啓示和警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