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北洋大學的歷史貢獻與榮耀:百年曆史的沉澱

北洋大學的歷史貢獻與榮耀:百年曆史的沉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洋大學從1895年至1911年共有畢業或肄業生518人,其中資送出國52人(不包括自費留學生)。該校爲我國近現代科技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奠基的專家學者,他們多爲國家社會所倚重,對採礦、冶金、土木、水利、機械工程、鐵路交通、財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任課教師多爲中外碩學鴻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學者任主課,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學堂還建立了一套較爲完善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保證能夠實現培養高層科學人才的目的。

由於治學嚴謹,校風樸實,當時北洋大學與哈佛、耶魯相伯仲,畢業生可免試進入美國一流大學攻讀研究生,因而被譽爲“東方的康奈爾”。中共早期領導人張太雷,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五四”運動天津各界聯合會副會長馬千里,海牙國際法院大法官徐謨,著名詩人徐志摩等,都是北洋大學的畢業生。北洋大學堂的創辦,不僅推動了我國第一個近代學制的產生,爲我國高等學校初創時期體系的建立起到了示範作用,更重要意義在於:它結束了中國延續長達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歷史,開啓了中國近代教育的航程。

1899年,天津北洋大學堂的第一屆學員畢業了。第二年元月,學堂頒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大學文憑。由於成績最優,從香港考入的學員王寵惠有幸成爲“欽字第壹號”文憑獲得者,他學的專業是法律。1905年,王寵惠獲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12年,他出任以孫中山爲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外交總長。1915年張太雷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法律預科,但由於京師大學堂學制長,估計自己的經濟條件難以支持,他就未入北大就讀。

北洋大學的歷史貢獻與榮耀:百年曆史的沉澱

期間打聽到北洋大學學費便宜,且預科班爲期半年,他便興沖沖地攜好友一起報考北洋大學的法律預科。憑藉優異的成績,張太雷與北洋結了緣,一呆就是5年。馮海龍說,張太雷是在北洋大學培養下,思想得到了昇華,從愛國青年成長爲共產主義者。五四前夕,在北洋大學求學的張太雷接觸到了馬列主義思想。五四運動更是喚醒了中國的熱血青年。積極參加革命運動,不斷探索革命理論的張太雷逐漸成長爲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據《益世報》記載,五四運動期間,爲抗議當局鎮壓學生運動,北洋大學學生紛紛罷課,並組織44個演講團。張太雷等4人組成的演講第二團赴塘沽演講。此時,張太雷徹底摒棄了傳統中的讀書是爲了仕途和過安穩生活的觀念,爲了信仰、爲了國家和人民而拋家舍業,義無反顧。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