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神話故事 > 飛廉和惡來這對父子是如何助紂爲虐的?他們產生了哪些影響?

飛廉和惡來這對父子是如何助紂爲虐的?他們產生了哪些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飛廉和惡來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評價一個人,絕不能只是片面地去看,即便是史書,那也是後世所寫,對於本朝推翻的前朝當然不會筆下留情,時間一長,很多真相也就被掩埋了。比如商周時期一直被人認爲暴虐不堪的紂王,如果可以研究一下當時的歷史,其實他並不能算作暴君,而他手下的兩位大臣,堪稱史上最早的奸臣,對於後世也有過許多不可磨滅的貢獻。

商紂王和秦始皇一樣,是一個被後人千古臧否的人物。或說是亡國之君,暴虐成性。或說勝者王侯敗者賊,被周朝抹黑。毛澤東就很反感別人罵紂王,他說:“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是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平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很有功勞的。紂王伐東夷,打了勝仗,但損失也很大。周武王乘虛而入,大批俘虜倒戈,結果使商朝亡了國。”,“當時微子是裏通外國。爲什麼紂王滅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對他,還有箕子反對他,比干反對他。後頭那些有關紂王的壞話都是周人講的,就是不要聽。紂王在國中很有名望。商朝的老百姓很擁護他。紂王自殺了,他寧死不投降。”算是在他這替紂王平了反。

紂王實際上沒有那麼壞,他手底下的所謂“奸臣”,自然也就沒有“奸”了。紂王手底下有兩員大將,一個叫飛廉,一個叫惡來。這兩人是父子關係,飛廉是惡來的父親,同在朝中爲官,受到紂王的信任與重用。要說起這對父子,也算是名人之後,他們的共同先祖,乃是夏初的賢臣伯益,伯益最大的功績,就是助禹治水,大禹治水並不是他一個治的,伯益就是他最重要的助手之一,在治水過程中,伯益發明瞭鑿井技術,還整理了中國遠古時期最著名的《山海經》。因其巨大的功績,大禹要禪讓天下給他,但大禹的兒子啓聲望並不低於伯益,所以最後夏啓做了天下。

飛廉和惡來這對父子是如何助紂爲虐的?他們產生了哪些影響?

有一種說法,伯益後來成爲夏王啓的卿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夏啓六年善終,享年一百多歲,逝世後夏王朝給其隆重的祭祀。伯益的長子名叫大廉,到了商朝太戊大帝時,大廉的子孫後代中衍與孟戲受到了太戊帝的重用,受命爲太戊帝駕車。可不是小看駕車這個工作,這是給帝王當司機啊,職位類同於帝王的祕書,車駕得好,太戊帝一高興,把兩個女兒嫁給了這哥倆,於是呼司機變成了當朝的“駙馬爺”,從中衍與孟戲以後,這一支嬴姓累世尊貴,成爲當朝顯宦貴族,一方諸侯。

中衍的曾孫名叫戎胥軒,因爲生在西戎之地,或稱爲戎胥軒,他與驪山女結合生了中潏。中潏便是飛廉的父親,飛廉有個特色,就是跑的快,是個“飛毛腿”,類似梁山好漢神行太保戴宗,擅跑馬拉松;惡來呢,也有個特點,力量大,犀、兕、熊、虎這些猛獸在他面前,也只三拳兩腳,是商代的“武松”。《封神演義》中將兩人演義成諂諛的文臣,實際是不是歷史的本來面目。二人皆是武將,且勇冠三軍。所謂“諂諛”,其實也分角度,在一個角度看是諂諛,在一個角度就是諍諫。父子二人是忠於紂王的,反對紂王的人,自然就說他二人是奸臣了。

飛廉和惡來這對父子是如何助紂爲虐的?他們產生了哪些影響? 第2張

武王伐紂時,紂王正在對東南夷用兵,主力部隊都在東南夷前線,猝然發生戰爭,紂王只好倉促間將大批夷人戰俘武裝成軍,與周軍交戰。惡來是紂王的大將,衝鋒在前,死於國難。戰俘倒戈投降了周國,商軍大敗。紂王誓死不降,攜王后蘇妲己自焚於鹿臺,是繼千年前的寒朝天子寒浞之後,又一位以身死國、殉於社稷的英武天子,不失壯烈。此時飛廉接受紂王的詔命,正在北方爲紂王置辦石棺。完成任務後,還未來得及向紂王交旨,卻傳來亡國的消息,紂王自殺,兒子惡來英勇犧牲。悲痛萬分的飛廉在山西霍太山上建了一個祭壇,跪在祭壇一側向紂王交結,報告經辦石棺經過。揹負亡國之痛、喪子之哀的飛廉不久抑鬱生病,天下之大,無處存身,逝于山西霍太山。傳說飛廉在霍太山上同時得到兩口石棺,其中一口上面刻有字說:“上帝命令處父不參加殷亂,賜你石棺以華耀氏族。”,刻字中的“處父”是飛廉的別號。因此飛廉觸棺而死,有如楊令公碰死李陵碑,誓死不降周國。

中國有個成語叫“助紂爲虐”,說的是飛廉與惡來父子。其實想想看,紂王並不是個軟骨頭,對中華開發東南夷做出了巨大貢獻,飛廉與惡來爲臣盡忠,沒有通敵賣國,沒有投降叛變,站在紂王的角度看,站在忠君的角度看,他們二人實際上是大大的忠臣良將啊。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勝者王侯敗者賊,假如紂王勝了,飛廉與惡來便是護國忠臣,周文王與周武王便是叛國的逆賊了。《封神演義》中,飛廉與惡來,死後敢被姜子牙封神了,他們被封爲什麼神呢,“冰消瓦解神”,這讓我想到了春天。春風來了,萬物復甦,冰化了,花開了,小草露出尖尖角來了。其實風神的名字便叫飛廉,風有春風的溫柔,有夏風的熱烈,有秋風的蕭瑟,有寒風的肅殺。可說是五味雜陳。飛廉父子一生,爲紂王盡忠,死於國難,後人卻罵其“助紂爲虐”,是大大的奸臣,他死後成爲風神,是不是因爲情緒不定,故有“天有不測風雲”之說呢?

飛廉和惡來這對父子是如何助紂爲虐的?他們產生了哪些影響? 第3張

飛廉因爲善走,所以他的後人們,都繼承了他的基因,戰國時的秦、趙兩國君王,都是他的後人。趙國“胡服騎射”,疾如狂風;秦國更加厲害,掃平六國,威震匈奴。他們並不以飛廉、惡來爲恥。到了三國時代,曹操把他最看重的大將典韋,比做古之惡來。《河圖帝通紀》說:“風者,天地之使”,飛廉又被比做美麗的天使了。商周時代,人們將自己的歌謠稱之爲“風”,各國的歌謠集在一起,稱之爲《國風》。飛廉是不是做爲風的使者,頗有國士之風呢?莊子說:人籟不及地籟,地籟不及天籟。所謂籟,就是風吹洞孔發出的聲音。飛廉這個千古“奸臣”,成爲天籟的演奏者和傳遞者,真是對歷史極大的諷刺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