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怛羅斯之戰結果如何?對大唐產生了哪些影響?

怛羅斯之戰結果如何?對大唐產生了哪些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怛羅斯之戰是唐朝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與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中亞諸國聯軍在怛羅斯的一場遭遇戰,最終大唐戰敗。戰後,唐朝逐漸失去了西域,而後續連鎖反應,導致之後的大唐王朝一直在衰敗,可以說怛羅斯之戰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場世界級戰爭,也是興衰的轉折點。

公元630年,唐太宗派李靖、李勣北上徵東突厥。頡利可汗被俘,李世民將突厥部衆南遷,在沿邊各地建立都督府加以管轄。北境安定後,唐王朝的統治者將目光投向了西突厥,開始將自己的勢力向西域滲透。公元634年,唐太宗命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等人,分道合擊吐谷渾。而後,唐軍大敗吐谷渾,殺其首領伏允,斬首數千級,伏允子率衆降。唐朝平定吐谷渾,打開了通往西域的走廊。此後,大唐一路向西高歌猛進,先後平定漢人政權高昌、焉耆和龜茲,使原臣服於西突厥的西域各國或部落首領們大爲震動,紛紛脫離西突厥的控制而臣屬於大唐。

649年,唐太宗置瑤池都督府,隸屬於安西都護府,並任命西突厥的阿史那賀魯爲都督。然而,原爲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的部下的阿史那賀魯,在被任命爲都督後,藉助唐王朝的力量不斷擴展自己的勢力。651年,阿史那賀魯擊敗乙毗咄陸可汗,盡奪其領地,勢力大增,遂大肆侵擾西域諸國。自655年起,唐多次出兵欲平定阿史那賀魯,但都沒有獲得實質性的成功,直到657年唐將蘇定方出馬,才最終平定了西突厥。

滅掉西突厥後,唐分西突厥地置昆陵、濛池二都護府。公元658年,大唐在原隸屬於西突厥的西域諸國分置州府,隸屬於安西都護府。公元659年,在石、米、史、曹、大安、小安、疏勒等國置府、州。同年,著名的“安西四鎮”正式建立,包括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大軍鎮,作爲安西都護府的下一級機構,承擔着“鎮捍防守”的職責。

公元660年,唐朝於庭州下諸蕃地置府、州。公元661年,應吐火羅王及波斯王的請求,在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共16國地區分置都督府、州、縣。至此,唐朝終於完成了對西域、中亞地區霸權的爭奪,確立起了一套獨具唐朝特色的統治秩序,維持了一百多年。

大唐是如何長期統治西域地區的?

怛羅斯之戰結果如何?對大唐產生了哪些影響?

西域地區少數民族衆多,地緣十分複雜。但是,別的王朝眼中的問題,卻成爲開啓大唐統治西域的鑰匙。因爲,唐太宗奉行華夷如一的懷柔政策,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羈縻”政策。西域與塞北各遊牧部落都以大唐爲宗主,尊稱唐太宗李世民爲“天可汗”。

羈縻政策的核心,其實是以夷制夷。“羈”是用軍事手段和政治壓力加以控制;“縻”,是以經濟和物質的利益給予撫慰。總體來說,唐朝在西域的統治可以分爲三個層級:

最核心一層,是以伊、西、庭三州爲核心的州縣統治區。除了在軍事上可能不同時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外,這些地區在賦稅、戶籍以及行政體制等各個方面,與中原地區的州縣基本沒有不同。這裏可以說是唐朝經營西域的“大本營”,是唐朝統治最爲嚴密的地區。

中間一層,是以安西四鎮爲核心的羈縻統治區。在此區域內,唐王朝廣泛設立羈縻府州。所謂羈縻府州,與中原地區的府州縣有很大的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一定的自治權,其都督、刺史等長官都是由本部首領擔任的,且其職位可以世襲,羈縻府州的賦稅、徭役也比內地州縣要輕得多。羈縻體制是唐代非常發達的一種地方管理模式,唐朝控制下的羈縻府州最多時達800多個,甚至比內地的府州還要多,羈縻體制成爲唐代治理邊疆地區的特色。唐朝在西域的羈縻統治區裏設有四大軍鎮,即所謂安西四鎮,駐有重兵,成爲其控制西域的武力後盾。

最外一層是唐在西域各地的屬國。這些西域城邦屬國雖然名義上是唐朝的羈縻府州,但與安西四鎮的“羈縻”有很大的區別。唐朝在這些地方並沒有設置漢將鎮守,相應地,唐對這些地方也沒有直接的保護責任,它們僅與唐保持屬國性質的朝貢、冊封關係。

很明顯,唐朝對上述三個區域的態度分別是統治、控制、影響,由伊、西、庭州向西,唐王朝的勢力是逐漸遞減的。

就在唐朝的統治者小心翼翼地維護者大唐在西域的影響力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危機正在慢慢地向他們西域地區靠近。因爲,這時候在歐亞大陸的中西部悄悄崛起了一個新帝國——黑衣大食。

阿拉伯人原本是生活在今天阿拉伯半島的遊牧商人,主要的經濟模式就是遊牧和經商。這種經濟模式本來就有很大的流動性,又因爲阿拉伯半島乾旱少雨,人們只能聚集在零星的綠洲之中,所以很難形成一個大型的政治共同體。

那麼,強大的阿拉伯帝國是如何崛起的呢?主要有三點:

一、半島尖銳的內部矛盾,人們期待統一。6世紀末7世紀初,半島的原始氏族社會解體,階級社會開始形成。地區經濟的差異導致政治發展的不平衡,遊牧民的氏族部落間戰爭與仇殺不斷,部落貴族應運而生,與其對立的大批破產遊牧民也由此形成。此時的阿拉伯社會可謂混亂異常,南方被異族所統治,北方各部落之間又常因小事而大動干戈,血親復仇,循環往復。這些無疑造成了半島內階級對立加劇,政治、經濟危機四伏。

二、波斯帝國與拜占庭帝國東西夾擊,阿拉伯人需要團結起來對抗外敵。6世紀時,波斯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爲了爭奪對阿拉伯漢志商道的控制權,經常對半島進行掠奪與侵擾。波斯帝國爲了壟斷東西方商業貿易,開闢了波斯灣到地中海的海上貿易路線,這直接導致了阿拉伯半島南部和西部經濟的衰退,更進一步加深了阿拉伯半島的社會危機。

三、伊斯蘭教統一了阿拉伯人的意識形態。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阿拉伯半島迫切需要一種統一的思想來將阿拉伯人團結起來,從而化解民族內部矛盾與抵禦外來入侵者。半島內部盛行的幾種宗教與學說,始終沒有與阿拉伯民族本身的意識形態相交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興起了。伊斯蘭教讓阿拉伯人先有了精神和思想上的統一,然後以此爲基礎進行政治擴張,迅速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帝國。

東羅馬和波斯這兩個老牌帝國,雖然實力很強大,但因爲長期交戰而兩敗俱傷,面對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都沒有應對的實力,結果就是波斯帝國直接被阿拉伯人給滅了。而東羅馬帝國雖然沒有滅亡,卻也被打得擡不起頭來,不僅海軍全軍覆沒,連首都君士坦丁堡都被重重包圍。最後憑藉着強大的防禦體系,勉強保住了國家的存續,但從此國力很難恢復,更別說和阿拉伯人一較高下了。

不過,阿拉伯人既然無法攻克君士坦丁堡,也就沒辦法進一步地向歐洲擴張,於是他們就改道北非,也就是今天的埃及、利比亞一帶,並一直打到今天的西班牙,入侵歐洲。這就是阿拉伯帝國向西的擴張路徑。而在東邊,阿拉伯人滅亡波斯之後,繼續向東,不僅控制着歐亞大陸的陸上交通,還控制了印度洋上的海洋貿易,成爲真正有世界影響力的帝國。在8世紀的時候,阿拉伯已經成爲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陸的世界性帝國,鼎盛時期的領土面積達到1300萬平方公里。

公元747年阿拉伯帝國發生“阿拔斯革命”,750年伍麥葉王朝滅亡,阿拔斯王朝正式建立,定都庫法,因其旗幟尚黑,中國史籍稱爲“黑衣大食”。

阿拉伯帝國和唐王朝在相近的時間出現,並且以相似的速度崛起。在歐亞大陸上,阿拉伯帝國由西向東擴張,大唐帝國由東向西發展,雙方在中亞地區接觸和交匯,這樣一來就免不了一些小規模的衝突和摩擦。在公元7世紀的時候,西邊的阿拉伯帝國和東邊的唐帝國同時崛起,中亞地區就成了這兩個帝國的交流和衝突的最前線。

阿拉伯人在滅亡波斯薩珊王朝之後,就已經進軍中亞與唐王朝爲鄰了。伍麥葉王朝與唐王朝之間從未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這是因爲雙方在中亞事務上都保持着冷靜的剋制態度。雙方達成一種默契,以中亞地區的小國作爲緩衝地帶。當阿拔斯王朝取代伍麥葉王朝在中亞地區的統治之後,新統治者意氣風發,顯然不再願意維持與唐王朝之間的這種默契。

這時候,一個叫“石國”的中亞小國成爲了戰爭的導火索。石國不但勾結與大唐作對的突騎施,還不斷招降納叛,糾集了一批流亡的粟特人。這無異於組織了一個以自己爲核心的反唐同盟。這個同盟最先威脅到的,就是拔汗那國。拔汗那國的位置相當於漢代的大宛國,與大唐關係非常緊密。他們受到威脅後,馬上向大唐求援。天寶九載,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出兵,生擒石國正王車鼻施和黃姓突騎施的可汗。

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高仙芝在此戰犯下了兩個大錯,爲怛邏斯之戰埋下了失敗的伏筆:首先,高仙芝背信殺降。高仙芝殺了投降的車鼻施,這使得高仙芝在西域的信譽大打折扣。而其他曾與唐朝爲敵的少數民族首領,即使有心歸降,也因爲害怕殺降而不得不與唐朝對抗到底。

其次,高仙芝擄掠搶劫。攻佔石國之後,高仙芝屠殺了石國的老弱,掠走青壯年。擅長經商的粟特人所積累的財富,都被高仙芝掠奪一空。很多人評價高仙芝如此做法是因爲他貪財,但根據史書中的記載,高仙芝生性慷慨,接濟部下時從不吝嗇。如此看來,高仙芝取財主要目的當是爲了勞軍。但這些都不能成爲屠城搶掠的藉口。此事過後,唐軍在西域的名聲一度降到了谷底,西域各部都不再對唐軍予以配合。以往唐軍出征時都有大批少數民族軍隊助戰,但在此後,從徵的僅有拔汗那和葛邏祿兩國。

後來一個從石國出逃的王子,在中亞地區四處控訴高仙芝的背信棄義和暴行,從而成功地拉攏起新的反唐聯盟。不過,新的聯盟雖然在實力上超過之前的聯盟,但還不是唐朝的對手。於是,他們就轉而向阿拉伯帝國求助,剛好,當時阿拉伯帝國負責中亞地區的將領非常渴望建功立業,於是雙方就聯合起來進攻唐帝國治下的西域。

這個消息傳到長安之後,唐玄宗和大臣們都對局勢分析不足,認爲聯軍根本不足爲慮,打敗他們就可以進一步控制中亞地區,還能趁此機會壓制阿拉伯帝國。也就是說,此時唐朝帝國的普遍態度是輕視阿拉伯帝國和反唐聯軍的。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認爲,熟悉中亞局勢的高仙芝就知道,這一仗沒那麼容易打,但是他說服不了別人,只好硬着頭皮出征。

公元751年,怛羅斯之戰爆發。由於輕敵,大唐帝國方面對這一次軍事行動的準備很不充分,不僅軍隊匆忙出發、長途急行,而且幾乎是孤軍作戰,只有兩個中亞地區國家派軍隊支援。甚至臨戰之際,還有一個國家臨陣倒戈,背叛了高仙芝,站到了阿拉伯帝國一邊。

最後,在軍隊實力上,唐朝也不如阿拉伯聯軍。在具體軍事對比上,歷史上有很多種說法,一種比較合理的情況是,唐帝國方面的軍隊數量只有三萬,其中有一萬是其他國家的聯軍,而阿拉伯聯軍的數量在10萬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高仙芝的軍事水平有多強,唐軍的勝算都不大。果然,雙方軍隊在怛邏斯這個地方遭遇,打了幾天幾夜。戰鬥中,高仙芝一度取得了一些優勢,卻因爲盟軍的背叛,被多面夾擊,最終戰敗。

在怛邏斯之戰中,大唐只有三萬左右的軍隊,其中有一萬是盟軍,也就是說,唐朝的軍隊只有兩萬人。這個數字聽上去不多,但根據書中的統計,當時唐朝在安西都護府的總兵力,也就三萬多人,而怛邏斯一戰,唐朝軍隊就損失了一萬五千人左右,相當於唐軍在西域地區戰力的一半,可以說是損失慘重。儘管阿拉伯人沒有進一步擴大戰爭,但這依然大大削減了唐朝對西域地區的實際控制力。

不僅如此, 在怛邏斯之戰以前,唐朝能在西域地區保持攻勢,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高仙芝個人的軍事才能。但因爲怛邏斯之戰的失敗,高仙芝被調離了安西節度使的位置,新換上的將領雖然也有不錯的軍事能力,但還是不如高仙芝。

怛羅斯之戰結果如何?對大唐產生了哪些影響? 第2張

軍事實力和軍事能力的同時削弱,讓唐朝逐漸開始失去對西域,特別是中亞地區的擴張和控制力。所以,我們看到,在怛邏斯之戰以後,中亞地區實際上出現了權力真空。阿拉伯人雖然勝利,但是名義上他們畢竟是在幫別人復仇,所以也不好在這一地區進行擴張。而權力真空的結果就是,第三方勢力快速的崛起,這個第三方勢力,就是在戰爭階段臨陣倒戈的葛羅祿。

而除了對西域地區的控制和影響,高仙芝和安西都護府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抵禦吐蕃政權。我們剛纔說過,控制西域一直是吐蕃的主要戰略目標之一,高仙芝任安西節度使的時候,吐蕃還不能在軍事上勝過唐帝國。怛邏斯之戰以後,因爲軍事損失比較嚴重,而且高仙芝也被撤換,唐朝在西域漸漸地被吐蕃壓制,甚至後來一度喪失了對西域的控制和聯繫。

這些就是,怛邏斯之戰對於西域地區的影響。但這一戰對大唐的影響還不止於此,這一戰也間接對後來的劍南節度使對南詔國的戰爭產生了影響,公元754年,劍南節度使領軍八萬出征南詔國,六萬士兵戰死,幾乎是全軍覆沒。

而另外一場失敗,是在怛羅斯之戰的同一年,安祿山對遊牧部落的戰爭。當時安祿山率領六萬大軍進攻契丹,因爲想要搞突襲,所以就讓大軍急行千里,弄得整個軍隊都十分疲憊。沒想到,計策沒有奏效,反而陷入了敵軍的夾擊之中,結果不僅損失慘重,連安祿山自己也差一點被活捉。

怛邏斯在西邊,南詔在南邊,契丹在北邊,同一時間,唐朝在西南北三個方向的軍事行動都遭到了慘敗,這應該不是一個巧合。從這裏,我們能看出,這個時候的唐朝已經有點外強中乾了。而作爲一鎮節度使的安祿山也必然把這些情況看在眼裏,所以他選擇在公元755年,也就是怛邏斯之戰四年後起兵造反,使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就此爆發。

僅從戰爭性質的角度出發,怛邏斯之戰既不是大的戰略規劃的一部分,也沒有後續的戰爭擴大,而僅僅是一場傷亡兩三萬,規模中等的遭遇戰。但是,怛邏斯之戰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在戰爭的前後,我們能看出很多當時唐朝本身存在的問題。

很多歷史事件,表面上看起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很多歷史事件,如果僅僅看事件本身,你看不出什麼特別的東西,但是如果把它放到大環境中解讀,就會發現很多關鍵信息,和看懂時代的變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