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初秋》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初秋》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初秋

孟浩然 〔唐代〕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譯文

《初秋》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不知不覺就立秋了,夜也漸漸長了。

清涼的風緩緩地吹着,又感到涼爽了。

酷熱的夏天熱氣終於消退,房子裏也安靜了。

臺階下的草叢也有了點點露水珠。

註釋

不覺:不知不覺

初秋:立秋左右

清風:清涼的風

習習:微風吹的樣子

重:再次

《初秋》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淒涼:此處指涼爽之意

茅齋:茅草蓋的房子

莎:多年生草本植物

露光:指露水珠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