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鳳棲梧·簾內清歌簾外宴》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鳳棲梧·簾內清歌簾外宴》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鳳棲梧·簾內清歌簾外宴

柳永 〔宋代〕

簾內清歌簾外宴。雖愛新聲,不見如花面。牙板數敲珠一串,樑塵暗落琉璃盞。(簾內 一作:簾下)

桐樹花深孤鳳怨。漸遏遙天,不放行雲散。坐上少年聽不慣,玉山未倒腸先斷。

譯文

簾內清亮的歌聲助興着簾外的酒宴。雖然能聽見那可愛新穎而美妙的歌聲,卻看不見歌女那如花的面容。牙板拍節聲如同珍珠落玉盤,振動的樑塵不知不覺落入晶瑩碧透的酒杯。

那歌聲,時而如鳳凰對唱時的美妙歡快聲,時而又如孤鳳如泣如訴的哀怨聲,響遏行雲。座席上的青年男子已被這歌聲深深打動,已然銷魂。

創作背景

《鳳棲梧·簾內清歌簾外宴》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此詞具體創作年份暫不可考。因爲柳永詞多是寫實,而此詞中有“坐上少年聽不慣”句,“少年”即是柳永自謂,所以此詞應該是作於柳永青年時代。此詞中又有“簾內清歌簾外宴”句,所以柳永聽的應該是私人家的歌妓唱的歌,當時柳永被歌聲深深吸引,作下此詞。

賞析

古代散文中留下了許多描寫歌聲的名言佳句,成爲後世文人寫作時愛用的典故。柳永這首《鳳棲梧》正是在這些典故的基礎上寫成的,詞中描寫了一位歌女的歌聲。

詞起首三句虛寫歌妓的美貌,先寫客人與歌妓之間隔了一層簾子,不僅交代了這次聽歌會並非在一般的歌館之中,而是某位達官貴人家中,而且爲後文“不見如花面”作了鋪墊。然後談到具體的歌妓的美貌時,卻只說了一句“不見如花面”,到底是怎樣的“如花”則隻字未提,給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鳳棲梧·簾內清歌簾外宴》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接下來寫歌聲之美,詞人使用了大量的典故。“牙板數敲珠一串”一句,化用《禮記·樂記》描寫歌聲的:“……累累乎端如貫珠。”“珠一串”形象化了歌女圓潤流轉、有板有眼,再妙手拈來“牙板數敲”的打擊樂器伴奏,較原典增加了節拍感和音響效果。“樑塵暗落琉璃盞”一句,化用劉向《別錄》“魯人虞公發聲清,晨歌動樑塵”,詞人以“樑塵暗落”渲染歌聲的清脆和穿透力,再別出心裁增加了一隻晶瑩剔透的“玻璃盞”,以這器皿來承接落下來的樑塵,化虛爲實,使虛擬的帶有誇張意味的意象更具實感。“桐樹花深孤鳳怨。”一句,雖沒有直接運用前人寫音樂的詩文,但“梧桐”、“鳳凰”是古代詩文中習見的意象,而且古代又有鳳凰非梧桐不棲的傳說,柳永藉助這些繪製了一個畫面,極易引發讀者對歌聲的諸多聯想。詞人再以“深”、“孤”、“怨”三字對畫面加以點染,則歌聲的清越、悽怨、孤寂、哀婉,就令人有了具體的感知;同時,這一句又爲詞尾所抒之情作了堅實的鋪墊。“漸遏遙天,不放行雲散”一句,化用《列子·湯問》秦青歌聲“響遏行雲”的典故,但詞人加一漸字,就寫出了歌聲由細到壯、由弱到強不斷增大的力度。詞人再加“不放”二字,給這歌聲賦予了鮮活的主動性和生命力。最後詞人被那悽婉的歌聲感動得“腸先斷”,以致於不忍卒聽了。

柳永描寫歌聲處處用典,又處處富有極強的畫面感,如詩如畫,清新生動,使人在如聞其聲的同時,不僅獲得了聽覺上的美感享受,還獲得了視覺上的美感享受。而且,柳永用典而不拘泥於典,臻於“用事不使人覺”(《顏氏家訓》)的境地。由此可見,擅長一俚語入詞的柳永,以典入詞的功力也是非常嫺熟的。

這是《樂章集》中一首繪聲繪色、聲情並茂的描寫音樂的好詞章,它在古代衆多描寫音樂的詩詞中亦屬上乘。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