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涼州詞三首》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涼州詞三首》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涼州詞三首

張籍 〔唐代〕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古鎮城門白磧開,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邊使客行應早,欲問平安無使來。

鳳林關裏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譯文

其一

低飛的雁羣在傍晚時分出現在邊城,蘆葦正在努力地成長。

一羣駱駝滿載着貨物伴着叮的駝鈴聲緩緩前進。西去的駝隊應當還是馱運絲綢經由這條大道遠去安西。

其二

古鎮的城門向着沙漠開敞,胡人的士兵經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邏邊城的來使出行應該趁早,想要平安無事沒有使者來到。

其三

流經鳳林關的河水向東流去,白草、黃榆樹已經生長了六十年。

邊城的將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賞賜,卻沒有人知道去奪回涼州。

註釋

《涼州詞三首》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磧:讀qì,戈壁、沙漠。

白練:白色熱絹。這裏泛指絲綢。

安西:地名。唐方鎮有安西都護,其治所在今新疆庫車,兼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貞元六年(790年),爲吐蕃所陷。沙堆:亦作“ 沙塠 ”,沙墩,小沙丘。

使客:使者。鳳林關:在唐代隴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肅臨夏)境內。位於黃河南岸。

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細,幹熟時呈白色,爲牛羊所喜食。

黃榆:喬木名,樹皮黃褐色。葉,果均可食。

六十秋:從吐蕃全部佔領隴右之地至作者寫詩之時,已過去了六十年之久。

恩澤:恩惠賞賜。

創作背景

安史之亂以後,吐蕃族趁虛大興甲兵,東下牧馬,佔據了唐西北涼州(今甘肅永昌以東、天祝以西一帶)等幾十個州鎮,從八世紀後期到九世紀中葉長達半個多世紀。詩人目睹這一現實,感慨萬千,寫了《涼州詞三首》。

選析

《涼州詞》是樂府詩的名稱,本爲涼州一帶的歌曲,唐代詩人多用此調作詩,描寫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戰事。安史之亂以後,吐蕃族趁虛大興甲兵,東下牧馬,佔據了唐西北涼州(今甘肅永昌以東、天祝以西一帶)等幾十個州鎮,從八世紀後期到九世紀中葉長達半個多世紀。詩人目睹這一現實,感慨萬千,寫了《涼州詞三首》,從邊城的荒涼、邊塞的侵擾、邊將的腐敗三個方面,再現了邊城慘淡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邊事的深切憂患。

《涼州詞三首》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第2張

第一首詩描寫邊城的荒涼蕭瑟。前兩句寫俯仰所見的景象。“邊城暮雨雁飛低”,仰望邊城上空,陰雨籠罩,一羣大雁低低飛過。詩人爲何不寫邊城晴朗的天空,卻選擇陰沉昏暗的雨景,因爲此時詩人無心觀賞邊塞的風光,只是借景託情,以哀景暗示邊城人民在胡兵侵擾下不得安寧的生活。爲增強哀景的氣氛,作者又將這暮雨雁飛的景置於特定的時節裏。邊城的陰沉悲涼,若是霜秋寒冬,那是自然物候;而這時既不是霜秋,也不是寒冬,卻是萬物爭榮的春天。“蘆筍初生漸欲齊”,俯視邊城原野,蘆葦吐芽,如筍破土,競相生長。這句已點明寒氣消盡,在風和日暖的仲春時節,邊城仍然暮雨連綿,淒涼冷清,很容易啓人聯想那年年歲歲的四季悲涼了。這兩句寫景極富特色。俯仰所見,在廣闊的空間位置中展現了邊城的陰沉;暮雨、蘆筍,上下映照,鮮明地襯托出美好時節裏的悲涼景色,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後兩句敘事。在這哀景之下,邊城的悲事一定很多,而絕句又不可能作多層面的鋪敘,詩人便抓住發生在“絲綢之路”上最典型的事件:“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這句中的“磧(qì)”,是沙漠;“安西”,唐西北重鎮,此時已被吐蕃佔據。眺望邊城原野,罕見人跡,只聽見一串串的駝鈴聲消失在遙遠的沙漠中,這“遙過”的鈴聲勾起了作者的遙思:往日繁榮的“絲綢之路”,在這溫暖的春天裏,運載絲綢的商隊應當是絡繹不絕,路過西安,通向西域;然而如今安西被佔,絲綢之路受阻,無數的白練絲綢不再運往西域交易,“應馱”非正馱,用來意味深長。詩人多麼盼望收復邊鎮,恢復往日的繁榮啊!“應馱”這點晴之筆,正有力地表達了詩人這種強烈的願望,從而點明瞭此詩的主題。

這首絕句,寫景敘事,遠近交錯,虛實相生,給讀者的聯想是豐富的。一、二兩句實寫目見的近景,以荒涼蕭瑟的氣氛有力地暗示出邊城的搔亂不安、緊張恐怖,這是寓虛於實;三、四兩句虛寫耳聞的遠景,從鈴聲的“遙過”,寫到應馱安西的“遙思”,以虛出實,在絲綢之路上,掠奪代替了貿易,蕭條取代了繁榮,這雖是出於詩人的遙想,但已深深地滲透到讀者想象的藝術空間。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