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柳永落榜後寫下一詞,竟成了千古絕唱

柳永落榜後寫下一詞,竟成了千古絕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柳永落榜後寫下一詞,竟成了千古絕唱,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是對於多數人而言,那柳暗花明實在來得太遲,當初壯志凌雲的人早已不復存在。在北宋,一位多次科舉卻屢次失意的青年,在壯志難酬之際,借酒消愁間,醉言醉語竟成就了千古絕唱,官場的失意在其最後的歲月中終得彌補。

01年少名聲漸起

談及柳三變,或許大多數人並不知他爲何許人也,但說及柳永,大家就會頓悟。柳永乃北宋詞人,同時也是婉約派的代表,柳永對宋詞進行了全面的革新,他擅於運用俚詞俗語,將世間萬物,用自己的筆調將其淋漓盡致的鋪敘,詞中多用平實無華的白描手法,正是因爲其獨特的風格,因此對北宋詩詞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柳永,原名柳三變,後改名爲柳永,家中排行老七,故又名柳七,福建崇安人。柳永出身於官宦家庭,自幼便習文斷字,所謂唐詩宋詞,柳永既生在北宋時期,熱門的詩詞歌賦自然也就成了學習的主要內容。早年間,因爲父親的官位調動,柳永也一併追隨父親離鄉,在其途中,不僅領略到了世界的神奇秀麗,也讓他受益頗多。

遊覽四方之士,多有報效朝廷之義,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柳永更是自小就立下了爲國爲民的壯志。山水之間,就是詩詞的再生之地。鹹平元年(998年),柳永在遊覽中峯寺時,被寺中山水風光吸引,詩興大發,于山中作詩《題中峯寺》。鹹平四年,柳永寫下自己的第一首詞《巫山一段雲六六真遊洞》,此詞以歌頌家鄉武夷山的秀麗風光爲主,但字裏行間亦有“飄飄凌雲之志”。

鹹平六年,孫何知杭州,柳永遂作《望海潮東南形勝》前去祝賀,此詞一傳出,便被世人廣爲傳誦,柳永也因此而名聲大作。是啊,那“煙波畫橋”、“十里荷花”、“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美好愜意,任誰聽了能不向往,不拍案叫絕?少年初始名揚成,這是多少讀書人所日思夜想的。

02初嘗失敗,醉意間寫下千古絕唱

雖然柳永年少便已成名,擁有一定的名聲名氣,但在仕途上卻始終未能如願,接連受挫。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出入汴京,繁華都市,往來人物,衣着各異,佳節盛日,皇帝與萬民同樂,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坊間盡是夜遊之人,如此美景,讓柳永感慨不已,也激發了他在詩詞上對汴京的創作。

次年春考,25歲的柳永滿懷壯志,意氣風發,堅信自己必定能“定然魁甲登高第”。但不巧的是宋真宗對於一切辭藻庸靡的詩詞都加以了打壓批評,柳永自然也身在其中,因而他連初試都沒能過。

初次嘗試便被無情打壓,年輕氣盛的柳永心中自然是咽不下心中這口惡氣。他認爲此次科舉,自己早已勝券在握,但黃金榜上竟沒有自己的名字,這明顯是不合情理的。於是在各種複雜的情緒交織之下,柳永寫下了《鶴沖天黃金榜上》:

柳永落榜後寫下一詞,竟成了千古絕唱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遊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以此表明自己的心意。這本是一首自己落榜後,借酒消愁之餘隨便吟誦的詞,卻不曾想這首詞竟成了日後阻礙自己仕途的攔路虎。要說這柳永科舉受挫就將怨恨寄予詩詞,大“罵”朝廷的不是,說他是“大宋第一憤青”也實在不爲過。

03此生壯志成途終

年紀尚輕,一次的失敗顯然並不能成爲退縮的理由。落第的痛苦,繼而化爲了他前進的動力。爲了光耀門宗,爲了施展自己的凌雲壯志,也爲了成就自己的一番功績,柳永選擇了繼續學習,“來年”再戰。但接連幾次的科舉,都未能上榜,這讓他也越發地失落。

在第三次科舉時,柳永的長兄劉三複榮獲進士及第,但自己卻依舊與榜無名,這更讓他激憤與羞愧。天聖二年(1024年),詠柳第四次科舉,本來可以榜上有名了,但因爲早年間寫下的一首《鶴沖天黃金榜上》,惹得龍顏大怒,遂劃去了他的名字。屢次落第,讓柳永徹底心灰意冷,怨恨朝廷的同時,他決定放棄對官爵的追求,逍遙人間。

憤慨離京,與情人離別之時,柳永寫下了《雨霖鈴寒蟬悽切》,於是又一首廣爲傳誦的佳作又得以出現。這首詞看似寫盡了戀人離別時的難捨難分,但又何嘗不是柳永藉此表達自己科舉失意的詞作,以人喻己,以物寫人,流連不捨之意又怎會侷限於愛情?縱覽古今,詩人在表達自己官場失意之時,總是常用青樓女子或深閨女子自比,以此來隱晦地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惆悵之情。

柳永落榜後寫下一詞,竟成了千古絕唱 第2張

雖然後來,年過四十的柳永終於如願及第,但也僅僅是當了縣令,即使升遷,也並非大官職,但即便如此,對於長達幾十年的遺憾,也算是有了交代,這對於很多人而言已是幸運了,畢竟終生爲能及第的大有人在,柳永也算是得到上天的眷顧了吧。

雖然得上天憐憫,入了仕途,可這一切都還遠遠不夠,柳永想要的是能真正站在一定的位置爲國做事、出謀劃策,而非困於小小的邊遠之地,連消息都難以傳回京師。過了耳順之年,柳永再無精力去追尋當年的凌雲壯志,只得好好處理當前事務,也算小小彌補了自己當初的志願。

04小結

古代有太多詩詞大家一生都想施展自己的遠大抱負,奈何始終無人賞識,科舉也始終不隨人願,從而抱憾終身。都說“世有伯樂”,然後纔有“千里馬”,可是世上始終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以,便造成了無數人的壯志未酬。

雖然柳永一生始終未能得償所願,但也正是因爲在這般不得意的情況下,他用憤慨的激情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的絕世曠作,讓作爲後人的我們得以領略中國千百年前的文化古韻。

對於他們不幸的遭遇,我們只能感慨世道的無情,但他們爲後人所留下的財富,卻始終讓人讚歎。其實,官場失意的他們只是用另一種方式兌現了自己的壯志,甚至比原有計劃中的自己更爲出彩。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