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柳永晚年寫了一首詞,留下無盡的孤寂與淒涼

柳永晚年寫了一首詞,留下無盡的孤寂與淒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長河中,柳永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本站小編爲您講解。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故又人稱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年輕時應試科舉,屢屢落第,當暮年及第,擔任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後來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爲樂工歌伎撰寫歌詞,自謂“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一生致力於詞的創作與革新,在擴大詞境、發展慢詞、豐富詞作表現手法上都有傑出貢獻。柳永創立的長調慢詞,音律諧協,句法活潑,平仄韻位錯落有致。

柳永晚年寫了一首詞,留下無盡的孤寂與淒涼

長調是詞調體式之一,指詞調中的長曲,一般詞字數在91字以上。慢詞是宋詞的主要體式之一,也是宋代詞人常用的曲調樣式之一,語調緩慢、節奏舒緩。

柳永有一首詞全詞多達212個字,是長調中最長的體裁之一,乃是柳永晚年時回顧自己一生的感慨之作:

《戚氏·晚來秋》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悽然,望江關,飛雲黯淡夕陽間。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悽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淨,絳河清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歲遷延。

帝裏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別來迅景如梭,舊遊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閒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柳永晚年寫了一首詞,留下無盡的孤寂與淒涼 第2張

上片描寫了微雨過後的薄暮景色,只用“晚秋”二字就點明瞭時令是九月。緊接着,描寫了眼前這個荒寂的驛館內的景象,凋謝的秋菊梧桐在細雨中被似霧的殘煙籠罩着,初步構畫出了全詞的淒涼基調。

而最後一句中“蟬鳴”與“蛩響”的彼此相應,與作者內心的淒涼之感相共鳴,

中片緊承上片,由傍晚進入深夜,風清露冷,天氣漸變,人聲悄然,怎能不勾起人心中的情思呢?詞人終是不堪寂寞的,失了“針線閒拈伴伊坐”的知己,他也只能寄望於與知己紅顏共沐同一片夜空。

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他對命運的質問,一生纏綿於“綺陌紅樓”,終老而“未名未祿”的,此時他對自己一生的恣狂心性後悔了。

下片繼續寫狂放不羈的少年生活,與前片銜接細密,以往日的歡娛更襯出如今的落寞,逝去的日子如雲煙,往昔不會再返。經過一番鋪墊與蓄勢,自然引出“念利名憔悴長縈絆”一句。

自己當初爲何要拋親別友?而選擇孤獨的在外漂泊呢?現在回想起來,這一切都是受功名利祿所迫害的啊!

詞的結尾又以長夜不眠的景語結束,寫盡孤苦伶仃的滋味,極爲傳神。重回到現實,既是是柳永的自問,也是柳永的茫然不解。

北宋末南宋初的文學家王灼在其所著的《碧雞漫志》中稱讚柳永此詞“《離騷》寂寞千年後,《戚氏》淒涼一曲終”。

柳永的這首《戚氏》可以說是自己一生的總括也是不爲過的。全詞由近及遠、由遠至近揮灑自如,撫今憶昔、由昔感今一氣呵成。詞的最後,留給讀者的只剩下詞人無盡的孤寂與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