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溫庭筠《南歌子·手裏金鸚鵡》:藉助了民間藝術中的比興手法

溫庭筠《南歌子·手裏金鸚鵡》:藉助了民間藝術中的比興手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詞人。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爲“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爲校注的《溫飛卿集箋註》。其詞今存七十餘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溫庭筠的《南歌子·手裏金鸚鵡》,一起來看看吧!

溫庭筠《南歌子·手裏金鸚鵡》:藉助了民間藝術中的比興手法

南歌子·手裏金鸚鵡

溫庭筠〔唐代〕

手裏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手裏金鸚鵡,胸前繡鳳凰。”這是一個很有點氣派的公子哥兒,手裏擎的是名貴的鸚鵡,身上著的是繡着鳳凰的錦服。“偷眼暗形相”,這是女主人公的活動。“形相”,端詳、打量也。一“偷”一“暗”,一個思春心切又不無嬌羞的少女出來了。“不如從嫁與,作鴛鴦”。一番“形相”之後,女主人公很快地做出了嫁他的抉擇。在這裏,作者爲人們展示了一個鳥的意象系列:活的鸚鵡、繡的鳳凰、抽象的富於像象徵意味的鴛鴦。唐人多以鸚鵡、鳳凰對舉,如駱賓王詩云:“鸚鵡杯中浮竹葉,鳳凰琴裏落梅花。”又如杜甫詩云:“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但詞中的鸚鵡、鳳凰似乎只是爲了招來鴛鴦。他端詳了半天,看到的是他手裏的鸚鵡、胸前的鳳凰,於是自然而然地,她想到了鴛鴦,選擇了鴛鴦。“不如從嫁與”一句頗覺突兀,而“作鴛鴦”又使“不如從嫁與”變得順理成章,意象的轉換揭示了少女的心理變化進程。

溫庭筠《南歌子·手裏金鸚鵡》:藉助了民間藝術中的比興手法 第2張

溫庭筠藉助民間藝術中常用的比興手法使這首流於淺近的詞饒有趣味,爲人們描繪了一幅世俗的、平凡的而又充滿了生命活力的民間生活小景。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