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西遊記》金毛犼明明就不懷好意,爲什麼說他爲國王消災了?

《西遊記》金毛犼明明就不懷好意,爲什麼說他爲國王消災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偷換紫金鈴,準備對金毛犼下殺手,這時候觀音菩薩卻對孫悟空說,金毛犼是善舉,那麼金毛犼明明就不懷好意,爲什麼菩薩卻說他爲國王消災了?

可孫悟空卻這麼說道:

菩薩反說了,他在這裏欺君騙後,敗俗傷風,與那國王生災,卻說是消災,何也?

簡單來說就是孫悟空覺得金毛犼明顯不是爲了給國王消災,他就想睡人家老婆。這時候觀音菩薩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大致內容是孔雀大明王菩薩的倆孩子被朱紫國國王射傷,爲了懲罰朱紫國國王,大明王菩薩讓其拆鳳三年(夫妻離開三年時間),而且讓國王身患啾疾,而金毛犼聽到後,決心幫國王消災解難。

《西遊記》金毛犼明明就不懷好意,爲什麼說他爲國王消災了?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恐怕不是這樣,孔雀大明王菩薩只是想教訓一下朱紫國國王,所以沒有打算將他弄死,所以只是讓他身患喉疾,並且與王后分離三年。而金毛犼呢,並沒有解除國王的病痛,更是掠走了王后,期間還想對王后耍一些壞心思,幸好紫陽真人出面,將蓑衣賜給王后穿,這金毛犼纔沒有得逞。

這金毛犼哪裏是替國王擋災?這明明是替孔雀大明王出頭教訓一下國王吧。那麼問題來了,觀音菩薩顯然知道這一切,可是爲什麼她要替金毛犼說話呢?其實跟當時的情境有關係。當時孫悟空已經全面壓制住了金毛犼,下一步動作就是將其置於死地。而觀音菩薩及時出面救了坐騎一命。

所以菩薩纔會對孫悟空說:

悟空,你既知我臨凡,就當看我分上,一發都饒了罷,也算你一番降妖之功。 若是動了棍子,他也就是死了。

正因爲菩薩看到孫悟空手握金箍棒準備補刀,她纔有了那一套說辭。那麼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小編就試着還原下當時的現場。其實這是孔雀大明王菩薩與觀音菩薩導演的一齣戲,目的就是爲了給取經制造劫難,我們知道取經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少一難都難以取得真經,如果請外援,那麼佛派支出是巨大的,老君就是例子,觀音菩薩曾經向老君請求了三次,老君才答應放兩個童子(金角銀角)下凡。後來爲了表示感謝老君,如來還曾經送給青牛精十八座金山做報酬。

可見人情是很貴的,而由內部出方案則是最划算的,不管是觀音菩薩還是孔雀大明王菩薩都是佛家成員,他們出一難是最經濟的。因此他們兩位導演了一出苦肉計,孔雀大明王菩薩讓兩個小孔雀佯裝被國王射傷,然後展開報復就理所應當了,而金毛犼是這場戲的主角,沒有他出力,如何讓國王拆鳳三年,直到唐僧團隊到達呢?

只不過爲了讓計劃更完美,紫陽真人也參與了進來,因爲上次佛派開會的時候,他也在其中,因此他纔會讓王后穿上蓑衣,其目的就是害怕金毛犼獸性未改玷污王后,也算給了佛派一個大的人情。這就是事情的來龍去脈。

《西遊記》金毛犼明明就不懷好意,爲什麼說他爲國王消災了? 第2張

可能有朋友會說,你這一點根據都沒有,可能事實就如原著中記載的那樣,從國王射傷小孔雀開始。對於這一點,其實原著有說明,在第77回如來佛祖說了這樣一番話:

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 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

在西遊世界,孔雀跟咱們現在看到的觀賞性的不一樣,他們剛出生時最惡,上來就吃人,幾十里路的行人一口就吸進肚子,就連如來佛祖的丈六金身也扛不住。那麼普通的一個凡人能打得過孔雀嗎?朱紫國國王還能射傷孔雀這不是開玩笑嗎?所以這是兩隻小孔雀遵照母親的命令演得一齣戲而已。

所以說金毛犼下凡也是爲了完成任務,可是他下凡之後獸性不改,想對王后動點壞心思,結果被紫陽真人識破,爲了避免金毛犼犯錯誤他贈送給王后一件蓑衣,讓金毛犼保持冷靜,正因爲如此,孫悟空纔沒有下殺手打死金毛犼。

無獨有偶,文殊菩薩的青毛獅子精其實也是帶着使命下凡的,他就比較點背,沒有遇到紫陽真人,所以菩薩爲了怕他破解,直接把他騸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