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明末大臣明明知道都要快亡國了 他們爲什麼還是一毛不拔呢

明末大臣明明知道都要快亡國了 他們爲什麼還是一毛不拔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末大臣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這幾年很多網友都比較喜歡關注明朝的歷史,也涌出了不少優秀的歷史作品,比如《明朝那些事》等等,對於明末的時候,李自成已經兵臨紫禁城下,朝廷上下並沒有一心對敵,最後弄得個崇禎身死國滅,華夏進入300年黑暗的金錢鼠辮時代。崇禎死前感嘆: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大家都爲大明朝,爲崇禎手上有這麼一幫奸臣而感到不幸,其實,仔細深究,大臣們跟皇帝不同心,有很多深刻的原因。

明末大臣明明知道都要快亡國了 他們爲什麼還是一毛不拔呢

大明朝到了崇禎中後期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東林黨當道了,這些東林大臣,不說個個都是精英,但都是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對局勢其實也看的清,與其說朝廷是崇禎的朝廷,不如說是東林黨人的朝廷,他們很明白李自成這種流賊,燒殺搶掠,任由他滅亡國家,建立新朝,對大臣們並沒有多大的好處,看看後來城破以後這些大臣的下場,就知道了,爲什麼大臣們在最後時刻,都不願意放犧牲個人利益,支持國家利益,除了大臣們自私自利,還有崇禎寡恩多疑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由於崇禎的猜忌,人人自危,最後導致了大明朝的覆滅。

明末大臣明明知道都要快亡國了 他們爲什麼還是一毛不拔呢 第2張

對於袁崇煥此人,百年來各種觀點個個不一,爭論不休,小編以爲,不論功過,袁崇煥不該殺,他確實有錯,很大的過錯,但是論不上死罪,更不應該京城凌遲處死。袁崇煥有罪,三大罪,一、五年平遼,但是幾年下來,並無拿的出手的戰績,罪犯欺君。二,擅殺東江軍參將毛文龍,毛文龍的功過自是說不清楚,但是毛文龍確實有效的牽制了辮子軍,而袁崇煥以一己之私殺了毛文龍,極大的損害了大明朝的利益。三、最嚴重,皇太極率辮子軍圍北京城的時候,袁崇煥對黃臺階追而不打,皇太極大肆劫掠一番,那些城外被劫掠的,大都是大臣和皇家的私產,使皇家大失顏面。

明末大臣明明知道都要快亡國了 他們爲什麼還是一毛不拔呢 第3張

袁崇煥雖犯大錯,有罪,但是不至於叛國,不至於死罪,五年平遼,最多就是誇大海口,何況被殺的時候,還沒有5年。殺毛文龍固然不對,但是再殺一個袁崇煥,更是讓平遼失去主心骨。第三,只是袁崇煥考慮不周而已,談不上叛國奪位,袁崇煥掌握着最精銳的部隊,只要見死不救即可,用不着追着皇太極那麼麻煩。在國家危難的時候,用這樣的過錯,凌遲處死了袁崇煥,在袁崇煥受寵的時候,被捧上了天,如今犯了錯,說殺就殺,說凌遲就凌遲,令有心報國之人寒心,有事,誰還敢出頭,大臣將領從此都留有後手, 再沒有人一心一意爲朝廷,爲崇禎效忠了。

明末大臣明明知道都要快亡國了 他們爲什麼還是一毛不拔呢 第4張

崇禎皇帝的冷酷猜忌,讓大臣們心驚膽戰,深怕崇禎抓住自己的痛腳,畏手畏腳,不敢出力,只求能保命。崇禎最後幾年,剿流賊,抵禦辮子軍,軍費年年漲,國庫早就乾乾淨淨了,哪怕崇禎帶頭捐了100多萬籌措軍費,大臣們整了半天,才籌了1萬多兩銀子,真真諷刺。不是大臣們沒有錢,可以說非常有錢,李自成在城破後,通過嚴刑拷打,讓大臣們吐出了整整7000多萬兩啊,爲什麼大臣們不願意捐出呢,因爲這些都是非法的收入,大明朝的官員俸祿根本微乎其微,大臣哪個捐的多,就是自己非法收入多啊。

明末大臣明明知道都要快亡國了 他們爲什麼還是一毛不拔呢 第5張

一邊是崇禎皇帝想讓大臣捐錢讓國家度過難關,另一方面,大臣又害怕自己捐的多了,會被崇禎抓住自己貪污的事實,人財兩空。而確確大臣們對崇禎沒有一點信任感,有了袁崇煥等人的前車之鑑,大臣們對崇禎只有害怕了。他們知道崇禎是一個薄情寡恩的人 ,不會對他們貪污的罪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只能裝聾作啞,哪怕知道李自成殘暴如斯,確也只能任由國破家亡,那是以後,當下,能活一天是一天。

明末大臣明明知道都要快亡國了 他們爲什麼還是一毛不拔呢 第6張

有的時候,需要上下一心,該裝糊塗的時候,就要裝糊塗,其實大明朝不單單代表皇帝的利益,其實,更是代表了這些大臣,大地主的利益,只要皇帝不太精明,爲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他們也會拼命,畢竟,李自成的暴行,可不是說說而已。

明末大臣明明知道都要快亡國了 他們爲什麼還是一毛不拔呢 第7張

當皇帝有時候裝糊塗,讓大臣掌控朝政,想天啓朝,萬曆朝,朝政大臣把控,不管是閹黨,還是東林黨,保住朝廷,就是保住自己,沒看這兩朝的時候,流賊被壓着打,辮子軍也還沒有那麼囂張嗎。大臣們估計都不願意李自成、皇太極來管着自己,個個都還是希望能夠自己掌權吧,就爲着,大臣就會上下一心了。

大明朝到了這個階段,不是靠皇帝精明能幹就可以做好了,更是要大臣們跟自己同心才行,雖然一個王朝的滅亡,無法改變,但是不至於兵臨城下了,君臣還相互猜忌,起碼,還能多延緩些時間,華夏從不缺人才,多延幾年,說不定,李自成,皇太極都被滅了,到那時候,說不定有更好的勢力來代替大明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