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說唐前傳第十四回:參社火公子喪身,行弒逆楊廣篡位

說唐前傳第十四回:參社火公子喪身,行弒逆楊廣篡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唐演義全傳》是清代長篇章回體英雄傳奇小說,簡稱《說唐》,又名《說唐前傳》《說唐演傳》《說唐全傳》。後與《說唐演義後傳》《說唐三傳》合刻,改名《說唐全傳》。今存最早刻本爲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10卷。成書於清雍正、乾隆年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三部書,雖然不是出自一人這手,內容也基本各自獨立,但故事情節、人物關係上,也還是有脈絡相連。一般讀者讀這類書,多半是爲了看看故事,消遺解悶,都希望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其來龍去脈有最完整的交待。這三部書合在一起印行,總名之曰《說唐合傳》。

《說唐演義全傳》以瓦崗寨羣雄的風雲際會爲中心,鋪敘自秦彝託孤、隋文帝平陳統一南北起,到唐李淵削平羣雄、太宗登極稱帝止的一段故事。它以相當篇幅揭露了隋煬帝荒淫無道,大興徭役,宇文氏恃寵驕橫,殘暴兇狠,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而統治階級內部的傾軋矛盾,又加劇了隋王朝的分崩離析之勢,致使全國各地爆發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的反隋起義。書中着力塑造了一羣瓦崗寨起義英雄的形象,這些人中既有來自下層的城市貧民、捕差馬伕,又有身據要津的勳戚貴胄、功臣名將,也有浪跡江湖的豪傑義士、綠林好漢。這些人物聚集在反隋的旗幟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隋末起義隊伍廣泛的社會基礎。而李世民則是作品中歌頌的“真命天子”,在他身上寄寓着“仁政”的理想,對他歸順與否是羣雄成敗的根本條件,也是作者評定褒貶的基本標準。這使作品中表現出濃厚的封建正統觀念和宿命論色彩。

第十四回 參社火公子喪身 行弒逆楊廣篡位

說唐前傳第十四回:參社火公子喪身,行弒逆楊廣篡位

衆人見叔寶問宇文公子怎麼樣行頭,就說道:“那公子的行頭太多哩!他養着許多亡命之徒,每人拿一根齊眉棍,有一二百個在前開路,後邊都是會武藝的家將,真刀真槍,擺着社火。公子騎着馬,馬前都是青衣大幅管家。長安城內,這些勳衛府內家將,扮得什麼社火,遇見公子,當場舞來。舞得好,賞賜花紅,舞得不好,用棍打開。列位若遇着,避他爲是。”叔寶道:“多承指教了!”

衆豪傑聽了此語,個個摩拳擦掌,扎縛停當,只在長安西門外御街道上找尋。等到三更中,忽見宇文公子來了,果然短棍有一二百,如狼牙相似,自己穿了豔服,坐在馬上,背後擁着家丁。衆豪傑觀看明白,就躲在路旁,正要尋出事來,恰恰前面探子來報說:“夏國公竇爺府中家將,有社火來參。”公子問道:“什麼故事?”他回說:“是‘虎車關三戰呂布’。”公子着他舞來。衆社火舞了些時,及舞罷,公子道:“好!”賞了衆人去。叔寶高叫道:“還有社火來參!”說罷,五個豪傑竄進來喊道:“我們是‘五馬破曹’ 。”叔寶拿兩條金鐗,王伯當兩口寶劍,齊國遠兩柄金錘,李如珪一條竹節鋼鞭,柴嗣昌兩口寶劍,那鞭鐗相撞,發出叮噹譁啄之聲 ,只管舞過來。旁觀之人;重重疊疊,塞滿街衢。

齊國遠想道:“此時打死他不難,只是不好脫身,除非是燈棚上放起火來。這百姓救火要緊,就沒人阻攔我們了!”便往屋上一竄,公子只道這人要從上邊舞將下來,卻不防他放火。叔寶見火起,料止不得這件事,將身一縱,縱於馬前,舉鐗照公子頭上打去。那公子跌下馬來,登時殞命。衆家人叫道:“不好了!把公子打死了!”各舉刀槍棍棒,齊奔叔寶打來。

叔寶掄動雙鐗,哪個是他敵手?打得落花流水。齊國遠就燈棚上跳下來,搶動金錘,逢人便打,衆豪傑一齊動手,不論軍民,盡皆打傷。打得東倒西歪,裂開一條血路,齊奔明德門來。那巡視京營官宇文成都,聞知此事,吃了一驚,遂發令閉城、親身趕來。叔寶當先揮鐗打去,宇文成都把二百斤的流金鐺,往下一攔,鐗打着鐺上,把叔寶右手的虎口都震開了,叫聲:“好傢伙!”回身便走。王伯當、柴嗣昌、齊國遠、李如珪四個好漢,一齊舉兵器上來,被宇文成都把鐺往下一掃,只聽得叮叮噹噹,兵器亂響,四個人身子搖動,幾乎跌倒。叔寶趕快取出李靖的包兒,打開一看,原來是五粒赤豆,便望空一拋,就叫:“京兆三原李靖”。連叫三聲,只見呼的一聲風響,變了叔寶五人模樣,竟往東首敗下去了,把叔寶五人的真身隱過。那宇文成都縱馬望東趕來。叔寶五人乘機嚮明德門外逃走。那些進城着燈的嘍羅們見百姓狂奔叫喊,知道城中出了亂事,就連忙走出城來,向看馬的嘍羅說道:“列位,想是爺們五個在城內闖了禍,打死什麼人。你們幾個牽馬到大路上伺候,幾個有膂力的同我們去按住城門,不要被守門的官將城門關了。”衆人都道:“說得有理。”十數個大漢到城門首,幾個故意要進城,互相扭扯,便打起來,把門的軍士都被推倒了。那巡視營官的軍令下來,要關城門,如何關得?這時衆豪傑恰好逃到了城門邊,見城門未關,便有生路,齊招呼出門,衆嘍羅看見主人齊到了,便一鬨而散,搶出城門。見自己馬在路旁,各飛身上馬,一齊奔向臨潼關來。

衆人至承福寺前,嗣昌要留叔寶在寺,候唐公的回書,叔寶道:“怕有人知道不便。”還囑咐他把報德祠毀去。說罷,就舉手作別,馬走如飛。將近少華山,叔寶對伯當道:“來年九月二十三日,是家母六十壽誕,賢弟可來光顧。”伯當、國遠與如珪都道:“弟輩自然都來拜祝。”叔寶也不入山,各各分手,自回家去。

卻說長安城內,殺得屍積滿街,血流遍地,百姓房屋,燒燬不計其數。宇文述聞報愛子被響馬打死,五內皆裂,說道:“我兒與響馬何仇,被他們打死?”家將稟道:“因小爺酒後與王氏女子作戲玩耍,其母哭訴於響馬,響馬就行兇,將小爺打死。”宇文述大怒,就叫家將把琬兒拖出儀門,敵棍打死,並差家將前去,把王老孃一家盡行殺死。又令緊隨小爺的家將,把響馬的年貌衣飾,一一報來。家將道:“那響馬共有五人,打死公子的,身長一丈,年紀二十多歲。穿青色衣服,舞着雙鐗。”宇文述就叫幾個善寫丹青的。把響馬的年貌衣服,畫了圖形,四面張掛緝獲,不題。

再說太子楊廣,既謀奪了哥哥楊勇東宮,又逼去了李淵,他生平最怕獨孤娘娘。不料開皇元年娘娘也崩了,斯時無所畏忌,奢華好色之心,漸漸發起。那文帝因獨孤娘娘身死,沒人拘束,寵 幸了兩個絕色,一個是宣華陳夫人,一個是容華蔡夫人,朝政漸漸不理。

說唐前傳第十四回:參社火公子喪身,行弒逆楊廣篡位 第2張

仁壽四年,文帝年紀高大,當不起兩把斧頭,四月間已成病了。因令楊素營建仁壽宮,就在仁壽宮養病。到了七月,病勢漸漸不起,尚書僕射楊素、禮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三人值宿閣中,太子入宿太寶殿上。宮內是陳、蔡二夫人服侍,太子因侍疾,兩個都不迴避。蔡夫人容貌十分美麗,陳夫人比之更勝,況他是陳高宗之女,生長錦繡叢中,說不盡的齊整。太子見了,魂消魄落,要闖入宮去調戲他,因他侍疾時多,不得湊巧。

一日,太子入宮問疾,遠遠見一麗人出宮,又無個宮女跟隨。太子舉目一看,卻是陳夫人,爲要更衣,故此獨自出來。太子喜得心花大放,暗想:“機會在此時矣!”吩咐從人不要隨來,自己急急趕上。陳夫人看見,吃了一驚道:“太子到此何爲?”太子道:“夫人,我終日在御榻前,與夫人相對,神情飛越。今幸得便,望乞夫人賜我片刻之歡。”陳夫人道:“太子,我已託體聖上,名分所在,豈可如此?”太子道:“夫人,情之所鍾,何名分之有?”就把陳夫人緊緊抱住,求一接脣,陳夫人竭力推拒。

正在不可解之際,只聽得一聲傳呼道:“聖旨宣陳夫人。”此時太子知道留她不住,道:“不敢相強,且留後會。”夫人喜得脫身,神色驚慌,要稍俟喘息寧靜入宮,又恐文帝索取藥餌,如何敢遲?只得走到御榻前面。文帝怪其神色有異,因問何故。此時陳夫人慾要把這件事說知,恐文帝着惱,病加沉重,但一時沒有遮飾,只說得一聲:“太子無禮!”帝聞此言,不覺大怒,把手在榻上敲了幾下道:“畜生,何足以付大事?獨孤誤我!”即宣柳述、元巖進宮。太子心中不安,走在宮門打聽,聽得文帝怒罵,又聽得宣柳述、元巖,不宣楊素,知有難爲他的意思,急奔來尋張衡等一班計議。張衡等見太子來得慌張,只道文帝崩駕,及至問時,方知爲陳夫人之事。張衡道:“事既如此,只有一件急計,不得不行了!”太子忙問何計?張衡附耳道:“如此,如此。”

急見楊素慌慌張張走來道:“殿下不知因甚事忤了旨,聖上宣柳述、元巖撰詔,去召太子楊勇。他二人已在撰詔,只待用寶印齎往濟寧。他若來時,我們都是他仇家,怎生是好?”太子附耳道:“張衡已定一計,說如此如此。”楊素聽了道:“如今也不得不如此了!”就催張衡去做。又假一道聖旨,着守文化及帶校尉到撰詔處,將柳述、元巖拿住,說他乘上彌留,不能將順,妄思擁戴,將他下了大理寺獄。再傳旨說:“宿衛兵立勞苦,暫時放散。”就令郭衍帶領東官兵士,守定各處宮門,不許內外人等出入,泄漏宮中事務。又矯詔去濟寧召太子楊勇,只說文帝有事,宣他到來,斬草除根。衆人遂分頭去做事。

說唐前傳第十四回:參社火公子喪身,行弒逆楊廣篡位 第3張

此時文帝半睡問道:“柳述、元巖,寫詔曾完否?”陳夫人道:“還未見呈進。”文帝道:“完時即便用寶,着柳述飛遞去。”言訖,只見外邊報太子差張衡侍疾,帶了二十餘太監,闖入宮中,先吩咐當值內待道:“太子有旨,你們連日辛苦,着我帶這些內監更替。”又對御榻前這些宮人道:“太子有旨,將帶來這些內監承應,爾等也去歇息。”這些宮女因承值久了,巴不得偷閒,聽得吩咐,一齊都出去了。惟有陳夫人、蔡夫人仍立在御榻前,張衡走到榻前,也不叩頭,見文帝昏昏沉沉,就對二位夫人道:“二位夫人也暫迴避。”這兩個夫人乃是女流,沒甚主意,只得離了御榻,在閣子後坐了。但又放心不下,即着宮人在門外打聽。

過了一個時辰,那張衡洋洋的走出來道:“啓上二夫人,聖上已歸天了!適才還是這等守着,不報太子知道?”又吩咐各宮嬪妃,不得哭泣,待奏過太子來,舉哀發喪。正是:鼎湖龍去寂無聞,誰向湘江 泣斷雲?變起蕭牆人莫識,空將舊恨說隋文。

這些宮妃嬪女,雖然疑惑,卻不敢說是張衡謀死。那張衡忙走來見太子與楊素,說道:“恭喜大事畢了!”太子聽了改愁爲喜,就令傳旨,着楊素之弟楊約,提督京師十門,郭衍爲右鈴衛大將軍,管領行宮宿衛,及護從車駕人馬,宇文成都升無敵大將軍,管轄京師各省提督軍務。祕不發喪。

不數日,有濟寧大將軍楊通,保廢太子楊勇,到長安城外安營。楊廣假文帝旨,召楊勇夫妻父子三人進城,其餘不準入內。及至楊勇賺進城中,父子二人同被縊死。因見蕭妃有國色,楊廣乃納爲妃子。楊通一聞此事,大怒不息,領部下十萬雄兵,返回濟寧,自稱嚇天霸王。按下不表。

當下文帝駕崩時,並無遺詔,太子與楊素計議,叫誰人作詔,然後發喪?楊素保舉伍建章爲人耿直,衆臣信服,如召他來,令他作詔,頒行天下,庶不被衆臣謗議。太子見說,即差內監前去宣召。

那伍建章一生忠直,不交 奸黨 ,這日在府,聞皇帝已死,東宮亦亡,大哭道:“楊廣聽信奸臣,謀害父兄,好不可恨!”忽見家人來報說:“太子差內監,宣老爺即刻就行。”建章出見內監道:“公公請回,我打點就來。”內監告別,回覆太子。伍建章拜辭家廟與夫人,乃麻巾衰絰,進見太子,痛哭不止。太子諭之曰:“此我家事耳,先生不必苦楚!取御筆來,先生代孤寫詔,當裂土分封。”建章將筆大書:“文皇死得不明,太子無故屈死!”寫畢,擲筆於地。太子一看,大怒道:“老匹夫,孤不殺你,你卻來傷孤。”命左右推出斬首。建章高聲罵道:“你弒父縊兄,人倫大變,天道不容。今日又要殺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必勾汝之魂。”左右不由分說,把伍建章斬首宮門外。就與楊素等商議發表,假爲遺詔,命太子楊廣即皇帝位,頒行天下。當時太子取一個黃金小盒,內藏同心彩結,差內侍送與陳夫人,至晚就在陳夫人宮中宿了。七月丁未,文帝晏駕,至甲寅,諸者皆備。次日,楊素先輔太子,在梓宮側舉哀發喪,羣臣皆衰絰,依着班次送殯。然後太子換吉服,拜告天地祖宗,換冕冠,即大位,羣臣都換朝服入賀,大赦天下,改元大業元年,稱爲煬帝。在朝文武,各進爵賞。就差宇文化及,帶了鐵騎,圍住府,將閤門老幼,盡行斬首。可憐伍建章一門三百餘口,個個不留,只逃走了馬伕。那馬伕名喚伍保,一聞此信,逃出後槽,離了長安,星夜往南陽,報與伍雲召老爺去了。

楊帝又追封東宮爲房陵王,以掩其謀害之跡。斯時宇文述與楊素,懼怕伍雲召在南陽,思欲斬草除根,忙上一本道:“伍建章之子云召,官封侯爵,鎮守南陽,勇冠三軍,力敵萬人。若不早除,必爲大患,望陛下遣兵討之,庶無後憂。”楊帝准奏,即拜韓擒虎爲徵南大元帥,麻叔謀爲先鋒,化及之子成都,在後接應,點起雄兵六十萬,即日興師。韓擒虎等領命出朝,望南陽發進。未知此去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