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說唐前傳第三十九回:創帝業李淵舉兵,鋤反王楊林劃策

說唐前傳第三十九回:創帝業李淵舉兵,鋤反王楊林劃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唐演義全傳》是清代長篇章回體英雄傳奇小說,簡稱《說唐》,又名《說唐前傳》《說唐演傳》《說唐全傳》。後與《說唐演義後傳》《說唐三傳》合刻,改名《說唐全傳》。今存最早刻本爲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10卷。成書於清雍正、乾隆年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三部書,雖然不是出自一人這手,內容也基本各自獨立,但故事情節、人物關係上,也還是有脈絡相連。一般讀者讀這類書,多半是爲了看看故事,消遺解悶,都希望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其來龍去脈有最完整的交待。這三部書合在一起印行,總名之曰《說唐合傳》。

《說唐演義全傳》以瓦崗寨羣雄的風雲際會爲中心,鋪敘自秦彝託孤、隋文帝平陳統一南北起,到唐李淵削平羣雄、太宗登極稱帝止的一段故事。它以相當篇幅揭露了隋煬帝荒淫無道,大興徭役,宇文氏恃寵驕橫,殘暴兇狠,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而統治階級內部的傾軋矛盾,又加劇了隋王朝的分崩離析之勢,致使全國各地爆發了反隋起義。書中着力塑造了一羣瓦崗寨起義英雄的形象,這些人中既有來自下層的城市貧民、捕差馬伕,又有身據要津的勳戚貴胄、功臣名將,也有浪跡江湖的豪傑義士、綠林好漢。這些人物聚集在反隋的旗幟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隋末起義隊伍廣泛的社會基礎。而李世民則是作品中歌頌的“真命天子”,在他身上寄寓着“仁政”的理想,對他歸順與否是羣雄成敗的根本條件,也是作者評定褒貶的基本標準。這使作品中表現出濃厚的封建正統觀念和宿命論色彩。

說唐前傳第三十九回:創帝業李淵舉兵,鋤反王楊林劃策

第三十九回 創帝業李淵舉兵 鋤反王楊林劃策

卻說太原唐公李淵德高望重,手下兵多將勇,見煬帝遊幸未歸,天下大亂,就益發修理甲兵,漸有問鼎中原之志。一日,唐公召建成、世民、元吉、元霸,並李靖、袁天罡、李淳風、長孫無忌、長孫順德、殷開山、馬三保及一班將士商量國事。世民道:“今主上無道,百姓困窮,晉陽城外,變爲戰場。大人若守小節,下有寇盜,上有驚危,亡無日矣!不若乘此機會,成就帝業,實天授之時也。且太原兵多糧足,掃除暴亂,直如探囊取物耳!”唐公聽了,沉吟半晌,乃嘆曰:“今日破家亡軀,亦由汝,化家爲國,亦由汝矣。”遂點齊衆將,分佈各門,鳴金擊鼓,升大殿,即王位。衆將朝賀參拜畢,自稱唐王,立建成爲世子,封李靖爲護國軍師,袁天罡、李淳風爲左右軍師,其餘衆將,各各受封。令元霸爲先鋒,來取長安。一路關隘守將,那個是元霸的對手,到處無敵,勢如破竹。不幾日,得河西,取潼關,殺入長安。唐王下旨安民,諸將皆勸唐王即皇帝位,唐王道:“ 不可。”乃立代王楊侑爲皇帝,尊煬帝爲太上皇。時楊侑年十歲,權柄盡歸唐王,此話不表。再說燕山羅藝,自羅成去後,放心不下。忽報羅成裏應外合,破了銅旗陣,降了金墉。羅公聞信,氣得半死。正要興兵去拿羅成,忽報明州夏明王竇建德,差劉黑闥爲元帥,蘇定方爲先鋒,領兵來犯燕山。羅公正在大怒,又聞此報,火上添油,即忙點兵出城。羅公一馬上前,不問來由,舉槍便刺。蘇定方舉戟相迎,不及三合,定方敗走。羅公趕來,定方拈弓搭箭,回身射擊,正中羅公左目,大叫一聲,回馬便走入城,定方領兵圍住。羅公敗回帥府,眼中取出毒箭,疼痛不止,死於後堂,老夫人大哭。當下他的義男羅春說道:“夫人不必哭,且商議正事。老爺已死,軍中無主,倘賊兵攻進城來,如何是好?如今可把老爺屍首火化,收拾骸骨,小人出去,令三軍隨後,到金墉公子那邊投奔便了。”夫人聽了,即令家將火化老爺屍首,包了骸骨。羅春吩咐三軍隨行,大家收拾端正。到了黃昏,羅春保夫人與衆將,大開南門殺出來,向金墉而去。劉黑闥領兵進城,得了燕山不表。

說唐前傳第三十九回:創帝業李淵舉兵,鋤反王楊林劃策 第2張

再說羅春與衆將,保夫人行到金墉,羅春先進城,將這事報知羅成。羅成大哭一聲,暈倒在地。叔寶叫醒扶起,出城迎接夫人進城,秦母姑嫂相逢,放聲大哭。羅成在府開喪,隨來衆將,分頭調用,擇日將羅公骸骨埋葬,不表。

且說登州靠山王楊林,聞李淵得了長安,天下大半俱屬反王,心中憂悶。即來朝見煬帝,定下計策,要滅反王。發十八道聖旨,會齊天下反王,各路煙塵,不論他州外國之人,齊上揚州演武。反王中有武藝高強,搶得狀元者,立地爲反王頭兒,必須年年進貢。這個計策,意思要衆反王到來,使他先自相殺一陣,傷殘一半。教場裏先埋下西瓜火炮,俱用竹筒引着藥線,待演武后,點着藥線,放起大炮,又打死他大半。其餘逃脫的,在揚州城上放下千斤閘,把他們再閘死一半。再有逃脫的,楊林自與一個繼子,叫做殷嶽,也有十分本事,同領一支兵,埋伏在龍鱗山,攔住剿殺。宇文成都領大兵,保煬帝在西苑。這旨一下,各處反王並煙塵,及他州外國,紛紛而來。

那靠山王楊林,聞知沱羅寨伍天錫英雄,隨差人前去,聘他來鎮守天昌關,擋那各路反王,俱要關前考武,考過武舉,然後進關搶狀元。伍天錫聞召大喜道:“我正要到揚州,不想有這機會,這昏君少不得死在我手裏。”忙點兵馬到天昌關,等候各路反王。

那各路反王到了天昌關,正要進關,看見一將紅面黃須,立於關前,高叫:“衆王聽着,俺伍天錫奉靠山王令旨:如有將士,在我馬前戰三合者,中爲武舉,然後進關搶狀元。如不能戰三合者,休想進關!”衆反王聞知此言,俱紮營關外,商議這事。忽見李子通元帥伍雲召上前說道:“衆王爺 在上,那天昌關守將,是小將的兄弟。待小將明日去對他說,他自然放進關中。”衆反王道:“甚妙!”

說唐前傳第三十九回:創帝業李淵舉兵,鋤反王楊林劃策 第3張

次日,伍雲召率衆反王至關下,軍士通報,伍雲錫聽了,便手執混金鐺,開關出來,看見伍雲召在前,衆反正並衆將在後,遂問:“哥哥也來考武舉麼?”雲召道:“然也。”我聞揚州開科考狀,兄弟怎麼聽信楊林,在此考武舉?”天錫道:“哥哥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豈不曉得?然我在此,卻有益於衆反正。哥哥進場,須要小心,場中不懷好意,作速同衆王進關,見機而作。”衆反王大喜,同伍雲召並諸將進關,來到揚州,都紮營在城外安歇,不表。

再說李元霸徵西番回來,朝過父王,問道:“哥哥秦王哪裏去了?”唐王道:“他往揚州考武去了。”元霸道:“既如此,我也要去考武。”唐王道:”你去不可生事。”元霸道:“曉得。”遂同家將四名,星夜趕到天昌關。忽見有幾家反王來迎接,元霸道:“你們爲何還在這裏?”衆王道:“千歲有所不知,衆王先來,早已進去了。我們來遲了幾日,還在這裏。如今天昌關有一主考,要進武場,必要在他馬前戰三合。戰得過,算中武舉,戰不過,性命難保。”元霸道:“有這等事!待孤家先考過了,然後列位王兄來考。”言未畢,忽走出一員大將,姓樑名師泰,生得金臉紅須,手執雙錘,十再猛勇,乃是元霸面前開路將軍,上前叫道:“千歲爺且慢前往,待末將先與他比個高下,再處。”元霸道:“既如此,你先去。”未知此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