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紅樓夢中秋節凹晶館聯詩,黛玉與史湘雲都說了些什麼?

紅樓夢中秋節凹晶館聯詩,黛玉與史湘雲都說了些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凹晶館聯詩,堪稱《紅樓夢》黛玉、湘雲兩位才女的絕唱,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八月十五中秋節,紅樓夢中也着重寫了賈府的最後一箇中秋節。這個中秋節除了寫到賈母的傷感外,還寫了賈府兩位客人,黛玉和史湘雲的月夜聯詩,其中湘雲的一句牢騷話,暗示了黛玉在賈府的真實處境。

紅樓夢中秋節凹晶館聯詩,黛玉與史湘雲都說了些什麼?

原文如下:湘雲笑道:“怎麼得這會子上船吃酒纔好!要是在我家裏,我就立刻坐船了。”黛玉道:“正是古人常說的:‘事若求全何所樂?’據我說,這也罷了,何必偏要坐船。”湘雲笑道:“得隴望蜀,人之常情。”

這原本是湘雲的一句牢騷話,暗示了兩個信息,一個是史湘雲在史家的真實處境並不悽慘,二是黛玉在賈府的真實處境很尷尬。

原本像這樣團圓的日子,黛玉和湘雲應該在家裏與自己的親人父母在一起分享月圓之夜的美好祝福,可這兩個孩子都是孤兒,黛玉與湘雲不同,湘雲只是偶爾來賈府小住,算是來往比較頻繁的客人,而黛玉族中沒有至親,在賈府就變成了寄居,而不是小住。這樣的區別就是,湘雲在賈府受了委屈,立即吵鬧着要收拾東西回去,不在這裏住了。而黛玉即便是有了委屈,有了想法,也只能把淚水咽在肚子裏。

黛玉雖然有外祖母的疼愛,可賈母的眼睛無法面面俱到,黛玉的委屈自然不敢提起,她連吃個燕窩都不肯和外祖母說,可見到底還是客人,還需要一份客氣在其中。湘雲雖從小在賈府長大,但她的那句牢騷話,也足以說明她在史家的地位,她在史家至少是自由自在不受這樣的約束的,喜歡什麼就去做,而不像在這裏,喜歡也不敢說。

黛玉在賈府的處境,讓我想起了讀過的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小女孩在外祖母家小住的情形。真的是在家千日好,在外一日難,雖然是外祖母家,你也會有諸多的不便,比如想吃的東西,不敢去拿,不敢去要,尤其是舅母的態度,表面上外人面前對你很好,私下裏會很厭惡你。當時那個小女孩吃飯的時候不敢多吃,飯後沒有吃飽,外祖母不在家,她不敢要東西吃,就忍到下一頓。生病了,心裏很難受,因不是自己的家,不敢說疼。

還好這個女孩只在外祖母家住了一年就被媽媽接走了,但她對那段日子的回憶一直都是灰色的,後來長大後,她甚至不願意去那裏。黛玉比起這個女孩幸也不幸,幸的是外祖母十分疼愛她,總是怕她受委屈,不幸的是她再也沒有了父母親人,即便是在這裏受了委屈,也回不去了。

紅樓夢中秋節凹晶館聯詩,黛玉與史湘雲都說了些什麼? 第2張

同是孤女,史湘雲性格比黛玉開朗,比黛玉豁達,這也是她勸黛玉想開些的原因。按理說,黛玉與湘雲都算是賈府的客人,她們又都是孤女,她們的感觸應該一樣纔對,可黛玉卻比湘雲傷感。

黛玉傷感的原因有二,如下:

一、賈府的悲音感染了她。這個中秋節算是賈府最後一箇中秋節,在這之前,甄家被抄,賈母的情緒一直不高,有些傷感,王熙鳳又病了不能來參加,賈母少了一個逗趣的人,心裏的傷感加重了。

賈府的這種悲音的情緒感染了黛玉,讓黛玉變得更加傷感。一旦賈府出現了問題,或者出事,黛玉就徹底沒有了去處。她即便可以回到林家,那裏也只是一個空殼了,再也沒有家的味道。對黛玉來說,這裏就等於她的第二個家,一旦這個家不在了,她就徹底無家可歸。

二、與寶玉的感情沒有着落。寶黛雖然彼此相愛,但婚姻還是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恰恰缺少了父母之命,又沒有媒妁之言,這也是她的傷感之處。

父親林如海臨終前,有書信帶給外祖母,可外祖母直到這時,對她的婚事還隻字未提。她心裏不清楚外祖母的態度和想法,更不知道她與寶玉的感情有沒有未來,所以這個中秋節,她的心裏既傷感又凌亂。

紅樓夢中秋節凹晶館聯詩,黛玉與史湘雲都說了些什麼? 第3張

在這樣的情緒感染下,黛玉的傷感才加重了這個中秋節的凝重氣氛。只是湘雲的安慰,也讓黛玉在瞬間找到了暖暖的感動,她與湘雲的聯詩雖驚魂,卻也精彩,只是有些頹廢傷感了,被妙玉叫停。

原文如下:湘雲拍手讚道:“果然好極,非此不能對。好個‘葬詩魂’!”因又嘆道:“詩固新奇,只是太頹喪了些。你現病着,不該作此過於悽清奇譎之語。”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壓倒你?只爲用工在這一句了。”

黛玉與湘雲的這段中秋月夜聯詩也成了她們之間最後一次見面,賈府被抄前,黛玉淚盡而亡,湘雲在史家被抄後,也不知所蹤,這一切都發生在這個中秋節之後,可見這段聯詩也算是一語成讖葬了花魂,埋葬了她們的青春。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