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成語典故 > 成語“乘興而來”有什麼歷史典故嗎?“乘興而來”含義詳解

成語“乘興而來”有什麼歷史典故嗎?“乘興而來”含義詳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乘興而來”有什麼歷史典故嗎?成語“乘興而來”是什麼意思?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乘興而來】故事的主人公:

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東晉名士、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第五子。

【乘興而來】是什麼意思?

乘:趁,因;興:興致,興趣。趁着興致來到,結果很掃興的回去。

【乘興而來】出自哪裏?

《晉書·王徽之傳》:“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反,何心見安道邪?’”

成語“乘興而來”有什麼歷史典故嗎?“乘興而來”含義詳解

【乘興而來】詞語辨析:

【乘興而來讀音】:chéng xìng ér lái

【乘興而來的反義詞】:敗興而歸

【乘興而來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常與“敗興而歸”連用

【乘興而來】典故:

王徽之是東晉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三兒子,生性高傲,不願受人約束,行爲豪放不拘。雖說在朝做官,卻常常到處閒逛,不處理官衙內的日常事務。

後來,他乾脆辭去官職,隱居在山陰(今紹興),天天遊山玩水,飲酒吟詩,倒也落得個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接連下了幾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現了一輪明月,皎潔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像到處盛開着晶瑩耀眼的花朵,潔白可愛。王徽之推開窗戶,見到四周白雪皚皚,真是美極了,頓時興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來酒菜,獨自一人坐在庭院裏慢斟細酌起來。他喝喝酒,觀觀景,吟吟詩,高興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覺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聲,那就更動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個會彈琴作畫的朋友戴逵。

成語“乘興而來”有什麼歷史典故嗎?“乘興而來”含義詳解 第2張

“嘿,我何不馬上去見他呢?”

於是,王徽之馬上叫僕人備船揮槳,連夜前往。也不考慮自己在山陰而戴逵在剡溪,兩地有相當的距離。

月光照瀉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兒輕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銀裝。王徽之觀賞着如此秀麗的夜色,如同進入了仙境一般。“快!快!把船兒再撐得快點!”

王徽之催促着僕人,恨不能早點見到戴逵,共賞美景。

船兒整整行駛了一夜,拂曉時,終於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卻突然要僕人撐船回去。僕人莫名其妙,詫異地問他爲什麼不上岸去見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說:“我本來是一時興起纔來的。如今興致沒有了,當然應該回去,何必一定要見着戴逵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