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拉祜族樂器簡介 拉祜族的小三絃是啥樣的

拉祜族樂器簡介 拉祜族的小三絃是啥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拉祜族小三絃,是拉祜族、佤族和哈尼族愛尼人的彈撥絃鳴樂器。因拉祜人最爲喜愛而得名。流行於雲南省思茅地區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臨滄地區滄源佤族自治縣等地。

形制比較獨特,它不僅與漢族的小三絃有較大區別,也與雲南其他民族的小三絃有顯著不同 ,但卻與廣西壯族的三絃相仿(只琴箱不是筒形),琴體小巧玲瓏。多使用一整塊梨木、果木或其它硬雜木斫制而成,當地則用糯梨木或茶木製作,而以茶木製作的音質最佳。也可琴箱單獨製作,然後裝入琴頭、琴桿。它由共鳴箱、琴頭、琴桿、絃軸、琴馬和琴絃等部分組成 ,規格大小不一,全長40釐米~60釐米。共鳴箱(琴鼓)呈扁圓形,琴框上、下開有裝入琴桿的方孔,正面以蛤蚧皮、羊皮、蛇皮或蟒皮蒙面,並用竹釘固定,後面設有木製並鏤空各種民族圖案的音窗。

琴箱直徑8釐米~12釐米、厚4釐米~8釐米,較一般三絃爲小,故可使發音堅實、脆亮。琴頭爲扁鏟形,上部較寬,頂端朝後呈弧形彎曲,下部中間設有弦槽或弦庫,明開的弦槽中間通透,暗開的弦庫則由背面開槽、正面雕以圖案花紋爲飾,琴絃由下方的弦孔中穿出。

拉祜族樂器簡介  拉祜族的小三絃是啥樣的

琴頭兩側設有三個短而粗的硬木製絃軸,置軸爲左二右一,這與其它三絃的左一右二也顯著不同。琴桿短而寬,呈半圓柱狀體,上方設有金屬山口或在山口處嵌以金屬薄片,正面平坦爲按弦指板,其上不設品位。

琴箱皮面中央置有一截鐵棍爲琴馬,下面墊以一枚舊時的銅幣、銀元或一塊薄鐵片。張以三條鋼絲絃,弦徑一致。拉祜族小三絃製作精細,一般多在琴頭、弦庫和音窗上雕刻出花紋圖案。小三絃採用金屬山口、琴馬和同樣粗細的鋼絲絃,使其具有獨特的音色。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