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滿族文化 神祕的滿族鷹文化簡介

滿族文化 神祕的滿族鷹文化簡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滿族先民的崇鷹習俗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期,這可以從某些考古文物中得到印證。1972年夏天,黑龍江省考古工作者在大小興凱湖發現了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在其出土的文物中反映原始宗教的藝術品有三件:一爲用獸骨雕成的鷹頭;二爲骨角雕成的游魚;三爲陶塑的人首像。骨雕鷹頭,是一件七釐米長的圓雕,系用堅硬的石器在獸骨上精心雕磨而成。整個體勢呈彎月形,鷹的眼、口部雕琢清晰,手法簡潔古拙,構成一種尋覓和獵取食物的神態。經測定,這個造型生動的骨雕鷹首至少有5至6千年的歷史。如從藝術角度觀察,現代人仍被原始初民善於觀察、捕捉動物形象的絕好技藝而折服、傾倒。但是在當時的生產水平下,在人類的文化意識中,藝術——審美觀念還未獨立出來,也就是說它還沒有脫離宗教意識的襁褓。在這個時代,初民羣團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是生存鬥爭,這個時期的“藝術”品在我們今人眼光中,主要反映的是蒙上宗教與神話色彩的生存意識。新開流文化遺址的所在地,正是滿族先民肅慎人的故土。因此,我們將其中的骨雕鷹首作爲滿族先民崇鷹習俗的最早的例證,大致是不錯的。

滿族及其先民在其漫長的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曾受到多種宗教的影響,如道教、佛教(或喇嘛教),但是,佔統治地位的仍是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一一薩滿教。

滿族文化 神祕的滿族鷹文化簡介

在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某些滿族姓氏,如尼瑪察氏、石克特立氏、奚赫特里氏、庫雅喇氏等,被稱爲“沒扣香的姓氏”,他們還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原始形態的薩滿教,其主要特徵是保留了野神祭禮。野神即動物神,包括水鳥、烏鴉、虎、熊、蟒、野豬、刺蝟等幾十種靈禽神獸,而以鷹神作爲首神。可見,滿族歷史悠久的崇鷹習俗,已使鷹昇華爲宗教崇拜的主神之一。六千年前的骨雕鷹首的文化生命一直延續到近世。

在目前我們仍能目睹的滿族薩滿教野神祭中,松花江上游的滿族尼瑪察哈拉的野神祭比較完整,有一定代表性。該姓先人世居琿春托克索,是東海女真人的後裔。他們的野神祭中,鷹神爲衆動物神靈的首神,滿語稱“達拉加渾”,“達拉代敏”,即“首鷹”、“首雕”之意,在整個祭禮中,祭鷹(雕)神是其核心和高潮。下面簡介筆者所見的尼瑪察氏鷹神祭禮:

薩滿戴上熠熠閃光的神帽一一帽頂上是一隻振翅起飛的神鳥(鐵片模型),代表着鷹神,到香菸繚繞的“七星斗”前,恭請鷹神降臨。薩滿向東方的故鄉叩拜,然後擊鼓吟唱:

七星斗立在高空,七星閃光請我(鷹神)臨降,我是受天之託,帶着陽光的神主,展開神翅蔽日月,(乘)神風呼嘯而來,山谷村寨都在抖動,我旋了九個雲圈,又長鳴了九聲,神鬼皆驚遁,衆神退後,神武的披金光的神鷹,我來了! (富育光譯,下同)

在薩滿教裏,太陽是最重要的自然崇拜物,太陽的神火是人類和生靈的生命之源,而神鷹是“帶陽光”、“披金光”的神靈,即司光與光明之神。

薩滿吟唱完,便舞動神帽上長長的彩色飄帶,轉起了“彌羅”(快速旋轉),神裙飄飛,神帽閃光,象徵着神鷹在雲海中翱翔,來到了尼瑪察哈拉的神堂。

滿族文化 神祕的滿族鷹文化簡介 第2張

薩滿轉起了一個又一個“彌羅”,展現其追星月乘神風的雄姿,栽裏(薩滿助手)代表族人吟頌道:

你能在陡峭壁上飛旋,神風蕩野,你神明的火眼能在密林中,看穿千里,防備着歹徒的陷坑,你向着我們部落的房子,展翅飛來,你是闔族永世的神主,所向無敵。

族人的情緒隨着薩滿熱烈歡快的神鷹舞蹈高漲起來,因爲所向無敵的神鷹是他們闔族“永世的神主”,有了它的庇佑,氏族定能驅厄平安,興旺壯大。很明顯,神鷹在這裏是氏族強大的守護神,它的神功偉力和族人息息相關。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