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走進廣西壯族 揭祕吃立節的來歷和習俗

走進廣西壯族 揭祕吃立節的來歷和習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吃立節是廣西壯族的傳統節日,吃立節是個歷史並不是很悠久的節日,因爲只是開始一百多年,最早是因爲要對抗侵略者而不能及時過春節纔開始這個節日的,到後來就成約定俗成的節日了。

在中國雖然是以漢族爲主體,但是各個少數民族之間在和漢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過程中,依舊能保留自己民族的特性,這裏面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不同民族的特色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包含這個民族的習俗,生活特點等。

走進廣西壯族 揭祕吃立節的來歷和習俗

吃立節亦稱“大節”,是壯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龍州縣、憑祥市一帶。每年農曆正月三十舉行“吃立”(壯語音譯,“吃立”壯語意爲“歡慶”或“補過春節”)。

節日起源

相傳在1894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進犯邊疆,爲打擊侵略者,當地青壯年紛紛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所以未能按時過春節。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將士凱旋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餈粑,盛情款待,歡慶勝利,補過春節,並相沿成俗。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走進廣西壯族 揭祕吃立節的來歷和習俗 第2張

吃立節舞龍

節日習俗

吃立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吃立”壯語意爲“歡慶”。亦稱“大節”。壯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民間節日。每年農曆正月三十舉行“吃立”,壯語音譯,“吃立”壯語意爲“歡慶”或“補過春節”。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