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戰史祕聞 > 戰爭與氣候:司馬懿陷蜀埋伏險被燒死突降雨

戰爭與氣候:司馬懿陷蜀埋伏險被燒死突降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志·蜀志·周羣傳》:“羣少受學於舒,專心候業……常令奴更直於樓上視天災,才見一氣,即白羣,羣自上樓觀之,不避晨夜。故凡有氣候,無不見之者,是以所言多中,”《晉書·藝術傳·戴洋》:“侃薨,徵西將軍庾亮代鎮武昌,復引洋問氣候。”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陰溝水》:“[文穆]郡戶曹史,徵試博士太常丞,以明氣候,擢拜侍中右中郎將。”唐劉禹錫《邊風行》:“將軍佔氣候,出號夜飜營。”

戰爭與氣候:司馬懿陷蜀埋伏險被燒死突降雨

網絡配圖

氣候對於戰爭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除了謀略、武器、士氣、得道、失道這些關鍵因素,氣候有時也會出來攪局。現代戰爭都會受此影響,更不用說在科學比較落後的古代,其受氣候制約的程度就更深了。例如《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火燒葫蘆谷,本來已經將老對手司馬懿父子引入埋伏圈,蜀軍堵死峽谷前後的出口,再點燃早已準備好的乾柴,無處可逃的司馬懿父子眼看着就要從歷史的舞臺上消失了,結果來了一陣暴雨,澆滅了火焰,司馬懿父子得以狼狽逃竄。雖然火燒葫蘆谷之戰是虛構的,但是也可看出突變的氣候對於戰爭勝負局面的影響。

最近翻閱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的《天道與人文》,發現竺可楨對史上關於氣候與戰爭的關係很有研究。

竺可楨首先舉例楚漢爭霸。項羽烏江自刎時,埋怨老天不幫忙,“天之亡我”。司馬遷揪着這句話,在《史記》裏狠狠地批評了霸王一番。竺可楨則認爲,從氣候角度出發,項羽的埋怨有一定的道理,並且從《史記》和《漢書》中都找到了替項羽辯護的證據。項羽當年以數萬大軍打得劉邦幾十萬聯軍滿地找牙,被趕到睢水河邊,如果不出意外,劉邦基本上就被收拾掉了。結果呢?忽然沒理由地颳起一陣狂風,連屋頂都被掀翻,連大樹都被拔起,敵我雙方根本分不清彼此,劉邦帶着幾十名親信從楚軍的視野裏消失,撿得一條性命逃出重圍。突變的氣候雖然沒有改變戰爭的結局,卻改變了劉邦的結局。所以說,項羽的遺憾也不是沒有緣由的。

戰爭與氣候:司馬懿陷蜀埋伏險被燒死突降雨 第2張

司馬懿(網絡配圖)

竺可楨又舉例明朝的李景隆,他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兒子,一個軍事發燒友,喜歡帶兵。朱棣和侄兒朱允炆爭奪帝位,李景隆代表建文帝朱允炆北伐,攻打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的根據地——北平。本來打得蠻順利的,他只要堅持一下,基本就能活捉朱棣父子。

結果李景隆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忽然停止攻勢。這麼一停,老天就變臉了,忽然降溫,大地結冰,整個北平城變成一座冰城,根本無法攀援進攻。李景隆手下的士兵不要說發動攻勢,就連站在那裏不動都有生命危險,因爲他們都是南方人,“植戟立雪中,苦不得休息”。

氣候的逆轉,導致軍事形勢的逆轉,朱棣的軍隊出擊還在寒風中哆嗦的李景隆軍隊,李景隆大敗虧輸,狼狽逃遁,從此南北軍事形勢也逆轉。朱棣在總結這次戰役時,除了嘲笑李景隆的無能,也提到了氣候的因素:“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

戰爭與氣候:司馬懿陷蜀埋伏險被燒死突降雨 第3張

司馬懿(網絡配圖)

當然,如果對惡劣的氣候過於依賴,也會導致疏忽大意,從而被敵人擊破。竺可楨舉例唐朝的“李愬雪夜破蔡州”。當時的軍閥吳元濟在堡壘裏呼呼大睡,他認爲天降大雪,氣候嚴寒,唐軍根本不可能在雪夜發起軍事行動。結果李愬出其不意,在雪花紛飛之夜,帶着小分隊冒險出擊,一直打到吳元濟的院子裏,活捉吳元濟。

再如著名的赤壁之戰,《三國志》的註釋者裴松之(南朝)認爲全靠東風給予孫劉聯軍方便,杜牧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假設,也不是沒有道理。別以爲杜牧只是詩人,他也是懂軍事的,他給《孫子兵法》做的註解,在學術界很有地位。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