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曹操有哪些失誤之處?

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曹操有哪些失誤之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與劉備的吳蜀聯軍在長江赤壁一帶與曹操軍隊進行了交鋒,史稱赤壁之戰。這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爲著名的一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也是繼闔閭破楚之後的又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曹操率二十萬衆順江而下。孫權命周瑜、程普“爲左右督,各領萬人”,共計3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的劉備軍一起溯長江西進,與曹軍相遇在赤壁。時曹公軍衆已染疾病,初一交戰,曹軍敗退,暫駐軍於烏林地帶,周瑜等人在南岸,雙方隔江對峙。周瑜採用部將黃蓋的火攻之計,命其率小戰船十艘,上裝柴草,灌以膏油,假稱投降,向北岸而進,至離曹營二里之處時,各船一齊點火,然後藉助風勢,直向曹軍衝去,曹軍大敗,舟船被燒。曹操又下令將剩餘的曹軍舟船都予以燒燬,然後撤退,又因爲士卒飢疫而死者大半。

赤壁之戰中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爲爾後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曹操有哪些失誤之處?

原因分析

孫劉聯軍勝利的原因:

赤壁之戰是曹、孫、劉之間在長江進行的水、陸聯合作戰,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孫、劉聯軍以1:4的劣勢兵力,戰勝了擁有絕對優勢的曹操,開創了在長江上以水、陸聯合作戰擊退北方軍的先例。東吳在戰爭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它在戰爭指導上的成功之處主要是:

1、敢以數萬兵力戰勝號稱數十萬之敵。此戰取勝,最困難也是關鍵的一環,是在曹操氣勢洶洶的情況下,敢於定下抗曹決心。周瑜等人,憑着橫行天下、不畏強暴的氣概,在數雄皆滅,曹操挾新勝之威,以“順”討“逆”,以號稱數十萬敵數萬,東吳一片主降,似乎取勝無望的形勢下,冷靜分析戰爭形勢,揭示出曹操表面強大下掩蓋着的弱點,及戰勝曹操的極大可能性,提供了弱軍戰勝強軍的科學依據。

2、聯合昔日敵對的荊州,共同抗曹。曹操進攻荊州後,東吳敏銳地看到,大敵當前,抗曹的共同利益,超過了昔日與荊州敵對的利益,迅速改變策略.向荊州展開弔唁外交。孫、劉兩家以大局爲重,在羣雄逐個被蕾操各個擊破時,堅定地走聯合之路,爲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避免了再次被曹操各個擊破的命運,“一時之大計無有出於此者”。

3、以火攻奇襲曹軍水軍。水軍是曹軍此戰的關鍵兵種,也是最薄弱的兵種;因爲曹操北方水軍不習水戰,是疲病之卒,荊州投降的水軍未經整訓,心懷兩端,其水軍又犯了艦船首尾連接、不便疏散的戰術錯誤。孫、劉聯軍以火攻爲突破口奇襲曹軍水軍,既抓住了關鍵,又是打敵薄弱環節,從而在較短時間內,一舉擊退曹操的徵吳軍。

方北辰的《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書中分析孫劉聯軍赤壁之戰勝利的原因是:“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史文說曹操的船隊,在遭遇戰失利之後,才引退到北岸駐紮。可見在遭遇戰發生之前,他並沒有在赤壁的北岸停留紮營;但是周瑜一方,則先已在南岸站住腳了。這就說明:是周瑜一方先守在這裏的南岸,等待曹操到來之後,再發動遭遇戰,迫使曹軍在北岸停下紮營。既然先已在此恭候,那麼將赤壁作爲決戰之地,自然就是周瑜主動做出的選擇了。周瑜選擇有利的決戰地點,針對實際測試出來的敵人弱點,利用特殊的氣象條件,採用有利的火攻戰術,還挑選了正確的執行火攻人選,所以取得了輝煌的成功。

儘管賈詡向曹操提出,只要屯兵在江陵、安撫好荊州吏民,就可以讓東吳不戰而降。但是,“太祖不從,軍遂無利”。

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曹操有哪些失誤之處? 第2張

而曹操急於求成的失誤在於:

(1)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爲操後患。 關西軍一直是曹操的威脅。

(2)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 曹操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荊州水軍對抗吳軍,可惜他錯了,赤壁之戰前那場接觸戰證明了一切。所以曹操纔會索戰船,只不過正是因爲這樣才被敵人火攻。說到底還是水軍不濟造成的。除了剛剛收服的荊州水軍之外,曹操的中原陸軍也來參戰。僅曹操的都督護軍趙儼,就督護了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支軍隊從徵荊州。 [23] 其中的張遼還被庾信的《哀江南賦》提到:“張遼臨於赤壁,王濬下於巴丘”。 可以說,曹操的南征部隊也悉數開赴了赤壁。他希望以荊州水軍爲主力,進而利用絕對的兵力優勢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荊州水軍,低估了吳軍和長江。

(3)又今盛寒,馬無藁草; 《三國志·吳主傳》:“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可見戰馬沒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飢餓與瘟疫是困擾曹軍的兩大難題。這樣的部隊即使數量多也很難取勝。

(4)驅中國士衆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魏、蜀、吳三家君主大事紀都記錄了這次瘟疫,可見此次瘟疫規模之大。《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時又疾疫,北軍多死。”《三國志·吳主傳》記載:“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江表傳》也記載了曹操的評價:“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劉孔伏 、潘良熾《再論赤壁之戰的幾個問題》認爲曹操兵敗的決定因素是周瑜採取了速決戰的正確策略。

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曹操有哪些失誤之處? 第3張

李友鬆的《曹操兵敗赤壁與血吸蟲病關係之探討》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戰兵敗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蟲病。赤壁之戰的戰場恰恰是當時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的地區,而且時間又是血吸蟲病的感染季節。赤壁之戰是在冬天開始的,但曹軍在轉徙、訓練時間是在秋天。曹操水軍在赤壁之戰戰前染上血吸蟲病,經過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就發病了,致使大戰時疲病交加,不堪一擊。而劉、孫軍隊長期在血吸蟲流行的疫區中從事生產、生活,士兵體內或多或少已產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這個觀點也有缺陷,曹操水軍主要來自荊州水軍,這些士兵對血吸蟲的免疫力應跟孫劉聯軍應該差別不大,所以該是其他疫病。

陳文德撰寫的《曹操爭霸經營史》一書中,分析了曹操戰敗的原因。他將主要的失敗原因歸咎於東南風,說:“曹操用兵如神,俗語說:‘說曹操,曹操到’代表曹操用兵的疾如風與侵略如火,劉備在徐州就因準備不及而棄軍逃亡,至荊州赤壁開戰前,又遇到類似狀況。曹操既然用兵謹慎,在赤壁兵敗如山倒的原因除周瑜自身份析的以外,周瑜可能還隱瞞一個氣候學的事實。在洞庭湖一帶,因爲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可能會逆吹東南風。這一點是北方長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而成爲長江水邊長大者的地利。”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