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三國演義》這名字在歷史上並未正式出現過,那古代稱之爲什麼?

《三國演義》這名字在歷史上並未正式出現過,那古代稱之爲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要說2018年開年,中國遊戲界最令人振奮的新聞,那麼顯然要數大名鼎鼎的以寫實風格著稱《全面戰爭》系列戰略遊戲,《全面戰爭》系列由英國工作室The Creative Assembly開發的一款回合策略與即時戰術相結合的大戰略遊戲。預計2018年秋季要推出的最新一款竟然是中國三國時代題材的《三國:全面戰爭》,這一消息令無數中國遊戲迷期待。

說起三國題材,不僅是中國,幾乎所有的東亞文明圈的國家與地區,對於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歷史,都是耳熟能詳。因此這條新聞爆出後,立刻引起了國內外的巨大轟動。

《三國演義》這名字在歷史上並未正式出現過,那古代稱之爲什麼?

這一切無不歸功於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不僅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名播四海。早在明隆慶三年(1569年)就已傳至朝鮮,崇禎八年(1635)就有一種明刊本的叫《三國志傳》入藏於英國牛津大學。自日僧湖南文山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編譯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國志》之後,目前朝鮮、日本、印尼、越南、泰國、英國、法國、俄國等許多國家都有本國文字的譯本,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三國》這部小說作出了有價值的探討和極高的評價,如日本作家吉川英治在其編譯本的序言中說:“《三國演義》結構之宏偉與人物活動地域舞臺之廣大,世界古典小說均無與倫比。”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鼻祖。所謂“歷史演義”就是用通俗的語言,將爭戰興廢、朝代更替等爲基幹的歷史題材,組織,敷演成完整的故事,並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和美學理想。這種獨特的文學樣式受到了索重歷史傳統的中國人民的喜愛,所以可觀道人在《新列國志敘》形容明代“自羅貫中氏《三國志》一書,以國史演爲通俗演義,汪洋百餘回,爲世所尚,嗣是效顰者日衆,因而有《夏書》、《商書》、《列國》、《兩漢》、《唐書》、《殘唐》、《南北宋》請刻,其浩瀚與正史分籤並架”,形成了一個創作歷史演義的傳統。

中國歷史上的“三圖”,本身是一個龍騰虎躍,風起雲涌的時代。陳壽的一部《三國志》和裴松之的注就包蘊着無數生動的故事,爲文學家的藝術創造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現存最早的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署“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說明陳壽《三國志》是其成書的主要依據。

《三國演義》這名字在歷史上並未正式出現過,那古代稱之爲什麼? 第2張

而在民間,又不斷地流傳和豐富着三國的故事。以此爲基礎,元至治年間就有福建建安虞氏刊印的《三國志平話》。

不過今天的國人都知道的《三國演義》這個名字,歷史上並未正式出現。正式叫做《三國演義》實際上是解放以後的事了,那《三國演義》歷史上正式的名字叫什麼呢?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現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名字叫做《三國志通俗演義》。該書24卷,240則,每則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卷首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蔣大囂)《序》、嘉靖壬午修髯子(張尚德)《引》。以後的新刊本多從此出,只是在插圖、音釋、考證、評點和卷數、回目、個別文字方面作些調整。

後來又有《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本,將240則合併爲120回,回目也由單句變爲雙句。

爲了凸顯不違背歷史的真實,其名字都還是《三國志》,可見那時候,無論作者還是讀者,都還下意識地,把三國那段歷史放在第一位,作家文學“演義”的部分放在第二位。

直到近代的章學誠(1738—1801,字實齋,清會稽人,曾官國子監典籍)所撰《丙辰札記》中還說:“凡演義之書,如《列國志》、《東西漢》、《說唐》及《南北宋》,多記實事;《西遊記》、《金瓶梅》之類,全憑虛構,皆無傷也。唯《三國演義》則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以至觀者往往爲之惑亂。”還在批評《三國演義》不忠於歷史,還沒有當作一部純文學作品去看。

除了《三國志》的“演義”外,今存嘉靖至天啓年間的刊本中有不少書名爲“三國志傳”而非“三國志演義”,如《新刻全像大字通俗演義三國志傳》、《新刻按鑑全相批評三國志傳》等。

這類“志傳”系統與“演義”系統版本的不同之處,除了在一些情節、文字上有所出入之外,主要是“志傳”系統的《三國》中穿插着關羽次子關索一生的故事。這兩種系統的本子孰前孰後,誰接近羅貫中的原本,目前學術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也有一些學者將各本認真比勘後,認爲“嘉靖本”和“三國志傳”本是出於同一源頭的抄本,兩種系統的差異只是在傳抄過程中產生的。

可見,不論“傳”還是“演義”,前面都要配上屬於正史系統的《三國志》,生怕別人說自己是“小說”,總是強調我這還是《三國志》,是正史。

《三國演義》這名字在歷史上並未正式出現過,那古代稱之爲什麼? 第3張

《三國志演義》以75萬字的規模,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演義體小說語言,塑造了四百多個人物形象,描寫了近百年的歷史進程,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小說體裁,這不僅使當時的讀者“爭相謄錄,以便觀覽”,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書商們繼續編寫和出版同類小說的熱情。自嘉靖以後,各種歷史演義如雨後春筍,不斷問世,從開天闢地,一直寫到當代。據不完全統計,今存明、清兩代的歷史演義約有一二百種之多。可以說,這些小說無不受到《三國志演義》的影響,但沒有一部在總體水平上超過它。

例如模仿《三國志演義》最好的兩個系統,“列國”和“隋唐”,在名字上都能看到《三國志演義》,如明代餘邵魚的《列國志傳》,後馮夢龍增補成的《新列國志》,清初蔡元放又改成的《東周列國志》,都還要加個“志”字。還有嘉靖、萬曆年間就有的《唐書志傳通俗演義》和《隋唐兩朝志傳》,都無一例外的加上“志”字。

一直到近代,學術界也還叫做《三國志演義》。魯迅先生寫《中國小說史略》,還是稱作“羅貫中本《三國志演義》”,其中魯迅最有名評價是:“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僞,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鄭振鐸也寫過一篇文章叫《三國志演義的演化》。

英國漢學家鄧羅(C.H. Brewitt Taylor)就將《三國演義》全本翻譯成爲英文,於1925年在上海首次出版,這是《三國演義》第一部英譯本,讓英語世界第一次瞭解到中國這段歷史,注意當時的名字也還叫《三國志演義》。

那我們今天都叫做的《三國演義》,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什麼時候去掉的“志”呢?

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以李卓吾評本爲基礎,參考了“三國志傳”本,對回目和正文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增刪,修正文辭,改換詩文,並作了詳細的評點。毛本《三國》,正統的道德色彩更加濃厚,但在藝術上有較大的提高,較便於一般大衆閱讀。其評點文字也多有精到的見解,故成爲後來最流行的本子,但今天一般都沒有保留“毛評”。

毛氏父子自定的書名也是《三國志演義》,或稱《四大奇書第一種》或《第一才子書》,只是在《讀三國志法》等行文過程中用過《三國演義》之名。在此之前,明代個別的本子如夷白堂刊本、清代個別筆記也用過這稱呼,但都沒有什麼影響。

直至近代,普通老百姓纔將它簡稱爲《三國演義》,並漸漸地與《三國志演義》混爲一談,甚至將在原來需要特意強調的,代表其意義的書名《三國志演義》取而代之了。

老百姓心理上早就接受了“小說”這一文學體裁,早已不在乎當年創作《三國演義》時的“依史以演義”(李漁《三國志演義序》)。是不是“依史”,是不是符合歷史真實,早就不重要了,老百姓看的其實是“演義”,今天我們看《三國演義》,最喜歡的恰恰是看他的“演義”部分。管你歷史上關羽是不是真的“溫酒斬過華雄”,是不是真的“過五關斬六將”,趙子龍是不是真的在“長阪坡七進七出”、諸葛亮是不是真的“火燒過博望坡”、“草船過借箭”、“七星壇借過東風”、“嚇跑過司馬懿”,歷史上是不是真有一個女孩叫作“貂蟬”,用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國家。恰恰是這些,不“忠於”歷史的部分,最爲我們僅僅樂道。

《三國演義》這名字在歷史上並未正式出現過,那古代稱之爲什麼? 第4張

放眼今天,那麼多“穿越”小說、“穿越”劇,現代人回去抗戰、回到清朝談戀愛,回到古代當將軍、當王妃、當皇帝,難道讀者不知的這不忠於歷史嗎?但還是有大量的讀者,其實也是反映這麼一種心態,也是文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小說”從“歷史小說”而生,最終變成了“小說”。

當《三國演義》真正變正一部文學作品時,他就再也不用叫《三國志演義》。

自50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本用《三國演義》之名後,《辭源》、《辭海》等工具書及某些文學史著作也用此名,連中央電視臺所屬的專門從事電視劇創作生產的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的1994版電視劇也稱《三國演義》,在羣衆中造成很大的影響,更是讓《三國演義》這一名字,被所有中國人所記住,今天的中國年輕人,幾乎都是先看過電視劇《三國演義》,再去看小說《三國演義》,如果硬要叫回《三國志演義》這一舊名稱,實在是沒有必要。

但《三國演義》電視劇海外版仍舊用《三國志演義》這一名稱。

《三國志演義》雖然已經成爲歷史,但今天的讀者應該知道《三國演義》曾經有一個名字叫《三國志演義》,一字之差,恰恰反映了時代的變遷,文學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閱讀這部不朽名著,才能理解中國小說的發展軌跡

“三國”一箇中國人永遠說不完的話題,最後借用小說《三國演義》裏結束語,“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