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對於大英雄關羽好多人心中似乎有這樣一個誤解!

對於大英雄關羽好多人心中似乎有這樣一個誤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聖”更多程度上是指關羽的戰績有多麼出色,時至今日,“武聖”這個稱號,更多的是因爲關羽身上的那種精神,那個義字,而並非戰績,但現在很多主流都在吹關羽的戰績有多好,這其實並非是對關羽的一種尊重。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真實歷史上關羽的戰績。

近來關羽成了熱門話題,有關他的爭論頗爲激烈。通常,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如果出現了巨大反差,無不與兩點有關:一是對與錯,二是真與僞。有關“對與錯”,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有關“真與僞”,則無須爭論。作爲武將,一生的戰績是對其做出綜合評價的最重要因素,這個問題本屬於“真與僞”的範疇,但奇怪的是,現在也成了爭論的焦點。那麼,關羽到底是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還是敗多勝少的“常敗將軍”呢?這恐怕要用數字說話了。

對於大英雄關羽好多人心中似乎有這樣一個誤解!

首先,我們先不說正史,先看一看小說《三國演義》對關羽戰績的描述。

一、關羽在《三國演義》裏的戰績

有人調侃說,一部《三國演義》前半部只說了個武聖關羽、後半部只說了個文聖諸葛亮,這有些偏激,但關羽的戰績確實是《三國演義》前半部最爲濃墨重彩的部分,梳理一下他曾參加過的戰役和戰鬥竟然有32次之多:

1、刀闢程遠志(第一回),勝;

2、溫酒斬華雄(第四回),勝;

3、三英戰呂布(第五回),勝;

4、戰管亥(第十一回),勝;

5、戰紀靈(第十四回),勝;

6、斬荀正(第十回),勝;

7、與張飛合戰呂布(第十九回),勝;

8、與張飛再次合戰呂布(第二十回),勝;

9、斬車胄(第二十一回),勝;

10、擒王忠(第二十二回),勝;

11、戰夏侯惇(第二十五回),勝;

12、戰徐晃、許褚(第二十五回),勝;

13、斬顏良(第二十五回),勝;

14、戰文丑(第二十六回),勝;

15、斬孔秀(第二十七回),勝;

16、戰孟坦(第二十七回),勝;

17、戰韓福(第二十七回),勝;

18、斬卞喜(第二十七回),勝;

19、斬王植(第二十七回),勝;

20、斬秦琪(第二十七回),勝;

21、戰夏侯惇(第二十八回),平;

22、斬蔡陽(第二十八回),勝;

23、戰夏侯惇(第三十九回),詐敗;

24、戰黃忠(第五十三回),平;

25、再戰黃忠(第五十三回),平;

26、斬夏侯存(第七十三回),勝;

27、戰呂常、王忠(第七十三回,勝;

28、戰龐德(第七十四回),平;

29、再戰龐德(第七十四回),敗;

30、戰徐晃(第七十六回),平;

31、戰蔣欽等江東將領(第七十六回),敗;

32、戰潘璋(第七十六至七十七回),敗。

以上32次作戰,關羽23勝、5平、4敗(含1次詐敗),勝率高達85%(剔除平局因素),這一戰績不僅在三國,放在整個中國戰爭史上都是數得着的,在古代名將中能超越這一戰績的,也許只有“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皆鈞解”的吳起一人。

二、《三國演義》裏關羽作戰的描寫大多不符合真實歷史形態

《三國演義》對關羽作戰的描寫有3個特點:一是單挑多,其中1對1單挑就有23場,佔71%;二是斬殺率高,23場勝利中,把對手當場斬殺的共16場,佔70%,也就是說跟關羽單獨過招,活着回去的可能性只有3成,關羽比“機器戰警”還厲害;三是取勝速度極快,23場單挑中,1個回合即斬殺或生擒對手的有10場,佔44%,2-10個回合的8場,佔35%,二者合計79%。

個人“武藝”高強、善於單打獨鬥是關羽取得突出戰績的關鍵,但這種作戰模式與當時的戰爭形態並不相符。《孫子兵法》講戰爭,講了戰爭的謀略、將帥的選拔、訓練、地形運用、後勤保障甚至火攻、用間,就是沒講將領怎麼去“練武”,爲什麼?因爲即使在冷兵器時代,打仗靠的也是陣法和指揮,戰場上最高指揮官一開場就衝在最前同殺敵陷陣,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所以《三國演義》裏的那些打法類似於兵棋或電子遊戲,不是真實的歷史。那麼真實的歷史是什麼樣的呢?關羽作爲三國時代的武將,他的戰績究竟如何?

對於大英雄關羽好多人心中似乎有這樣一個誤解! 第2張

三、根據史料梳理出的關羽真實戰績

《三國志》關羽傳篇幅很短,只有1100多字,不要說寫30多場戰役和戰鬥,就把一場戰役寫清楚都很困難。瞭解關羽的戰績還要參考別的史料,包括《三國志》其他人物的傳記以及裴松之注所引的各類史籍,儘管梳理起來有些困難,但大致情況還是可以搞清楚的。根據對史料的梳理,關羽親自參加的戰役和戰鬥至少有17次:

1、初平四年(193)郯城攻防戰(陶謙指揮,關羽參戰),平;

2、建安元年(196)徵袁術之戰(劉備指揮,關羽參戰),敗;

3、建安元年(196)回擊下沛之戰(劉備指揮,關羽參戰),敗;

4、建安元年(196)與紀靈小沛之戰(劉備指揮,關羽參戰),敗;

5、建安三年(198)與呂布小沛之戰(劉備指揮,關羽參戰),敗;

6、建安三年(198)與呂布下沛之戰(曹操指揮,關羽參戰),勝;

7、建安五年(200)徐州之戰(劉備指揮,關羽參戰),敗後被俘;

8、建安五年(200)白馬之戰(曹操指揮,關羽參戰),勝;

9、建安五年(200)汝南之戰(劉備指揮,關羽參戰),敗;

10、建安十三年(208)當陽之戰(劉備指揮,關羽參戰),敗;

11、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周瑜指揮,關羽參戰),勝;

12、建安二十年(215)益陽之戰(關羽指揮),敗;

14、建安二十四年(219)襄樊之戰(關羽指揮),勝;

15、建安二十四年(219)樊城攻防戰(關羽指揮),敗;

16、建安二十四年(219)麥城之戰(關羽指揮),敗;

17、建安二十四年(219)臨沮決石之戰(關羽指揮),敗後被俘。

上面這個梳理,包括有史料明確記載或可以推測出來的,關羽早年參加討伐黃巾軍、隨劉備南下平原、隨劉備守小沛和新野、開拓荊州等,也應該發生過許多戰鬥,但因爲缺乏史料依據,無從判斷戰鬥情形和勝負,故未列。

從以上戰例可以分析出4個特點:一是關羽的真實戰績不佳,全部參戰的17場戰役和戰鬥共4勝、1平、12敗,總體勝率僅爲25%(剔除平局因素);二是關羽參戰的戰役和戰鬥大多是他人指揮的,獲勝的4次中曹操指揮的2次、周瑜指揮的1次,在全部17次作戰中關羽本人親自指揮的5次,不到30%,這5次中1勝4敗,勝率僅爲20%;三是明確有單挑記錄的只有白馬之戰斬顏良1次,《三國演義》中被關羽親手在陣前斬殺的其他15人要麼人物爲虛構,要麼事實無依據;四是關羽戰敗被俘有2次,這一點在三國武將中也算是突出的。

四、如何客觀評價作爲武將的關羽

“常勝將軍”原來是“常敗將軍”,從20%到85%,史實與演義竟然差別那麼大。但這麼說不是爲了“黑”關羽,也不否認關羽仍然是一名出色的武將。

對於大英雄關羽好多人心中似乎有這樣一個誤解! 第3張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關羽爲“萬人之敵,爲世虎臣”。曹操手下的程昱、郭嘉、傅幹、劉曄、溫恢等人都評論過關羽,程昱說:“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也。”郭嘉說:“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爲之死用。”傅幹說:“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劉曄說:“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爲將。”溫恢說:“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爲患。”此外,赤壁之戰的聯軍總指揮周瑜也說過:“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最後打敗關羽的關鍵人物呂蒙說:“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

應該說,上面這些評價都是真實的,反映出關羽的勇猛和在當時的知名度,這個評價與關羽真實的戰績也不矛盾,大家一致認爲關羽的突出特點是“勇猛”,但個人再勇猛也是個體,取得勝利依靠更多的是集團的力量,劉備集團起起落落,長期處於頹勢,多次被打得東流西竄,關羽作爲該集團的核心力量,不可能一枝獨秀。

關羽被後世尊爲“武聖”,顯然與他真實的戰績無關,而是有複雜的現實需要和政治原因,但最重要的是他所具備的那種忠誠的精神。這裏想說的是,尊崇一個人不必強求他事事完美,更不能曲解、虛構史實來美化和誇大,歷史的真實是“真與僞”的範疇,無須過多爭論。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