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揭祕龍的第九子睚眥爲何會成爲邪惡的化身?

揭祕龍的第九子睚眥爲何會成爲邪惡的化身?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睚眥讀音ya zi,睚眥必報大家都聽說過這個成語。睚眥是龍子中的老二,雖然爲龍種,但龍也嫌棄他,怕他,想要把它丟掉,是他母親哀求財得以保留。  

揭祕龍的第九子睚眥爲何會成爲邪惡的化身?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睚眥的描述,一般以爲睚眥性格剛烈,好勇善鬥,嗜殺好血,經常怒目而視,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基本上是看不到這種圖案或者雕像的。

睚眥形狀龍身豺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總是嘴銜寶劍,是殺意的象徵。睚眥一般是刻在寶劍、寶刀的刀環刀柄上面,用於武士、軍人、帶有殺戮性職業的武器上面,能夠增加威懾作用,增強兵器自身的威力。更重要是使其威嚴莊重。

睚眥忌諱刻在家裏或者做擺件裝飾品,睚眥煞氣非常重,是要殺人的。

睚眥,龍之七子,龍身豺首,性格剛烈,好勇擅鬥,嗜殺好鬥,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俗語說: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睚眥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惡的化身。

縱然只給過一頓飯的小恩,也要報答;縱然只瞪過一眼的小怨,也要報復。這就叫“一飯必償”、“睚眥必報”。形容心地偏狹,氣量狹小,些微嫌隙都不肯相讓,就叫做“睚眥必報”。  

揭祕龍的第九子睚眥爲何會成爲邪惡的化身?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秦昭王時,秦國一位權高勢大的宰相範睢,是魏國人,這人極有口才,秦昭王對他十分信任。

範睢本是魏國人,在魏國時曾隨“中大夫”須賈到齊國去過一次,須賈懷疑他同齊國私通,回國後報告了宰相魏齊。魏齊叫人把範睢毒打了一頓,範睢裝死,才得脫險,躲在一個好朋友鄭安平家裏,改名張祿,慢慢養傷。接着,他又通過秦國派到魏國來的一個使臣王稽的關係,偷偷到了秦國。在秦國,又經王稽的推薦,並且仗着他巧言善辯的一張嘴巴,取得了秦昭王的賞識,登上了宰相的高位。

範睢當了宰相不久,就說動秦昭王發兵攻伐魏國。魏國派須賈前往秦國,請求罷兵。範睢知道須賈來到了秦國,便化裝成一個遊蕩他鄉的窮漢,到賓館去看他。須賈見是範睢,吃了一驚,說:“啊,你原來還活着!”談了幾句話,須賈覺得他可憐,便順手取件綈袍送給了他。

後來,當須賈知道範睢就是秦相張祿的時候,想起舊事,不禁惶恐萬狀,立即光着上身,跪在範睢面前請罪。範睢將須賈大罵,列數了他的罪狀,又特地舉行了盛大的宴會,當着各國代表和全體賓客的面侮辱了他一場;還說,姑念他贈送綈袍,總算還不忘舊情,饒了他的命。可是,必須告訴魏昭王,迅速把魏齊的頭送來,否則就要發兵殺到魏國的國都去。  

揭祕龍的第九子睚眥爲何會成爲邪惡的化身? 第3張

睚眥畫像

魏齊聽得這個消息,嚇得逃到趙國,趙國也怕得罪秦國,不敢收留;又想逃往楚國,楚國也不歡迎。這位宰相終於被逼自殺。

範睢爲了個人榮辱,爲了報私仇,竟投靠敵國,背叛祖國,真是個可恥的罪人!但在當時卻有人稱讚他“恩怨分明”,說他不僅報了私仇,而且報了恩。他保薦救了他性命的好朋友鄭安平爲秦國的將軍,提拔王稽爲“河東守”;還把部分家產分散給其他曾經幫助過他的人。《史記·範睢傳》也說他:“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