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被皇帝視爲奴隸的唐朝宦官爲何最終掌握了大權?

被皇帝視爲奴隸的唐朝宦官爲何最終掌握了大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核心提示:在《舊唐書·職官志》、《新唐書·百官志》等記述唐代官制的文獻裏,都曾備列內侍省自內侍監以下大小宦官的官職,但這些事務性官職並不能使宦官掌握多少權力。宦官之能夠掌大權,是由於玄宗以後他們可以外任監軍、內任神策中尉和樞密使,這些不見於當初正式編制的纔是真正有權有勢的要職。

被皇帝視爲奴隸的唐朝宦官爲何最終掌握了大權?

網絡配圖

所謂“宦”,本來只是指在政府裏學習辦事。戰國時貴族多養“門客”,“宦”又成爲充當門客的意思。這種門客不僅貴族門下有,國君也有,專門蓄養着充當近侍隨從,就叫做“宦官”。因此宦官本來並不都是閹割過的人。但既成國君的親隨,經常穿宮入戶,弄得不好會和后妃們搞不正常男女關係,總不如閹割過、喪失生殖能力的人來得保險。正好,古代本有對男性俘虜施加“宮刑”的辦法,即閹割後到宮室裏來服役,於是宦官中也常選用這類受過宮刑的人來充當以上都根據呂誠之(思勉)師的考證,見所著《三國史話》,民國三十二年開明書店本。。最受秦始皇寵信的宦官趙高,就本系趙國“諸趙疏屬”,國亡後受宮刑當上宦官的(《史記》卷八八《蒙恬傳》)。《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說:“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可見直到前漢宦官還不都閹割,要從後漢起才都用受過宮刑的閹人,當然也包括許多自行閹割以投效謀生的現在又通稱宦官爲“太監”,這是因爲明代的宦官辦事機構分設十二監,每監各設太監一員爲長官,以後宦官權勢大了,人們也就把非太監的宦官混稱爲“太監”。。

古代門客之於主子多少有點人身依附關係,發展成爲宦官制度以後,宦官更統統是奴隸身份。唐末以昭宗名義所下誅戮宦官的詔書中就說過,“此輩皆朕之家臣也,比於人臣之家,則奴隸之流”(《舊唐書》卷一八四《宦官傳》)。用現代科學語言來講就是皇帝的家內奴隸。家內奴隸通常和從事勞動生產的奴隸一樣,都是被奴役受壓迫的;但如上升爲奴隸頭兒,奴隸總管,成爲高級的宦官,那就轉而站到主子的立場去壓迫奴役別人了。

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提一下史學界老前輩陳寅恪先生的觀點。陳先生在其名著《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指出:“唐代閹寺多出自今之四川、廣東、福建等省,在當時皆邊徼蠻夷區域。其地下級人民所受漢化自甚淺薄,而宦官之姓氏又有不類漢姓者,故唐代閹寺中疑多是蠻族或蠻夷化之漢人也。”案奴隸本多是俘虜來的,也有是買來的,唐代北方遊牧爲生的少數民族比較厲害,即使戰敗也多不願受閹割當家奴。皇帝家奴只有從當時從事農耕的南方少數民族中選用。但這些皇帝家奴得寵掌權後階級地位就起了變化,不再代表被壓迫的少數民族的利益,而只能是代表皇室的利益,成爲皇帝的得力爪牙了。這點務請讀陳先生《述論稿》的讀者們注意。

我國封建社會的宦官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掌權。一般說來,貴族勢力大,能夠分掌中樞大權時輪不到宦官掌權;必須皇帝有較大權力就是中央高度集權的時候,作爲皇帝的家奴才有可能掌權。歷史上宦官掌過權的朝代,如秦、漢、唐、宋、明等莫不如此。戰國以前照我看是封建領主制社會,貴族和國君共同掌權,魏晉南北朝出現的門閥制度是領主制殘餘在地主制社會的迴光返照,皇帝得靠世家大族撐腰,皇帝家奴更沒有資格多說話。少數民族皇帝的金、元、清等朝在內廷基本上不搞漢人那一套,即使有個別宦官作點威福也形成不了制度。

再就中央集權的朝代來說,也並非一開始就讓宦官掌權。因爲開國皇帝身邊總有一批同過患難、經過考驗的功臣元勳,即使他們貴爲宰相,和皇帝仍是休慼與共,皇帝用不到另外培植貼身親信。如唐開國時高祖有他的“太原元謀功臣”,太宗有參與“玄武門之變”幫他奪取政權的功臣。高宗即位時,宰相長孫無忌、褚遂良都是先帝太宗的舊人,爲了從他們手裏奪回權力,轉而依靠“素多智計,兼涉文史”的昭儀武氏,形成了在皇帝身邊的另一箇中樞機構所謂“內朝”,而和宰相爲首的“外朝”相抗衡。武氏當上了皇后、太后,最後改唐爲周當女皇帝,先是自己掌權,晚年信任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又形成了女皇帝的內朝。中宗復周爲唐,又寵信韋后形成內朝。這幾個內朝都還輪不到宦官參與。

被皇帝視爲奴隸的唐朝宦官爲何最終掌握了大權? 第2張

網絡配圖

開始讓宦官組成內朝,是在唐玄宗時候。玄宗吸取前此皇后擅政的教訓,在廢掉王皇后後不再立皇后,不讓所寵愛的武惠妃、楊貴妃憑藉皇后名義插手政治。把政權全部交給外朝宰相吧,當然更不放心。於是挑選了身邊的大宦官高力士協助他處理政務,“每四方進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力士也就此“常止於宮中,稀出外宅”(《舊唐書》卷一八四《高力士傳》),這樣就出現了由宦官組成的和外朝宰相抗衡的內朝。原先,唐宦官機構“內侍省”不置三品官,長官“內侍”只是四品,這時設置正三品的“內侍監”爲長官,擡高到和外朝正三品的宰相同一級別。

唐玄宗之所以讓宦官組成內朝,當然是由於宦官都已閹割過,按照習慣這種閹割過的“刑餘之人”是沒有可能當皇帝的,不像宰相權勢大了有可能篡位當皇帝,皇后也有可能當女皇帝;同時,也由於宦官是家奴,既貼近,又恭順聽話,不像外朝宰相有時要擺官架子,裝得嚴肅可怕。至於宦官中選用高力士,則是因爲高力士給他出過大力,“玄宗在藩,力士傾心奉之”,玄宗剪除太平公主從太上皇睿宗手裏取得全部政權時,力士又積極參與軍事行動(《舊唐書·高力士傳》及卷八《玄宗紀》),可說是經得起考驗的幹才。以後各個皇帝寵任的宦官就兩《唐書·宦官傳》所記,如李輔國、竇文場、霍仙鳴、吐突承璀、仇士良、田令孜等,都曾是皇帝在東宮當太子時的親侍,程元振、俱文珍、王守澄、樑守謙等都以擁立皇帝建有殊勳,總之多數是皇帝心目中最親近最可信賴的人物。要知道,“任人唯親”本是舊社會的通病,唐代某些宰相也是以東宮舊人的身份被擢用的,何況宦官!

在《舊唐書·職官志》、《新唐書·百官志》等記述唐代官制的文獻裏,都曾備列內侍省自內侍監以下大小宦官的官職,但這些事務性官職並不能使宦官掌握多少權力。宦官之能夠掌大權,是由於玄宗以後他們可以外任監軍、內任神策中尉和樞密使,這些不見於當初正式編制的纔是真正有權有勢的要職。

先說派宦官監軍,這種做法在唐初是沒有的,因爲當時的將領多半和皇帝共過患難,而且有大征戰,部隊都是臨時抽調組成,“將帥無握兵之重”,用不到再派人監視。玄宗時設置了九節度使,邊塞重兵長期由節度使控制,這就需要派自己的家奴宦官去充當監軍。如宦官邊令誠長期充當安西四鎮節度使的監軍,安祿山叛亂,現任和前任節度封常清、高仙芝戰敗,邊令誠憑玄宗敕書就能在軍中把封、高誅殺,可見監軍的威權(《舊唐書》卷一〇四《高仙芝傳》、《封常清傳》)。亂事平定後,中央爲了對付河北、淄青的亂黨殘餘勢力,抵禦西北邊吐蕃等少數民族,以及鞏固全國其他地區的統治,保證運河糧道暢通等需要,先後主動設置了三四十個節度使、觀察使。可又怕他們走安祿山的老路叛變作亂,就派出大批宦官分頭到他們的管區充當監軍,形成了固定的監軍制度。當然,充當監軍的宦官未必都懂軍事,還經常幹出貪污受賄之類的醜事,甚至會因私嫌而誣構陷害節度使(《冊府元龜》卷六六九“內臣貪貨”王賤言條、李國貞條,卷六七〇“內臣誣構”薛盈珍、高重昌、許遂振諸條)。但在代表中央加強對節度使控制這點上總還是起了積極的作用,有時節度使管區內發生變亂,監軍也有能力及時敉平(《元龜》卷六六七“內臣立功”皇甫政條,《舊唐書》卷一四五《董晉傳》記俱文珍事)。

宦官開始插手禁軍也是在玄宗時候。先是高力士和禁軍將領爭寵,禁軍將領葛福順及其後臺王毛仲等失敗被貶殺(《舊唐書》卷一〇六《王毛仲傳》),另一夥以陳玄禮爲首的禁軍將領就倒向了高力士。到肅宗朝的大宦官李輔國,代宗朝的大宦官程元振,就都曾正式“專掌禁兵”(《舊唐書》卷一八四《李輔國傳》、《程元振傳》)。但所有這些禁軍還只是用來駐守宮城,鞏衛京師,力量究屬有限。要到神策軍由宦官專掌,纔可算事關大局。

被皇帝視爲奴隸的唐朝宦官爲何最終掌握了大權? 第3張

網絡配圖

神策軍本來只是隴右節度使管下的邊防部隊,安祿山叛亂時纔開進中原作戰,歸監九節度使的高級監軍“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大宦官魚朝恩指揮,本軍舊將領調走了,魚朝恩就很自然地成爲它的正式長官(《唐會要》卷七二“京城諸軍”,《新唐書》卷五〇《兵志》)。要知道,自從安祿山叛亂之後,皇帝對節度使再不敢無條件信任了,他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直屬自己的野戰部隊,以維護中央的威權。這支直屬部隊的兵源光靠招募不行,臨時招募拼湊不會有戰鬥力,必須找一支建制完整且有戰鬥力的地方部隊,排除其原有將帥,由既與此部隊有淵源、又忠於皇室的人來統帶,從而化此地方武力爲中央嫡系。以宦官魚朝恩爲長官的神策軍適當其選,於是在代宗時開進京城升格爲天子禁軍。這支禁軍和過去的禁軍相比較在性質上已起了變化,它不僅負責京師的鞏衛,而且如上所說成爲了皇帝的直屬野戰部隊,把京西北的好畤、麟遊、普潤、興平、武功、扶風、天興等地劃歸它駐防,稱爲“神策行營”,實際上是以京城爲中心設置了一個直屬皇帝的節度使級管區。而且這個管區的兵力比任何一個節度使都強大,在德宗時已擴大到十五萬(《新唐書·兵志》),武宗時左右神策軍“每軍有十萬”(《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而當時節度使手下真能作戰的最多不過三五萬,少的僅一萬。加之節度使之間矛盾重重,即使最不聽話的河北、淄青也很難聯合起來對付中央,因而這十五至二十萬神策軍足可使節度使們不敢輕舉妄動。一旦有所舉動,皇帝可以馬上動用神策軍。《新唐書·兵志》所謂“神策軍雖處內,而多以裨將將兵征伐,往往有功”,確實點清了神策軍的積極作用。

神策軍之成爲禁軍是魚朝恩的功勞。以後魚朝恩跋扈被殺,代宗沒有再派宦官接管神策軍,而由神策軍將自行統率。這些軍將不是當大帥的材料,到德宗時又改派出身朔方軍、懂得軍事的文官白志貞來統率。以後由於打河北、淄青及打淮西把神策軍調空了,京西北的涇原兵過京城發動兵變,白志貞受到朝廷反對派的攻擊無法繼續幹下去。等前線的神策軍撤回來平定了兵變,又發現它的臨時統將李晟過於飛揚跋扈,不敢讓他正式成爲神策全軍的長官。比較起來還是家奴宦官可靠一些,於是先讓曾經充任李晟監軍的宦官竇文場和另一個宦官霍仙鳴,以“監勾當左右神策軍”名義作爲神策全軍的監軍。貞元十二年(796)正式設立“神策中尉”,以竇爲左神策護軍中尉,霍爲右神策護軍中尉,自此出任中尉的宦官成爲名正言順的神策軍長官。當然,皇帝對神策中尉的信任還是有限度的,他採用過去禁軍分左右的辦法也讓神策軍分成左右,設置不相統屬的左軍中尉和右軍中尉,讓他們在自己面前互相爭寵,互有牽制,而自己從中操縱利用。有些中尉之所以會被貶逐誅殺而無力反抗,正是因爲他不曾掌握神策全軍,得不到另一箇中尉支持的緣故。

神策中尉獨掌兵權,樞密使則分掌政權。前面說過,玄宗時高力士接受“四方進奏文表”,這實際已起着後來樞密使的作用。代宗時用內侍董秀“掌樞密”,“宣傳詔旨於中書門下,秀誅,以〔喬〕獻德代之”(《冊府元龜》卷六六五“內臣總序”、“恩寵”)。從此逐漸形成制度,到敬宗時正式設置了兩員由大宦官充任的樞密使。樞密使的本職如上所說只是在皇帝身邊掌管機密,宣傳詔旨,但實際上可以和宰相“共參國政”(《通鑑》卷二五〇鹹通二年二月條),甚至有權過問宰相的任命(《通鑑》卷二四七會昌三年五月條),所以和兩神策中尉合稱爲“四貴”。一般說來,樞密使的級別似乎比中尉低,中尉往往由樞密使升任,但由於樞密使干預政事的機會多,和皇帝更親近,地位實際上反高於中尉。不過中尉也經常干政,尤其是政局有大變動時,掌握兵權的中尉往往有力量否決樞密使的主張。此外還應看到,皇帝不僅任用樞密使、中尉組成內朝,還同時任用文人以“翰林學士”的名義來充當自己的機要祕書,當時稱中尉、樞密使爲“內大臣”(《唐語林》四庫本卷七),而翰林學士和樞密使又都有“內相”之稱(《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曾“總樞密之任”的宦官樑守謙墓誌拓本),這又是皇帝在對各幫勢力搞平衡。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