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三國探祕:降曹操不降漢的青州兵

三國探祕:降曹操不降漢的青州兵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關羽他們一行人是打着“降漢不降曹”的口號。這也讓他們成爲了忠義的化身。但與此同時代的青州黃巾軍,卻做出了和他相反的決定“降操不降漢”。黃巾軍爲何要打出這樣極不討喜的口號呢?

東漢末年爆發了全國性的黃巾軍起義。在官軍的殘酷鎮壓下,大多先後失敗。到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青州、徐州一帶再次爆發黃巾軍大起義,連破州郡,誅殺長吏,許多官僚、地主被迫逃亡。起義軍最終在青州集結,人數發展到百餘萬,從而形成聲勢浩大的青州黃巾軍。

三國探祕:降曹操不降漢的青州兵

網絡配圖

青州黃巾軍在青州地區經營數年,採取“且戰且耕”的政策,實力大增。隨後又運動作戰,轉戰於青、兗、冀三州之間。青州刺史焦和昏庸無能,只知天天祈禱羣神,求老天保佑,不作戰鬥準備,等黃巾軍一到,就望風而逃,不知去向。黃巾軍很快佔領青州(今淄博臨淄),繼續東進,進入北海區域,圍攻鎮守的北海國(今濰坊壽光紀臺)。

孔融與張饒率領的20萬黃巾軍對壘,連戰連敗,只好退守朱虛縣(今濰坊臨朐東南),待援兵來救後黃巾軍退去。不久,黃巾軍首領管亥率軍又來攻打,孔融轉戰到都昌(今濰坊昌邑),被管亥層層包圍,戰事激烈。孔融告急,平原相劉備前來增援。劉備部將關羽斬殺管亥,北海解圍,孔融取得暫時的勝利。

青州黃巾軍不能攻克北海,就會合部衆30萬人向西轉戰,進攻泰山郡(今泰安市岱嶽區範鎮)。在泰山遭到幽州刺史公孫瓚的突然襲擊,輜重盡失,只好轉向兗州進攻,殺兗州刺史劉岱。青州黃巾軍雖然人數衆多,作戰勇敢,但這時也面臨着嚴重的困難:在與公孫瓚的戰鬥中,輜重盡失,後勤補給極端缺乏,而且還帶有大量的家眷,行動不便。恰在這時,青州黃巾軍又遇到了強大的對手曹操。

曹操帶領的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訓練有素,戰鬥力較強。他又抓住青州黃巾軍行動不便、補給困難的弱點,避免正面衝突,而採取輕騎突襲的戰術,困擾黃巾軍。在這種情況下,黃巾軍一面向青州方向退卻,一面與曹操談判,企圖動員曹操一道反對漢朝。青州黃巾軍曾給曹操一道檄書,其中說:“昔在濟南,毀壞神壇,其道乃與中黃太一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漢行已盡,黃家當立,天之大運,非君才力所能存也。”檄書提到曹操任濟南相時,曾毀壞劉家漢室的神壇,這種做法和黃巾軍信奉的“中黃太一”是相合的,因而誤認爲曹操也是一個信奉太平道的人,竟天真地把曹操引爲“同道”,企圖說服曹操同黃巾軍同心合力,推翻漢朝。

三國探祕:降曹操不降漢的青州兵 第2張

網絡配圖

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在天下大亂的時勢中,他的思想有着多重性,儒家思想、法家思想乃至權謀之學集於一身,初期的道教思想不可能打動這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於是,老辣的曹操將計就計,利用所謂“同道”關係,對於處在困境中的青州黃巾軍進行誘降。

就這樣,雙方一面交戰,一面談判,經過幾個月的醞釀,這支強大的青州農民武裝終於在曹操所謂“寬待”的條件下接受收編,“寬待”的條件無非是降操不降漢、青州兵只忠於曹操、青州軍保持獨立建制、妥善安排家屬等等。收編的青州黃巾軍30餘萬,另加隨軍男女老幼眷屬共100餘萬。曹操從中選拔精銳10餘萬人,號爲“青州兵”,成爲他爭奪天下的主力部隊。同時,他還學習青州黃巾軍“且戰且耕”的做法,把黃巾軍近百萬隨軍家眷及其攜帶的耕牛農具,作爲基本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設置屯田,組織生產,爲軍隊作戰提供後方供應基地。

曹操自此威名日重,捷書報到長安,朝廷加曹操爲鎮東將軍。曹操有了這10餘萬青州兵做家底,又招賢納士,廣攬英才,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謀臣,武有戰將,威鎮山東,野心迅速膨脹起來,開始了從“能臣”到“奸雄”的轉化,野心勃勃地開始了統一天下的征戰。從組建青州兵到官渡之戰,8年間征戰不息,青州兵始終發揮着重要作用。先是死戰濮陽,大破呂布,鞏固了在山東的地盤;接着,又移兵許昌,操縱漢帝,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利地位;從此,取徐州,滅袁術,戰官渡,敗袁紹,下荊州,降劉表,十幾年的工夫,便把中國北部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

青州兵從組建到曹操死去的30年間,其精銳部分,始終保持單獨編制,並且受到特殊待遇。其兵員的補充,必須是從原來黃巾軍屯戶中解決,因此,青州兵帶有職業兵和世襲兵的特點。後來,曹操的軍隊擴大,分爲中軍、外軍、州郡軍三類,青州兵屬於中軍,駐紮京城許昌,負責曹操的宿衛,跟隨曹操出征,是曹操的近侍部隊,經常用到最爲關鍵的戰鬥當中。

三國探祕:降曹操不降漢的青州兵 第3張

網絡配圖

青州兵也唯曹操是從,不聽別人的號令。220年,曹操病死。青州兵看到和曹操的約定到期了,就“擅擊鼓相引去”,竟然自行決定解甲歸田;此時,朝中衆人以爲宜禁止之,不聽者可討伐之。知道實情的賈逵不允,還告知所在給其廩食,曹魏政權不但沒有使用武力鎮壓,反而傳令各地對返鄉的青州兵給予款待。青州兵的結局,大概是都回到青州等地的老家,並且得到曹魏政權的妥善安置。

青州兵的編制,20多年始終沒有打亂,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曹操在南征北戰中,幾度戰敗兵潰,青州兵沒有離散,也沒有乘機倒戈。曹操集團中有的人對青州兵是有看法的,但曹操對青州兵始終是寬容和厚愛的。曹操信任青州兵,青州兵也信任曹操。在戰將如雲的曹操集團中,卻沒有一個戰將是出身於青州兵的。青州兵跟隨曹操戰鬥了20多年,難道這10餘萬人中就沒有涌現具有戰將才能的人嗎?就沒有具有史書記載價值的功臣嗎?一定有,但這是因爲青州兵降操不降漢,只爲“同道”曹操出力,不承認是漢朝的軍隊,不同意做漢朝的軍官,完全是曹操的“私兵”。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