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爲什麼西遊記裏唐僧出生在貞觀十三年,十八歲那年也是貞觀十三年?

爲什麼西遊記裏唐僧出生在貞觀十三年,十八歲那年也是貞觀十三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西遊記裏唐僧出生在貞觀十三年,十八歲那年也是貞觀十三年?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一個人長大是需要時間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不管是誰都需要時間,長大多少歲就需要多少年。但是到了《西遊記》裏面,如果看過原著可能就會產生困惑,書中所寫唐僧的父親陳光蕊考取功名,迎娶妻子,唐僧出生,遭遇水賊,唐僧被和尚收養,這一切事情雖然很多,但是要在一年之內完成也不是沒可能,但問題就是,後來唐僧長大到了十八歲,爲父親報仇解救母親,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竟然也是在和之前一樣的貞觀十三年,這究竟是作者寫錯了,還是有意爲之?

爲什麼西遊記裏唐僧出生在貞觀十三年,十八歲那年也是貞觀十三年?

唐僧師徒以爲走了十萬八千里,經過十幾個國家,其實,他們有可能只是像美劇《西部世界》一樣,被引進一個專門搭建的虛擬空間裏,去完成傳經設計者希望他們完成的“取經”任務。

科學告訴我們,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的,所有物質的運動,都得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裏面進行。既然取經是在虛擬空間中進行的,那麼,時間線上有沒有痕跡,來證明這是一個“太虛幻境”?

非常有。

很多讀原著的朋友早就發現了,在第八回和第九回之間的“附錄”,也就是講唐僧身世的那一章裏面,時間開始出現漏洞。

附錄開篇,魏徵奏請唐太宗開科取士,太宗准奏,這才引出了陳光蕊考狀元的故事。時間設定上,明確說了:

彼時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貞觀,已登極十三年,歲在己巳。

然後,就在這一年裏面,陳光蕊中狀元、招駙馬、赴任被殺、老婆被搶,然後是唐僧出世、被拋江中,再被金山寺長老收留,取名江流兒……這一組動作緊鑼密鼓,理論上是可以的。

也就是說,唐僧出世的時間,明明白白,是貞觀十三年。

然後就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江流年長一十八歲”,金山寺長老爲唐僧“削髮修行,取法名爲玄奘”。也就是這一年,唐僧明白了自己身世,爲父報仇,一家團聚。

民間傳統出世就算一歲,長到十八歲,就是過了十七年,只要數學不是政治老師教的,就可以算出,這一年,應該是貞觀三十年。

再來看第十二回,唐僧作爲高僧的第一次亮相,是在長安城化生寺講演佛法,唐太宗帶文武百官去拜佛食齋,見到唐僧,給了個完美的第一印象。按上所述,這就應該是貞觀三十年以後(含三十年)的事了吧?

爲什麼西遊記裏唐僧出生在貞觀十三年,十八歲那年也是貞觀十三年? 第2張

偏不。這一回的開頭,又是明明白白寫着:

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

會不會是刻印排版搞錯了,把“三十”排成“十三”?不可能,貞觀十三年是己巳年,那麼,貞觀三十年就應該是丙亥年,不可能還是己巳。

更重要的證據,來自取經出發的時間點,第十三回開頭:

卻說三藏自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與多官送出長安關外,一二日馬不停蹄,早至法門寺。

看到沒有?還是清清楚楚的“貞觀十三年”。

按這幾回的記載,從陳光蕊考狀元到唐僧出發去取經,最少十八年的時間歷程,都在貞觀十三年這一年裏完成了。

我們不禁要問,時間去哪兒了?

會不會是吳承恩寫着寫着寫糊塗了,寫到後面忘了前面?畢竟他寫這百回本,說好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說不好聽也可算洗稿,洗稿嘛,就難免在一些數量詞上忘了查找替換,留下證據。

會不會像一些專家說過的那樣, “附錄”是後人加塞的。百回本最早的版本叫“金陵世德堂本”,裏面並無附錄。英國漢學家杜德橋就持這說法,他說附錄是明朝廣東作家朱鼎臣寫的。

可是,細讀原著便可發現,附錄之後,有好幾處地方,都由唐僧自己或借他人之口提到唐僧的“江流兒”身世,跟附錄情節是吻合的。這充分表明,附錄並不是後人加塞,它跟百回內容是渾然一體的。

爲什麼西遊記裏唐僧出生在貞觀十三年,十八歲那年也是貞觀十三年? 第3張

再說,如果真是朱鼎臣或誰補寫的附錄,怎麼會將“貞觀十三年”這個取經出發的時間點視而不見?

要破解這個時間之謎,還是要回到原著第九回,看看貞觀十三年這一年,還發生了什麼事。

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情節大家都很熟了,就是倒黴的涇河龍王跟算命先生打賭,犯了天條,該由丞相魏徵來執刑;算命先生指點涇河龍王,讓他去唐太宗夢裏求情——注意這細節,入夢。

唐太宗許諾救龍王。接下來第十回、第十一回,魏徵跟唐太宗下棋時打了個盹,夢中(又是夢)把龍王斬了。龍王的鬼魂認爲唐太宗說救不救,沒有誠信,跑到陰司告唐太宗不講誠信。於是,唐太宗被夢遊地獄,遭遇種種恐嚇,最後交了鉅額贖金,又答應要做水陸大會超度孤魂野鬼,才被放回陽間。

這纔有了選高僧主持法會引出唐僧,而前來面試選手的觀音又親自到法會上直指唐僧講的佛法有問題:

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第十二回)

關於這四回的情節,本專欄開篇做了一個夢之後,這位國家領導人徹底信了佛教已有深扒,沒看過的朋友可參考一下。一句話:唐太宗的這一連串“奇遇”,都是被設定好的,目的只有一個:讓他派人去西天取經。而唐太宗也終於深信了,只有西天的佛法,才能給他足夠的理論zì信。

那麼,唐僧取經花了多少年,回來是哪一年?這一點,書中明確給出不矛盾的答案:取經用了十四年,最後一回,唐僧取經回來遞交通關文牒時:

太宗笑道:“久勞遠涉,今已貞觀二十七年矣。”

爲什麼西遊記裏唐僧出生在貞觀十三年,十八歲那年也是貞觀十三年? 第4張

這句話,又出了一個大Bug,歷史上,“貞觀”這個年號只存在二十三年。在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死了——這次真的死了,他兒子李治上位,成爲唐高宗,改元永徽。

也許又有人會跳起來說,槓精!講神話扯歷史幹嘛?書裏不是寫了嗎,魏徵在陰司裏有關係,讓唐太宗多加了二十年陽壽,本來應該是貞觀十三年死的,修改後變成貞觀三十三年,所以取經回來是貞觀二十七年,有問題?

這話對,也不對。純架空的神話,當然沒必要扯歷史,但是,涉及著名歷史人物時,基礎設定,特別是生卒年,就不能脫離歷史真實。秦始皇派徐福去找仙藥,哪怕你寫徐福到了日本不回來,成了日本天皇,現在日本人都是徐福的後代,怎麼YY都無所謂,但你要是寫秦始皇吃了仙藥,長生不老,秦朝江山一直傳到現在,還是秦始皇當皇帝……能別這樣嚇人嗎?

同樣道理,既然是神話,你寫唐太宗死後成佛成仙成閻王,這都沒問題,但歷史上的唐太宗在貞觀二十三年死,你再怎麼神話,都不能有“貞觀二十七年”這樣的時間出現。

不信你現在寫神話小說用個“宣統四十一年”試試?分分鐘把你給歷史虛無了。

那麼是吳承恩不懂這些,所以纔會這樣錯亂?

吳承恩是明朝文人,他怎麼可能不懂這些最基本的歷史常識?你以爲他是現在的初中生咩。

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你想說什麼?

爲什麼西遊記裏唐僧出生在貞觀十三年,十八歲那年也是貞觀十三年? 第5張

我也不繞圈子了,直說吧,吳承恩正是通過這些錯亂的時間線,告訴我們取經的真相:取經既是在虛擬空間裏進行的,也是在虛擬時間裏進行的。

什麼叫虛擬時間?

一句話:我們現在感知的時間都是相對的。還記得書中“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的設定吧,聽起來是神話,其實很科學。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宇宙中巨型黑洞產生的的超大引力,會扭曲附近的時空,讓時間變慢——對,我想起《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臺詞:這裏一個小時七年,分秒必爭啊

既然從陳光蕊出發去考狀元到唐僧出發去取經,這十八年時間都可以在同一年裏面進行,爲什麼取經的十四年不可以是在同一年甚至同一個月、同一天、同一個時辰裏完成?

具體怎麼完成?很簡單,從第九回開始就有提示了:做夢。

涇河龍王進入唐太宗夢中向他求情;魏徵夢中把龍王斬了;龍王又進入太宗夢中討命;然後唐太宗被夢遊地府……既然這一切都在夢中進行,爲什麼夢中就不能把經給取了?

因爲取經時間太長?聽過“黃粱美夢”或“一枕黃粱”吧:盧生在邯鄲旅店住宿,等店家開飯時打了個盹,做了一場享盡一生榮華富貴的好夢,醒來後發現,店家的小米(黃粱)飯還沒有熟,因而頓悟。

《盜夢空間》的陀螺。到底什麼纔是真實?

《盜夢空間》還記得吧?你入我的夢,我入你的夢,夢中夢,夢外夢,在夢中殺人、救人、竊取商業機密,甚至竊取別人思想……而夢中夢的時間,跟“現實”中的時間比,可以是幾何級別的速度差。

爲什麼西遊記裏唐僧出生在貞觀十三年,十八歲那年也是貞觀十三年? 第6張

再看《西部世界》,以女主爲例,她覺醒前所感知的時間,其實就是在有限的幾天裏面不斷地循環,而她漫長的記憶(前傳),只是被植入的虛擬時間。

科技能到達的地方,神通早在那裏等着。

種種證據表明,取經,就是李世民被做了一場大唐夢。這場夢,從涇河龍王喊冤就開始了,下了地府之後,一直到全書結束,李世民根本就沒醒過來,夢中的他纔會有“貞觀二十七年”這樣的時間錯覺。

而同一時間,在洪福寺內修行的陳玄奘,在五行山下坐牢的齊天大聖,在高老莊當上門女婿的前天蓬元帥,在流沙河賣人肉叉燒包的前捲簾大將,包括在鷹愁澗潛水的小白龍……紛紛被植入李世民夢中,組隊捉妖。

只有這樣,才能完美解釋,西行路上,所有的山川、城郭、風土人情,全是大唐的複製;也只有這樣,才能完美解釋,全書中多處出現的時間錯亂。

百回本面世後,對西遊的續作、番外有不少,公認最好的,是明末浙江作家董說寫的《西遊補》,開篇即註明“入三調芭蕉扇後”,全書十六回,就寫了孫悟空做的一個夢,在夢中,他撞入鯖魚精幻造的“青青世界”,穿越到過去未來,化身爲不同歷史人物,亂入各種歷史情節,最後是一位坐在蓮臺上的尊者喚醒了他:

尊者道:我是虛空主人,見你住在假天地久了,特來喚你。

悟空醒來後,跟唐僧說起他的奇遇,師徒有一番滿滿都是玄機的問答:

唐僧便問:“悟空,你在青青世界過了幾日,吾這裏如何只有一個時辰?”行者道:“心迷時不迷。”唐僧道:“不知道心長還是時長?”行者道:“心短是佛,時短是魔。”

空,你悟了嗎?

所以,回到開頭,不要再問時間去哪兒了,正如我一位好朋友愛因斯坦說的:“時間,只不過是人類的錯覺。”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