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古代皇帝進洞房後一般都有什麼講究規矩?

古代皇帝進洞房後一般都有什麼講究規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洞房花燭夜是人生四大喜事之首,尤其是在自由戀愛極爲稀缺和以孝爲先的古代,結婚其實就是彼此瞭解的開端,也是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大事。

不過,古代新婚夫婦結婚用的房屋不叫“洞房”,而叫“青廬”。

古代皇帝進洞房後一般都有什麼講究規矩?

在中學課文《孔雀東南飛》裏,就有關於青廬的記載:“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這裏的青廬就是青年男女舉行婚禮的房舍。

民間傳說中,還有一段頗爲有趣的小故事,提到了“青廬”。說曹操年輕的時候,和袁紹的關係很鐵,兩人經常相約一道遊玩。一日,兩人路過一個新婚現場,見新娘貌美如花,便打起了歪主意,大喊“捉賊”,故意製造混亂,把“青廬”裏的人全部引了出來,兩人乘機劫走了新娘。當然,這只是一個野史,不過,以曹操的秉性,這樣的事,是有可能幹出來的。

從東漢至唐初,結婚都在用青布搭成的簡易帳篷裏進行的。當然,青廬的選址必須圖個吉利,一般都會設在住宅西南角的“吉地”所在,下轎的新娘從特備的氈席上走過,最後進入青廬。

在《酉陽雜俎·禮異》中載:“北朝婚禮,青布幔爲屋,在門內外,謂之青廬,於此交拜。”

古代除了把婚房稱作“青廬”外,有時還把結婚也稱作“青廬”。即便到了現代,也有人把“青廬”指代結婚。郭沫若的《卓文君》裏有這麼一句話:“司馬長卿名揚四海,如今尚未青廬。”

那麼,古時候的“洞房”又叫什麼呢?

“洞房”在唐代以前並不是指新婚夫婦的婚房,而是指宮廷中豪華而又幽深的居室。《楚辭》中有這樣的描述:“姱容修態,絚洞房些。”司馬相如在《長門賦》中描寫失寵的陳皇后時,也提到了“洞房”一詞,“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即便在北周時期的《三和詠舞》已出現了“洞房花燭”的記載,但“洞房”仍然不表示婚房,“洞房花燭明,燕餘雙舞輕”。

古代皇帝進洞房後一般都有什麼講究規矩? 第2張

唐代以後,“洞房”才逐漸演變爲新婚夫妻的婚房。朱慶餘在《近試上張籍水部》中有這樣的詩句,“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劉禹錫的《苦雨行》中有“洞房有明燭,無乃鼾且歌”。南宋著名文學家洪邁在《容齋隨筆》中,留下了後人廣爲熟知的“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名句。

直到此時,“洞房”一詞才真正成爲新婚夫婦婚房之意。

有關古代洞房的趣事有很多。民間的鬧洞房的場景也花樣百出,讓人忍俊不禁,廣爲人知。不過,很多人對帝王洞房的過程卻相對陌生。其實,帝王的洞房也是非常有趣的。

當然了,皇帝的洞房肯定是不能鬧的。不過,這並不表示皇帝的洞房就能不受打攪地隨心所欲,其中還有很多的繁文縟節是免不了的。

那麼,皇帝入洞房後會做些什麼呢?

《新唐書》記載,帝王洞房後要先祭拜神靈,向皇天后土,歷代祖宗敬告,同時表達敬意。這種既定的祭拜活動會,一直持續到婚後幾天。每祭拜一次,帝王夫婦倆都會同桌吃飯,以便加深感情。

祭拜活動完成後,還得舉行“合巹禮”。所謂“合巹”,本意是把剖開的瓠合爲一體,古時多用之盛酒。在行“合巹禮”時,帝王夫婦會把各自瓠內的酒摻和到一起共飲。從這層意義上講,帝王夫婦的“合巹禮”,實際上就是民間的“交杯酒”。

古代皇帝進洞房後一般都有什麼講究規矩? 第3張

清朝時期帝王的洞房儀式又有些許不同。因爲清帝王是滿族,還會舉行一些獨特的禮節。如由薩滿教巫師主持的跨火盆、祭神靈等民族儀式。當然,內務府還會給帝王夫婦獻上裝有“子孫餑餑”的水餃,象徵子孫綿延,萬世昌盛。

“合巹禮”結束後,司儀會高聲奏道:“禮畢,興,帝、後俱興。”皇帝由貼身太監伺候着入洞房,“釋冕服,御常服”。皇后則由“尚宮引其入幄,脫服”,等待皇帝的到來。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對洞房的過程有着詳盡的描述:“按着傳統,皇帝和皇后新婚第一夜,要在坤寧宮裏的一間不到十米見方的喜房裏度過。這間房子沒有什麼陳設,炕就佔去了四分之一,除了地皮,全部塗成了紅色。進入這間一片暗紅色的屋子裏,我覺得很憋氣。新娘子坐在炕上,低着頭,我在旁邊看了一會兒,感到很不自在, 坐也不是, 站也不是。我覺得還是養心殿好,便打開門回來了。”

直到現在,故宮裏依然保留着當初清帝王大婚時洞房的陳設,巨大的雙“喜”字大宮燈和大紅色“喜”字的木影壁,述說着帝王洞房的氣派和奢華。

由此可見,帝王的洞房遠沒有老百姓的喜慶和隨和,顯得莊重而呆板。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