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最早的中醫存廢之爭:英國人的大公報率先登報抵制

最早的中醫存廢之爭:英國人的大公報率先登報抵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粉和中醫黑的爭論是網絡上經久不衰的話題,任何時候、任何場所,你發起一個這樣的話題,都能迅速聚起一幫人吵起來。其實這不是有網絡纔有的事情,這話題有年頭了,打宣統那年就開始了。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中醫存廢之爭,應該回溯到1911年,也就是宣統三年。這一次爭論從天津發起,最後波及北京、東北。

爭論的黑方是《大公報》,大公報一直是個中醫黑,常常發諷刺、批評中醫的稿件。1910年底,一場鼠疫從東三省向北蔓延,京津地區都有很多人感染死亡。1911年春節過後,《大公報》上抨擊中醫妄傳方藥、任意錯置的言論處處可見。一會兒發文章說中醫建議用貓尿治鼠疫,我看不如用狗屁更好;一會兒發評論說應該把妄造謬方的中醫糾察出來,送到東三省去自嘗其果;一會兒發讀者來信說應該讓中醫多死幾個,纔會明白……

彼時西風東漸,民間鄙薄中醫的聲音確實很多,中醫裏魚龍混雜,也確實有不少庸醫敗壞醫家名聲,因此中醫地位日漸降低。《大公報》所刊批判文章雖一邊倒,但都是言論性質,天津中醫一時也發作不出,只好默默忍耐,只有天津醫藥研究會會長丁子良在別的媒體上發了篇迴應,說“貓尿治鼠疫”不是天津中醫說的,是外地畫報上傳的。

真正的爭鬥從《大公報》刊載的一篇報道開始。正月十七,《大公報》報道了一篇新聞,說某衚衕的某某人(有名有姓)因感染時疫,請中醫路某診治,結果被路某治死了。

第二天,《大公報》又刊出一則更正啓事,說某人被治死的新聞,系城內居民張瑾報告的,現該報接到兩封來函,聲明實無此事,想來是張瑾挾私報復,特此更正。

最早的中醫存廢之爭:英國人的大公報率先登報抵制

天津中醫界對《大公報》積怨已久,經此一事徹底爆發。正月十八日,天津中醫藥界五十六人聯名致函《大公報》要求其對失實新聞作出解釋,質問其“一則更正能否推卸其捏造新聞責任?爲什麼一貫貶毀中醫?”此信燃起了史上第一次中醫存廢之爭的烽火。

《大公報》並未對報道失誤做出解釋,而是迴應以《 亦有質問數條請速答覆再開正式辯白》,直接把戰火集中在中醫存在是否有價值的問題上,文章一問中醫們是否有行世文憑或國家認可,二問中醫有否能力治鼠疫,此外還問了些諸如五十六人能否代表中醫之類的問題。

此後是你來我往的很多封公開信,其中包括論爭引來的外地讀者來信。北京一名署名“旁觀者”的來信對《大公報》表示不滿,他認爲中醫是“國家社會習慣法上所認可者” ,若《大公報》單因無行世文憑否定傳統中醫,“今日防疫局內中人而行西醫者能人人皆有行世文憑乎?何況尚有未畢業而濫竽防疫局者,又何能獨責之於中醫乎?” 而署名“覺生”的則說中醫“遇見新奇病,往往不求甚解,只能拿舊說敷衍”等。

第三方的介入使得參與論爭的羣體有所擴,其關注點很快由路某誤治事件轉向批駁《大公報》一貫鄙夷中醫的立場上。天津中醫在之後的公開信裏指斥《 大公報》 對於中醫全體每多貶詞,一似與中醫有宿怨深仇也者”,“端其心理,勢非摧盡中醫不止” 。這期間中醫一方曾希望與《大公報》出版人英斂之當面談判,但被英斂之拒絕。

宣統三年正月上旬,自天津衛生局派往奉天協助治療鼠疫的梅尼斯醫生染疫身亡,外省醫生多 “視奉省爲畏途” 。中醫爭論開始後,英斂之認爲,“爭之虛言,不如驗之事實” ,提出《大公報》願提供程禮延聘中醫赴東省一試。一些中醫黑支持者也紛紛激將。負氣的丁子良聲稱“三五日內商議妥洽,即可見諸實行”,提出三千聘金、配備日俄翻譯、健僕及印機鉛字等和西醫同等的待遇。英斂之則回信對其大加奚落:“成效未睹,竟欲與各國國家准許之醫士平列,不唯鄙人不認其可,恐稍具知識之人皆不認可” 。

打賭之事使論戰更爲升級,二十八日早,天津中醫向《大公報》發出函件,要求交出張瑾送官究辦,並在天津各報公佈所有雙方函 件。否則將於二月初一日起實行醫藥兩界罷看《大公報》、不在《大公報》上登廣告的抵制措施,並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毀人名譽,報律應犯何條,擾亂治安,官府豈能漠視” 。

由於兩方在社會上都有不少共同的朋友,此時,有不少紳商出面,調停雙方息戰。二月初二日,衆多和事人共同具名發表代論,論及主要當事人丁子良、英斂之的私人交誼,敦促雙方和好如初, 最後筆戰以不了了之收場。

在此之後,陸續仍有人就此事發表文章,對中醫存在的價值做較深層次的思考,比如名醫徐齡臣等。英斂之和丁子良雖然不再筆戰,但還是各自發表過一些東西,繼續推廣自己的觀點。丁子良事後辭去醫藥研究會會長一職,他在四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承認中醫界庸醫太多,“一馬勺壞一鍋湯,所以中醫令人看不起者在此,好歹一齊捱罵者亦在於此”,他堅持中醫學可傳可法:“要說中國醫學無一可取,行醫的無一可靠,那也是一偏之見。試想我們中國的病人,每年被庸醫耽誤死的固然是不少,然而極重極險的病症,以及西醫治不好的病症, 經中醫挽救過來的也很多很多,可見中醫的程度誠然不齊,中西的醫 學也各有所長了” 。丁子良認爲,醫學要發展完善就不能保守 ,但中國人不可專習西法,“不知自己之長,焉能知人之短,不知自己之短,焉能學人之長,不知己,焉知彼,凡無根底的學識,必無鑑別是非的能力” 。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