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古代妃子侍寢如果遇到來月事了一般都怎麼辦

古代妃子侍寢如果遇到來月事了一般都怎麼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後宮劇想必大家看的不少,對後宮妃嬪制度估計也是門清,皇帝要臨幸妃子都由太監事先準備牌子,翻到那個就去那個宮裏過夜。真相是不是如此,這個小編倒是沒有嚴謹的考究過。

不過明朝和清朝在後宮制度上是有很大區別的,比如:後宮妃嬪的等級如何區分、皇帝怎麼挑選妃子過夜、后妃如果來了月事怎麼處理等。要了解明宮的這些事,還要從妃嬪的制度說起了。

  明宮妃嬪的封號

明朝皇帝結婚只有一次,就是迎娶皇后,妃嬪入宮只有冊封而沒有迎娶之說。明朝的妃嬪冊封制度在洪武初年確定,又在後期經過調整。

古代妃子侍寢如果遇到來月事了一般都怎麼辦

網絡配圖

後宮妃嬪封號是由皇后、皇貴妃、貴妃、皇妃、妃、嬪、昭容、昭儀、婕妤、才人、美人、選侍和淑女構成。其中“皇妃”的封號僅見於洪武年間,“高皇帝洪武十七年甲子,冊李氏爲皇淑妃,又進郭氏爲爲皇寧妃,而貴妃反而不得皇字”。

從永樂年間“皇妃”這個稱號再也沒有出現過。皇貴妃這一封號出現於景泰年間。最牛的當屬萬貴妃和鄭貴妃了。

明初對於妃嬪封號的用字,規定諸妃的封號都以“賢、淑、莊、敬、惠、順、康、寧”等字。這些字多用來表明后妃在某一方面突出的美德,體現了明王朝在後妃的問題上,強調和注重女德。

明朝皇帝對這方面不分白天黑夜,隨時隨地有興趣都可以,但制度也是有的。宮女一旦得到皇帝的臨幸,有專門的單位負責登記並給予封賞,臨幸後待遇明顯就不一樣。要是生了皇子公主,地位就更不同了。

按照明宮的制度,宮中女官有個單位叫“尚寢”,專門侍候皇帝睡覺之事。另外,太監中也有個單位“文書房”,也記載每晚皇帝在那個妃子那裏過夜,以及臨幸宮嬪的具體年月。並記載在一本官方筆記《欽錄簿》中,以便日後考證。

據記載,明朝後宮,到了晚上,各妃嬪的宮門之前都掛有兩盞紅紗燈籠,皇帝隨機選擇,選中那個宮就將此宮門的燈籠取下來,隨後那些負責巡邏的宮中衛士,馬上就下令其他宮門的燈籠熄火。

古代妃子侍寢如果遇到來月事了一般都怎麼辦 第2張

網絡配圖

  皇帝臨幸要是后妃不方便怎麼辦?

明朝後宮這些宮闈陰事,都被蒙上神祕莫測面紗,常常被民間好事者弄的蜚語滿天飛。其實作爲一種皇家史事,也沒什麼大驚小怪更談不上神祕之說。

正所謂飲食男女,人之本性。明宮宮闈之事,儘管部分是由太監負責,但一些隱晦的事情,太監管理起來也有不便之處。就像宮女的月事,都是由宮內的女官掌管,宮女的月事就有一套制度。

中國自古就有婦女“月運紅潮”的說法,又稱之爲“入月”。因爲牽涉到皇帝臨幸是否適宜,所以要及時的彙報給皇帝,不然出了幺蛾子是要犯忌諱的。

明朝宮女逢有“月事”,效仿古人就在額頭上點上硃砂,作爲標記,以示不方便臨幸。一旦點朱,證明正值月事,皇帝心裏也就清楚。不過這種點朱之法,後來慢慢成爲了女子化妝的一種手段。

又一種說法,宮女手上佩戴有金鐲子,其中就包含了禁止男女接觸的意思,這也是一種月事來臨的暗示。

宮女在被皇帝臨幸以後,早上起來,發巾左右會繫上金錢,而兩鬢皆禿,既可以用來掠發,同時也蘊含了昨晚被皇帝臨幸這麼一層意思,稱之爲“伴君早起”。

古代妃子侍寢如果遇到來月事了一般都怎麼辦 第3張

網絡配圖

明宮的這些具體事情都記錄在《欽錄簿》裏,由女官掌管。裏面記載皇帝如何臨幸宮女妃嬪,而且非常詳細,即使皇帝也不得觀覽。

後宮裏的女官相對宮女命運要好很多,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下令,凡是宮中女官,在宮內服役時間長久,就可以放出宮去,歸其父母,並允許他們婚嫁。而一些年事已高的女官,也可以出宮歸鄉,以終天命。若是願意留在宮中也可以。

通常在宮中服役的女官,朝廷還會給他們父母支取俸祿,與普通官吏沒有區別。就這點來看,明朝對待女官還是可圈可點的。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