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遼國蕭太后的陵墓被盜數次,壽衣卻無一人拿走

遼國蕭太后的陵墓被盜數次,壽衣卻無一人拿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蕭太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我們知道,在遼國時有一位十分傑出的女政治家,她就是“蕭太后”,本名蕭綽,原姓拔里氏。在她攝政期間,將大遼國帶進了最爲鼎盛輝煌的時期。公元1004年,即統和二十二年,蕭太后以索要周世宗收復的關南之地爲名,舉兵伐宋。除了在瀛洲城遭到了宋軍的抵抗之外,遼軍可以說是一路勢如破竹,同年十一月的時候,就打到了開封的門戶之地——澶淵。後來的故事我們也熟悉了,宋遼雙方在這裏簽訂了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雙方達成合議,互不侵犯。

公元1009年,即統和二十七年,蕭太后將政權歸於遼聖宗,宣佈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蕭太后病逝,享年五十七歲。並於次年,葬於“乾陵”。蕭太后的一生可以說十分的傳奇,但是在她死後,其下場並沒有那麼好。她的陵墓先後多次被盜,裏面的金銀器物早已經被盜掘乾淨。那麼都是哪些人盜得,什麼時候盜的呢?

遼國蕭太后的陵墓被盜數次,壽衣卻無一人拿走

第一次的盜掘是發生在金人領袖完顏阿骨打時期;據說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十分痛恨遼人,所以在後來將大遼滅了之後,他便下令將遼國皇室的陵墓全部挖掘,將裏面的陪葬寶物全部洗劫乾淨,並將陵墓給毀壞掉。這其中就有蕭太后的乾陵。

第二次發生在金國遷都時期;金國遷都之後,南方的盜墓賊聞訊而來,對該陵墓又進行了一次大清洗。第三次則是在民國初年的時候,這一次就不是什麼盜墓賊了,而是生活在本地的民衆,他們相互聯合起來又將其洗劫了一遍。第四次是發生在日本侵華時期,日本人打着研究古遼國墓葬羣的幌子,開始對乾陵實施大規模的“掃蕩”。

以上這四次盜掘可以說是相對來說,規模比較大一些的,除此之外的一些小規模的盜掘活動,那就更數不勝數了。但是說來也奇怪,這些人盜掘蕭太后的陵墓,把裏面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可爲何蕭太后身上的一件價值34億的壽衣卻沒有人要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是一件怎樣的壽衣,爲何能價值34億。

遼國蕭太后的陵墓被盜數次,壽衣卻無一人拿走 第2張

蕭太后的這件“壽衣”,全名叫“黃金花絲鑲嵌四鳳紋壽衣”。它是由一片長約60釐米,寬約51釐米,肩寬39釐米的背襟;兩片各長27.5釐米,寬25.5釐米,上弧頸9釐米的前襟;兩隻長21釐米,寬15釐米的短袖,用金絲線縫製焊接而成。全衣無領,只有寬約18釐米的半月形弧頸。

全衣重約3240克,共抽取近萬根長約一米,直徑約0.1毫米的金絲織布狀織成。衣的前襟採用的是類似於緙絲與疊繡的方法,繡了浮雕狀的兩隻飛騰對舞的金鳳,外環圍十朵纏枝蓮圖。其領口斜向中心的位置也用同樣的針法疊繡出兩枝纏枝蓮與兩隻騰飛的鳳凰。

兩隻短袖上各疊繡一枝纏枝蓮圖。金衣背襟中心位置,也用緙絲兼疊繡技法疊繡光焰噴薄的太陽一輪,太陽左右兩邊各繡一隻尾羽高飄,兩翼勁展,騰挪舞蹈的飛鳳。圍繞中心圖案,亦360度環布十組纏枝蓮紋圖。左右兩隻袖上亦各繡一組纏枝蓮花紋。

遼國蕭太后的陵墓被盜數次,壽衣卻無一人拿走 第3張

此衣上面的圖案衆多,富麗堂皇,光彩耀眼。可以說,這件寶物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當然了,這些固然很美,但都是對於那些懂它價值的人而言的。在盜墓賊眼中,它無疑就是一件“破布”,他們在乎的是那些實實在在的金銀器物,而不是這樣一件“破衣服”。可他們哪裏知道,就是這樣一件所謂的“破布”,卻纔是真正的寶物。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些古玩市場開始出現了大量的遼代皇室的陪葬品,其中最爲出名的便是蕭太后的這件壽衣。其實,就這件衣服的材質來說,並沒有達到34億那麼多,但如果加上製作的手法和所穿之人的地位,那麼34億的價值也就不足爲奇了。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