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康熙孫子那麼多爲何只看中乾隆 康熙是因爲乾隆才傳位給雍正嗎

康熙孫子那麼多爲何只看中乾隆 康熙是因爲乾隆才傳位給雍正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康熙傳位雍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康熙六十年(1721年),清聖祖康熙皇帝駕臨四子雍親王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圓明園,在這裏他第一次見到了孫子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史書記載康熙對弘曆是“見而鍾愛”,因此康熙把弘曆接進皇宮親自撫育。

這也讓後世認爲康熙是出於對弘曆的喜愛,最後才傳位給了胤禛,那麼歷史上真是如此嗎?其實歷史上康熙對弘曆的喜愛還是源於對他父親胤禛的認可,對弘曆算是愛屋及烏的喜愛。

康熙孫子那麼多爲何只看中乾隆 康熙是因爲乾隆才傳位給雍正嗎

康熙之所以很喜愛乾隆主要還是對雍正的認可和滿意

要知道康熙這一生共有35個兒子,拋去夭折的兒子,活到長大成人結婚生子的就有20個兒子,而這20個兒子又給他生育出了133個孫子,在這133個孫子中拋去夭折的,光在歷史上有記載的就有97個孫子。

可以說康熙的孫子團隊非常龐大,有這麼多的孫子,康熙還政務繁忙日理萬機,康熙能認全自己的20個兒子就很不錯了,更何況這97個孫子,他自然不可能每個孫子都認識。

因此獲得康熙喜愛,能被接入皇宮中讓康熙親自撫育的孫子大多是他們的父親極爲優秀,順着愛屋及烏的意思,康熙出於對他們父親的喜愛,纔會把他們接入皇宮撫育。

這也是康熙把年幼的乾隆接入皇宮撫育的原因所在,那就是康熙首先是對他的父親雍正很滿意和認可,纔會把年幼的他接入皇宮。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時,太子胤礽二次被康熙廢除了太子之位,隨着胤礽被廢康熙的其他兒子紛紛躍躍欲試,導致了康熙晚年的諸子爭位,康熙晚年受困於諸子爭位之事,頭疼不已,因此索性他不再明立太子,一直使得太子之位虛懸。

在康熙一廢太子時期,爭位最爲明顯的是老大胤禔和老八胤禩,後來胤禔由於提議誅殺胤礽,並有行刺胤礽的企圖,因此胤禔直接被康熙廢除了直郡王爵位,終身被圈禁於直郡王府。

而胤禩則由於爭位表現過於明顯,也在一廢太子時期失去了康熙的喜愛,二廢太子時期,康熙更是直接對胤禩說出了父子之情絕矣的話。

因此年長位尊的老大胤禔和才能卓越的老八胤禩在當時都被排除在了皇位繼承人選之外,不過要知道胤禛排行老四,雖然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沒希望繼位了,但是胤禛的上面還有文武雙全的老三胤祉,下面還有軍事才能卓越的老十四胤禵,因此即便胤禔、胤禩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胤禛的競爭對手也都很強。

康熙孫子那麼多爲何只看中乾隆 康熙是因爲乾隆才傳位給雍正嗎 第2張

不過胤禛很聰明,他吸取了胤禔和胤禩的奪嫡失敗教訓,胤禔是對太子之位的垂涎態度表現太過明顯,胤禩則是拉幫結黨,爭位的表現過於明顯,所以二人最終失去了皇位繼承資格。

胤禛充分吸取了胤禔和胤禩的教訓,他表現得十分低調,韜光養晦,不結黨不營私,不對太子之位表現出過分的期盼,態度上十分中立,喜康熙之所喜,厭康熙之所厭,一切以父親康熙的喜惡爲主,對待兄弟還能團結衆兄弟,他與胤祉、胤禩、胤禵都保持了良好的兄弟關係

並且胤禛爲了表現的自己毫無野心,他還故意癡迷於道教,一面信佛又一面信道,推崇道教的長生不老和丹藥之術,對外稱自己是天下第一閒人。他還能認真完成康熙交代的差事,揣摩康熙的心意,一切以康熙爲中心。

比如康熙曾經十分喜愛才能卓越的胤禩,所以在那時期胤禛就與胤禩保持了很親密的關係,兩人關係親密的一度比鄰而居。但是胤禩在一廢太子時期,過於活躍的爭儲表現使得康熙對他逐漸反感,於是在這時候胤禛順着康熙的喜惡也開始逐漸疏遠胤禩。

因此胤禛當時表現的不僅團結兄弟,對皇位毫無野心,使得兄弟們都不會針對他,關鍵是他還很會揣摩康熙的心意,所以像他這樣團結兄弟,還能懂得投康熙所好,認真負責辦事的兒子,康熙如何能不喜愛他。

圓明園就是康熙當時賜給胤禛的園林,足見康熙對他的喜愛。胤禛也是康熙晚年最喜愛的兒子之一,除了胤禛之外康熙晚年還比較喜愛文武雙全的老三胤祉、慷慨豪邁且重情重義的老九胤禟以及善於統軍的老十四胤禵。康熙在晚年外出巡幸時,都會讓胤祉、胤禛、胤禟、胤禵四人留守京城,並允許四人輪流監國,可見康熙當時如果決意冊立太子必在四人之中選擇。

在康熙接弘曆入宮之前,其實除了老三胤祉的兒子弘晟由於年紀較大已婚已育,比弘曆年紀大的胤禟之子弘晸和胤禵之子弘春都已經先後被康熙接入皇宮撫育,可見康熙並不單單是接了弘曆入宮撫育。

再看康熙接弘曆入宮的這一年,要知道這一年已經是康熙人生的倒數第二年了,當時衆皇子之間已經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

康熙孫子那麼多爲何只看中乾隆 康熙是因爲乾隆才傳位給雍正嗎 第3張

之前胤祉一直和胤禛類似,表現低調內斂,可是在胤礽二次被廢之後,胤祉眼看着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都完蛋了,康熙又對他頗爲喜愛和器重,因此他就飄飄然起來,他認爲老大和老二完蛋了,皇位輪也該輪到他老三了。因此在私下他開始對待親信之人以太子口吻自居,這事逐漸被康熙所知,也因此他在康熙的心目中逐漸失去了皇位繼承資格。

而胤禟和胤禵都與胤禩關係密切,二人最初都支持胤禩爭奪太子之位,胤禩失去康熙寵愛之後,二人才逐漸出來爭一爭。胤禟爲人慷慨豪邁,比較重情義,因此當胤禵逐漸受到康熙喜愛之後,胤禟則不想與胤禵爭位,主動表示想輔佐胤禵繼位,所以胤禩就把原來的“八爺黨”的勢力轉爲“十四爺黨”,全力支持胤禵繼位。

胤禵也是在最後時期與胤禛爭位的最強力對手,在康熙晚年胤禵被任命爲撫遠大將軍統率西北十萬大軍平定蒙古準噶爾部的叛亂,當時胤禵統兵在外,在京城內與胤禩、胤禟相勾連,胤禩和胤禟隨時觀察京城內的局勢,胤禵則在外立軍功好成爲將來繼位的資本。

這一時期是皇位競爭最激烈的時刻,但是並沒有明面化,而是各方都在暗中較勁,胤禛在這時候就玩了兩面派的手段,他一面經常去胤禵的家中噓寒問暖,表示自己與胤禵是同母兄弟,弟弟統兵在外爲國家效力,他理應讓弟弟沒有後顧之憂,把胤禵家中事務安排得很好,這樣也就麻痹了胤禩和胤禟,使得他們對他沒有敵意。同時他又一面趁着胤禵不在京城,經常去討好康熙,沒事就邀請康熙到圓明園放鬆休息,父子二人經常單獨聊家長裏短,增進了父子之情,還提升了康熙對他的好感。

康熙孫子那麼多爲何只看中乾隆 康熙是因爲乾隆才傳位給雍正嗎 第4張

所以如果說康熙任命胤禵爲撫遠大將軍時,當時他的內心傾向傳位於胤禵,要知道胤禵這一仗可是打了很久,他常年不在京城,那麼這段時期隨着胤禛經常在康熙面前如此表現,久而久之胤禛的表現也就使得康熙內心的傳位傾向也就偏向了胤禛。

康熙駕臨圓明園並接見了胤禛的兒子弘曆,這就說明了他內心已經對胤禛十分認可和滿意了。而雍正當時有三個兒子,分別是三子弘時、四子弘曆和五子弘晝,弘時當時已經結婚生子,且不受胤禛喜愛,弘晝和弘曆同歲,只是生日小一些,但是弘晝自幼就不如弘曆表現優秀,因此胤禛當然就會讓自己最優秀且還年幼的兒子弘曆出來表現一番。

當然,康熙下旨接弘曆入宮親自撫育也是出於對他的喜愛和認可,不過這絕不是康熙傳位給胤禛的原因。畢竟是康熙先在內心中對胤禛是認可和滿意了,纔會接見弘曆,雖然弘曆在康熙面前表現得很好,但他只是胤禛繼位的加分項,屬於是錦上添花,而不是決定康熙傳位胤禛的關鍵因素,即便沒有他,康熙也是在對胤禛認可和滿意之後纔會決定傳位的。

康熙最喜愛的孫子其實並不是乾隆

後世盛傳的乾隆是康熙最喜愛的孫子,是康熙傳位給雍正的決定因素,其實這個說法主要是源自於乾隆晚期他自己對朝臣的自吹自擂。

乾隆在繼位之後經常對外懷念康熙,宣稱康熙有多麼喜愛他,提到對康熙的懷念似乎作爲孫子的乾隆猶勝於作爲兒子的雍正,這就給後人一種感覺,似乎康熙很疼愛乾隆,他們的祖孫之情很深。

但是仔細看看歷史想一想,康熙把乾隆接入皇宮撫育一年多就去世了,祖孫倆相處都不滿二年,感情能有多深厚?乾隆也不會優秀到讓康熙產生隔輩傳位的想法。

所以說乾隆是康熙最喜愛的孫子的說法,其實很可能就是乾隆晚年,自滿自大的乾隆對朝臣的自吹自擂。

康熙孫子那麼多爲何只看中乾隆 康熙是因爲乾隆才傳位給雍正嗎 第5張

不過歷史上康熙確實曾對一個孫子產生過隔輩傳位的想法,而且這個孫子一直與康熙一同居住了近30年,康熙在臨終時還一再叮囑雍正要善待這個孫子,這個讓康熙到死都牽掛的孫子正是廢太子胤礽的長子也就是康熙的長孫弘晳。

其實弘晳算是胤礽的次子,不過由於胤礽的長子夭折,因此弘晳實際上就是長子,而且弘晳也是康熙弘字輩的孫子中年紀最長的,屬於是康熙的長孫。由於是康熙嫡長孫的原因,所以他自幼就深受康熙喜愛,從出生就一直被康熙親自撫育在皇宮中,康熙還經常百忙之中抽空教導弘晳讀書學習。

即便後來弘晳的父親胤礽兩次被康熙所廢,他都沒有受到牽連,依舊住在皇宮中,康熙依然很喜愛他,康熙在世時,弘晳的每個生日康熙必定親自爲他過。弘晳比乾隆大了十七歲,乾隆被接進皇宮時,弘晳已經大婚成年還依舊居住在宮廷中,可見康熙對弘晳的喜愛。

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前,康熙一度很糾結,就是因爲康熙曾經打算不廢胤礽,甚至產生了效仿明成祖朱棣冊立孫子朱瞻基爲皇太孫的作法,想冊立弘晳爲皇太孫,讓胤礽平穩繼位後再傳位給弘晳。

康熙孫子那麼多爲何只看中乾隆 康熙是因爲乾隆才傳位給雍正嗎 第6張

在朝鮮的史書中就曾記載康熙曾親口對朝鮮使者說過“弘皙頗賢,難於廢立胤礽”,這意思就是說弘晳很賢能,讓康熙難以抉擇是否廢掉弘晳的父親胤礽太子之位。

不過最後康熙想到自己的這些兒子個頂個都不是善茬,他纔打消了隔輩傳位的想法,在二廢胤礽之後,康熙擔心弘晳作爲廢太子長子的身份過於敏感,怕自己去世後弘晳的身份會引起猜忌,於是康熙下旨在京郊的鄭各家莊給弘晳修建府邸,他想讓弘晳遠離京城的權力中心,這樣可以保全他。

但是這鄭各家莊的府邸沒修建好康熙就去世了,所以康熙臨終前一再叮囑雍正要善待弘晳,將他封爲王爵。康熙可以說是至死都在牽掛弘晳,足見弘晳纔是他最喜愛的孫子。

於是雍正在繼位之後就遵循康熙遺詔,立刻下旨加封弘晳爲理郡王,並讓他搬到建好的鄭各家莊府邸居住。弘晳也是弘字輩中第一位獲封王爵的人,後來隨着胤礽去世,雍正追諡胤礽爲理親王,因此在胤礽死後,雍正特意晉升弘晳爲理親王。

雍正在世時一直秉承康熙遺詔,對弘晳非常好,他與弘晳父子相稱,還時常讓弘晳入宮探望他,而且他還經常對外誇讚弘晳與他的性格很像,頗爲忠厚勤儉。

可是在乾隆繼位之後弘晳就慘了,青年繼位的乾隆對堂兄弘晳的敏感身份和曾經深受康熙的喜愛程度,始終對他是保持猜忌。

乾隆四年(1739年)時,乾隆以弘晳與莊親王胤祿來往詭祕圖謀不軌爲罪名,將其褫奪爵位抓了起來。其實這就是乾隆鞏固皇位的手段,弘晳身份敏感且深受康熙喜愛這個就足以讓乾隆猜忌,胤祿是雍正留給乾隆的顧命大臣,權力很大,還有着皇叔身份,因此乾隆對二人很猜忌,正好以此爲藉口將二人都抓了起來。

這個案子本來沒有實質性證據能證明弘晳和胤祿有圖謀不軌的事情,但是乾隆硬給定成了鐵案,史稱弘晳逆案,這件案子最終以胤祿被罷免一切權力賦閒居家,主犯弘晳被褫奪爵位、削除宗籍並改名爲四十六(是時年46歲的意思)圈禁於景山結案。

悲催的弘晳被乾隆圈禁三年之後,於乾隆七年(1742年)在圈禁之所抑鬱去世,終年49歲。

康熙孫子那麼多爲何只看中乾隆 康熙是因爲乾隆才傳位給雍正嗎 第7張

其實弘晳就是由於身份過於敏感才引起了乾隆的猜忌,而且本來康熙曾誇弘晳賢能,雍正也誇弘晳頗有勤儉之風,結果到了乾隆這裏全都是惡評了,他給弘晳定了一個“縱慾敗度”的惡評。

乾隆在聖旨中稱弘晳爲:允礽幸而無過,竟承大統,亦不過享國二年,其長子弘皙縱慾敗度不克,使相繼嗣立,不斷年間,連遭變故,豈我大清宗社臣民之福乎?

這意思就是說即便胤礽沒有被廢繼承了皇位,按照胤礽的壽命也不過在位兩年就得去世了,而弘晳是一個縱慾敗度的敗家子,如果讓他繼承了胤礽的皇位,那天下老百姓豈不是遭殃了。

乾隆這道聖旨的言外之意就是他比弘晳更適合當皇帝,強調他纔是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所以聯想到弘晳被乾隆如此對待,就能明白乾隆經常對外宣稱康熙如何如何喜愛他,還故意誇大詆譭弘晳,無非就是想告訴世人,他乾隆纔是獲得康熙欽定,天命所歸的皇帝。

康熙孫子那麼多爲何只看中乾隆 康熙是因爲乾隆才傳位給雍正嗎 第8張

寫在最後

因此康熙之所以在97個孫子中一眼看中乾隆,主要還在於康熙對於乾隆老爹雍正的認可和滿意,愛屋及烏,再加上乾隆本身也足夠優秀,所以康熙才一眼看中了11歲的乾隆並把他接進皇宮親自撫育。

乾隆的優秀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康熙傳位雍正的考量,但不是絕對的因素,康熙最主要的還是先對雍正滿意和認可,纔會去關注乾隆,否則雍正首先都不被康熙認可的話,那麼有着97個孫子的康熙也不會去特意見乾隆了,所以乾隆的優秀只是康熙考慮雍正繼位中的加分項,並不起到決定性作用。

康熙如果想着隔輩傳位的話,他也不會考慮乾隆,還不如直接隔輩傳位給長孫弘晳,畢竟弘晳纔是康熙最喜愛的孫子。

乾隆後來之所以收拾弘晳,出於某種原因既是嫉妒也是猜忌,乾隆一再對外宣稱康熙有多麼喜歡自己,無非就是想告訴世人,自己是康熙欽定天命所歸的皇位繼承人,也是想打破民間對於他父親雍正得位不正的流言蜚語。其實乾隆就是在強調雍正和他父子二人皇位傳承的正統性,是康熙所欽定。